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上眼睛想一想,最近這段時間,重磅消息最多的是哪家公司?
毫無疑問,是華為!
鴻蒙4.0系統發布、Mate 60系列手機突然上市,都是震撼業內的大新聞。
而就在9月12日,AITO問界新M7煥新而來。
對問界品牌以及問界的潛在消費者來說,問界新M7的上市卻是個好消息,因為這是一次不錯的升級,有可能幫助問界實現銷量突破。今天,我們便從5個關于問界新M7的靈魂拷問來聊聊!
1,問界新M7指導價大幅下調,背后的誠意究竟幾何?
客觀來說,老款問界M7的銷量并未達到預期。
從今年3月份開始,問界M7就再也沒有實現月銷過1000輛,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價格還是偏高了,尤其是在價格戰異常激烈的當下,28.98-37.98萬元的價格勸退了不少消費者。
問界新M7展現出了誠意,售價調整為24.98-32.98萬元,出現大幅下調。
與此同時,用戶在10月7日之前預定問界新M7還能享受價值33000元的權益,包括現金優惠、內外飾選配金以及科技舒享包、ADS 2.0城區領航NCA費用減免等等。
這段時間主流新能源車型又開始不約而同地降價,問界新M7跟上了這股潮流,不知道24.98萬元的起售價,能否引起你的關注?
2,問界新M7到底“新”在哪兒?
問界新M7并非全新換代車型,但變化卻并不小。
這其中,來自華為的加持成為這款車的主要賣點。
首先是車身結構方面的變化。
根據余承東的說法,華為和賽力斯在問界新M7投入5億重金,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來給車身重新開模、改造焊裝生產線、升級車身結構、提升車身材質,安全性能有明顯提升。
其次,問界新M7搭載HUAWEI 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
這個系統有什么用呢?
相信關注汽車的人或許有所耳聞,它能夠實現不依賴高精地圖的高速和城區智能駕駛。
在智能駕駛領域,華為屬于業內第一梯隊,預計將在年底前實現城區智駕領航輔助“全國放開”。
請注意,這兒是“全國放開”,這一點,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根據官方的說法,問界新M7上搭載27個感知硬件,能夠實現對動靜態目標的全場景、全天候感知,連異形物體也不例外。
同時,問界新M7還為用戶提供智慧泊車功能,可以實現園區代客泊車和超窄車位泊車。
與此同時,問界新M7還對鴻蒙智能座艙進行了升級,通過華為的“超級桌面”帶來更多的手機應用。
比如,小藝智能語音可以進行離線語音導航,華為平板在車內可以實現“即掛即連”,這可以讓問界新M7具備更多用途。
除此之外,問界新M7還對車內有效空間進行了優化升級,并且提供了5座和6座兩種座椅布局,滿足不同用戶的實際需求。
其中,五座版本的后排座椅放倒后可以得到最大1619L的裝載空間,還能切換2米大床;六座版本的后備廂進深達到1.1米,放倒后排座椅還能拓展至775L,可以同時容納4個28英寸行李箱。
動力方面,問界新M7也進行了小幅升級,它依舊采用HUAWEI DriveONE增程電驅平臺,但1.5T發動機最大功率從92kW提升至112kW,效率更高,純電續航里程最大可達240km,滿油滿電狀態下續航里程可以達到1300km。
不知道問界新M7升級的這些點中,哪一點最能“勾引”到你?
3、簡單聊聊,問界新M7的5款新車咱該怎么選?
問界新M7一共推出5款新車,包括3款5座版車型和2款6座車型。
這其中,5座和6座車型各自有一款后驅的入門車型,售價較低,適合那些預算不足的用戶。
其余車型都是四驅車型,并且均配備雙電機,這些車型在基礎配置方面差別不大,主要通過智能化程度的不同,分成了Plus和Max兩種配置。
其中,Max車型比Plus車型在硬件上多了1顆激光雷達,在功能上多了高速路段的領航駕駛輔助功能和千里眼模式,更適合那些預算高且對智能駕駛比較感興趣的用戶。
問界新M7的產品思路很明確,基礎配置給到位,入門車型配置也在平均水平之上,主要通過動力系統和智能駕駛輔助的不同來區分車型。
這一點,我覺得是十分有利于消費者做選擇的!
4、問界新M7的核心賣點究竟在哪里?
問界新M7是一款車身長度達到5020mm的中大型SUV,按照目前中國新能源市場上的內卷程度,25萬元以上的中大型新能源SUV,基礎配置都不會差,誰都會堆料,所以我認為,問界新M7的核心競爭力就兩個字:華為!
沒錯,問界新M7是華為深度賦能的一款車,動力系統、智能座艙、智能駕駛輔助均來自華為,堪稱新版“三大件”。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的鴻蒙3.0智能座艙、ADS 2.0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都得到了不少廠商和專業機構的驗證,屬于業內第一梯隊,增程電驅平臺相比較而言聲量要小一些,但以華為的技術實力,應該也不會讓消費者失望。
華為已經確定不造車了,但華為的牌子在汽車圈里依然比較有號召力。
可以這么說,華為的品牌力和核心零部件,正是問界新M7能否熱銷的關鍵。此處也預留一個問題:你覺得,基于當前的定價,問界新M7可以實現月銷多少輛?
5,華為到底是不是問界新M7的金字招牌?
問界這個品牌能有這么高的關注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來自華為的深度賦能,這一點毋庸置疑。
在華為的“三大件”升級之后,問界新M7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
但是,這真的就夠了嗎?
還是不能盲目樂觀!
老款問界M7也有華為的加持,但銷量并不穩定。
這就證明,消費者會沖著華為的技術實力去關注問界新M7,但這樣的動力卻未必能支持問界新M7長期作戰。
問界新M7車身結構加強、售價大幅下調,這的確解決了此前導致問界M7銷量不佳的2個主要短板。
除此之外,華為三大件的升級也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但這些因素的合力有多大,還需要過段時間才能下結論。
結束語
發布會剛結束,我們的朋友群里就有好幾個人咨詢問界新M7這款車是否值得買,并且還有幾人表示周末就要去看車,由此可以想象接下來店端的盛況了。
然而此刻我想到的另一個問題是:問界確實是華為深度賦能的汽車,但它不是“華為汽車”來自華為的加持,提升了問界新M7成為爆款車型的概率,但華為已經說了不造車了,要生存下去,不還得問界自己來嗎?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二師兄玩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1003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