網友問題:
汽車前驅和后驅在動力上有什么區別?
網友回答:
大眾養車
前驅代表了經濟實惠,后驅代表了豪華性能,不信你可以把主流的車型拉出來對比一下。
大部分家用經濟型車都是前驅車,以大眾為例,就是發動機在前面,動力只給到前輪,這就是通常說的前驅車,前輪拉著車跑,后輪只需要跟著轉。
前驅車的優點:
1、對于前驅車來說,省略了傳動軸裝置,減輕了車重,結構比較緊湊,因此整車容易做到輕量化。而在汽車設計中,整車越輕就意味著越省油,造價相對也更低。
2、前驅車的駕駛室內空間更為寬敞,并有利于降低地板高度,提高乘坐舒適性。
3、發動機等總成前置,增加前軸的負荷,提高了轎車高速行駛時的操縱穩定性和制動時的方向穩定性。
前驅車的劣勢:
1.啟動、加速或爬坡時,前輪負荷減少,導致牽引力下降,這時就會產生轉向不足,也是大家常說的推頭。
2.前驅車的重心靠前,會使前輪的負擔更重,因為前輪不僅要承擔車體的重量,還要擔負轉向和傳動的任務,這些都會影響到前輪的抓地性能。
3.前橋負荷較后軸重,并且前輪又是轉向輪,故前輪工作條件惡劣,輪胎壽命短。4.一旦發生正面碰撞事故,因其發動機及其附件損失較大,維修費用高。
豪華性能車通常采用的是前置后驅或者中置后驅,比如寶馬全系基本采用的都是前置后驅。
后驅車的優點:
1.在良好的路面上啟動、加速或爬坡時,驅動輪的負荷增大(即驅動輪的附著壓力增大),其牽引性能比前置前驅型式優越;
2.后輪負責驅動,前輪負責轉向,前后重量比較平均,操控性和運動性更好。
3.轉向輪是從動輪,轉向機構結構簡單、便于維修。
后驅車的劣勢:
1.由于采用傳動軸裝置,不僅增加車重,同時降低動力傳動系的傳動效率,影響了燃油經濟性;
2.縱置發動機、變速箱和傳動軸等總成的布置,使駕駛室空間減小,影響乘坐舒適性;同時,后排地板中央有突起;
3.在雪地或易滑路面上啟動加速時,后輪推動車身,易發生甩尾現象。
不管是前驅還是后驅,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如果經濟能力允許的條件下,肯定是買后驅車更好。
非專業車評
汽車是前驅動力好,還是后驅動力好?
汽車的動力好壞取決于發動機,而并不受前驅、后驅的影響!前、后驅的差異最多影響的是能把發動機的動力發揮出多少,就比如當年爬不上坡的漢蘭達,它的動力不差、至少爬那個坡足夠用,但為什么它爬不上那個坡?那就是因為車后半部分過重、前驅,上坡時重心全部壓在了后橋上,而前輪與地面的附著力降低的太多,最終導致前輪(驅動輪)不抓地、吃不上力,也就上不去了,若漢蘭達是后驅車爬上去一點問題都沒有!所以后驅布局更容易把發動機的動力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而前驅車則做不到!
一個比較現實的例子就是5、6百匹馬力的后驅車很常見,而5、6百匹的前驅車基本上是找不到的,因為即便給前驅車那么大的馬力也沒有什么用,它能發揮出的最大限度依然只是2、3百匹而已,當然若只是跑直線前驅車也能發揮出來,但無論是賽道還是民間的公路都是有彎道的,而前驅車的轉向不足(推頭)注定了它在彎道上沒法發揮更多的力量(有勁也是不出來)。
前驅車高速過彎時,離心力會向彎的反向拽車頭,馬力越大、拽的越狠,這股力量太大您就根本沒辦法讓車頭入彎,所以面對轉向不足時,您必須制動、降低車速,才能保證車頭順利入彎!而后驅車則不同,高速過彎時離心力向彎的反向拽后輪,而后輪被拽反而促進了車頭更容易入彎,所以后驅車的通病轉向過度,是有一定的實際價值的,轉向過度控制好可以讓車頭更輕松的入彎(有跡可循)!而前驅車的轉向不足通常只有無奈,您不得不去減速,要不然容易出問題!
后驅車在起步方面的表現也要比前驅車要好上一些,其實還是那個道理“后驅車更容易將發動機的動力最大限度的發揮”,比如我們全油門將一輛車進行起步,全油門起步時,重心同樣會后移(即便是平道),而載荷也會在那一瞬間大量的傳遞到后軸上,這樣一來前輪與地面的附著力就降低,若前輪為驅動輪,此時會出現打滑、空轉,白白浪費了動力,記得速度激情中的唐老大那輛道奇,大腳油門時車頭都會抬起,假設它是前驅,此時的動力就全部浪費了,所以它是后驅,即便前輪抬起,靠后輪一樣完成起步!
所以不能說后驅、前驅誰的動力好,而是后驅可以讓發動機更多的動力發揮出來,而前驅布局卻沒辦法發揮出這些力量!還是那個漢蘭達爬坡的例子,就算給當時的漢蘭達換上陸地巡洋艦的V8機頭,它還是上不去,問題不在于動力的大小,而是前輪與地面打滑了!所以后驅的起步、過彎、爬坡的能力都要比前驅車要優秀許多!而前驅車也并非打造不出操控性能好的,只不過想打造出媲美后驅車操控的前驅車要花費更多的金錢、精力!
您有什么電動汽車相關問題,都可以評論留言反饋給我們。
解決各種電動汽車疑難雜癥,有問必答,歡迎評論留言吐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ask/8730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duoma@d1ev.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