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我們將為大家匯總一周內在新能源、自動駕駛、創新技術和商業模式等領域的汽車行業資訊,并進行特別評論。
投資 大眾將在佛山建造MEB平臺工廠,2019年末竣工 中國雖為大眾全球最大市場,但其在中國的電氣化腳步卻不緊不慢。近日,大眾終于將其電氣化計劃落入實施,將建造全新電氣化平臺MEB的整車工廠,并落戶佛山。 本工廠未來將投產全新I.D.家族的純電動車,并在2019年12月31日竣工。I.D.家族為大眾全新設計的全電系列轎車,綜合續航里程預測可達到400-600公里不等,同時支持15-30分鐘的快充模式。 大眾iD概念車 快評 佛山工廠在2019年12月31日竣工;而2020年是中國政策補貼新能源車的最后一年。 補貼一旦結束,市場公平進入競爭,大眾為首的外資就要開始和BYD、上汽、吉利真刀真槍廝殺了。 和小說里情結類似,就像面對三體星球的挑戰,目前行業存在兩派觀點:降臨派(投降主義)和抵抗派(民族主義)。 兩派都有道理,而你是哪一派? 德國大眾的過渡新能源產品e-Golf等,是毫無競爭力的。這一點它們自己、專業人士心知肚明。但MEB平臺的新車是純粹為純電動打造的,屆時大眾新能源的產品競爭力將陡然提升到很高的水平。 從目前來看,大眾不算傳統外資汽車里新能源發力最早的,但可以說是最堅決的。 技術 多家整車廠,零部件廠商加快新四化技術發展 1.麥格納將2018-2020 研究經費調高3億美金 麥格納CEO Don Walker日前表示,其公司R&D年經費將提升一億美元/年,總計3億美元。這些經費將被用于汽車電氣化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此前三月,麥格納購買了出行公司Lyft兩億美元的股權,并與其形成了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合作。兩公司研發的產品則將被用到未來Lyft的所有出行產品上。 2.大陸增大對DigiLens投資額以發展新一代全息波導型抬頭顯示器 大陸集團對美國硅谷創新公司DigiLens的增大了2500萬美元的投資額度。在C輪融資后,大陸將擁有對其18%的股權。DigiLens是一個研發全息波導投影技術領域的新興公司,其AutoHUD系列的波導產品被廣泛采用于汽車、航天、摩托車頭盔等各類應用上。 3.福特互聯系統Sync AppLink將與眾包地圖公司Waze達成合作 據外媒報道,福特宣布與眾包地圖公司Waze公司開展合作 - 用戶在安裝Waze應用后,可將地圖投射到車載屏幕上,并通過大數據為駕駛員提供最快速的駕駛路徑,以及交通狀況等多項服務。 4.大眾與Cubic Telecom達成8000萬歐元協議 據德媒報道,大眾與愛爾蘭通訊公司Cubic Telecom達成協議,后者將為大眾的新款途銳提供有關于車聯網以及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的相關技術。據蓋世汽車報道,Cubic Telecom公司研發了多款移動出行方案,向物聯網、機器對機器、移動設備公司提供靈活多變的產品技術。該公司所提供的技術使得車企能夠升級其地圖及引擎軟件,采用無線升級方式后,可減少用戶前往經銷商處的次數。未來5年內,此次交易的市值將達到8000萬歐元。 快評 不管是零部件商還是整車廠,如果在新四化的長征已經開始了。打不一定贏,不打一定輸。 為了取得在核心技術上的專有性,轉身緩慢的大型汽車制造商不一定會把所有的技術研發都設置在體系之內,對 DigiLens這樣的小型初創公司進行收購與參股,是取得技術先發優勢的好辦法。 國內的大型汽車集團上汽,在硅谷設置了前瞻投資中心,并且已經廣泛出手。這一招值得有抱負的本土汽車公司借鑒。 商業 沃爾沃聯合亞馬遜提供上門試駕服務 繼四月沃爾沃和亞馬遜在美國達成了“送貨到車后備箱”的服務之后,兩家公司再次達成進一步服務協議。在英國擁有亞馬遜Prime會員的用戶,可在亞馬遜網站上注冊沃爾沃V40的試駕體驗。 在用戶進行試駕注冊后,沃爾沃方面的專業人員則會把沃爾沃V40開到用戶家門口,方便其進行長達45分鐘的試駕。如果用戶滿意,則可以聯絡當地車行進行進一步溝通。 目前,本服務僅限于V40單一車款,并僅在6-7月中的部分英國城市提供這項服務。沃爾沃是否會把這項合作擴展到其他車款,國家和時間段,目前還沒有進一步的消息。 快評 馬云在2017年讓中國人知道了一個單詞:新零售。 汽車行業的新零售變革也在進行當中,只是步履顯得蹣跚。 亞馬遜和沃爾沃的合作并不算非常新鮮,中國的滴滴早在2016年,就開始向車企提供類似服務。但在一段時間之后,已經偃旗息鼓。 亞馬遜、阿里、京東、滴滴這樣的網絡服務巨頭擁有海量的網絡流量,但如何把流量和汽車零售結合起來,發展一門真正可持續性的生意。 還沒有任何人給出過答案。你所見過的各種汽車新零售模式,其本質拆開之后,其實只是“廣告展示+公關事件營銷”,更多的價值是用一場Show在行業內證明一下自己在嘗試新鮮的東西,營銷團隊充滿朝氣和活力。 如果有人說“網絡汽車銷售在中國已經獲得了初步進展 – 去年12月,288輛全新沃爾沃XC60在天貓商城的首秀上在75秒內便銷售一空”,這個人就既不懂互聯網,也不懂汽車零售。 市場 特斯拉自動駕駛涉嫌虛假宣傳?兩消費者權益協會上書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The Center for Auto Safety 以及 Consumer Watchdog于23日上書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督促當局對特斯拉Autopilot系統的潛在虛假宣傳及誤導消費者的情況作出調查。 Autopilot是特斯拉在2015年推出的駕駛輔助系統,具有自適應巡航以及半自動駕駛模式。雖然特斯拉在用戶手冊中指出,Autopilot在運行時用戶仍然需要緊握方向盤,但消費者權益協會們指出,特斯拉在多個場合之下涉嫌試圖將其包裝成 “全自動駕駛系統”。 兩個協會認為,特斯拉是目前唯一一個把L2級別輔助駕駛技術說成是“自動駕駛”的車企,讓很多消費者誤以為Autopilot可以完全替代司機進行全自動駕駛的操作。近兩月里,已有兩起在司機開啟Autopilot后發生的致命車禍事件,為特斯拉Autopilot的系統安全蒙上了一層陰影。 快評 此鍋對于特斯拉來說很難洗白。 首先,特斯拉把自家輔助駕駛系統命名為“Autopilot(直譯自動引導駕駛)”有少許打擦邊球的嫌疑。 其次,馬斯克在宣傳Autopilot的時候多次暗示其系統比人類更加機敏,甚至說過“Autopilot比人類好上兩倍”這種言論。在自動駕駛技術陷入道德爭論的當前,特斯拉涉嫌夸大其系統的作用僅會助長人們對汽車自動化的質疑。 但另一個事實是,在特斯拉真正出事之前,全球所有廠家的類似技術,都被中文直譯為“自動駕駛”。如果你去谷歌一下2013-2015年的相關新聞,就會發現沃爾沃、凱迪拉克、奧迪無不如此。 特斯拉之所以被釘在火盆里烤,主要原因是槍打出頭鳥——這只鳥實在太喜歡出風頭了。這是馬斯克和他旗下公司的一貫營銷策略。 彭博:鈷資源匱乏有可能影響電動車行業發展 鈷作為汽車電池的重要原材料,近兩年價格已經增加三倍。彭博社新能源部門在5月21日報道,鈷資源的供給缺口將比目前預測來的更加嚴重,并在未來的5-7年內對電動車市場發展帶來潛在影響。鈷礦從挖掘到產貨漫長的前導時間,以及其過于集中的資源分布極有可能在2020年前后對國際鈷市場產生供給沖擊。目前,剛果一個國家承擔了國際超過三分之二的鈷資源產出,但其政治局勢卻并不穩定,為未來穩定鈷產出帶來隱患。 除了供貨上的隱憂,彭博也指出,中國EV市場超出預計的銷量也加重了鈷資源在短期內的稀缺。如果不能有效增大資源產出,鈷資源的價格可能會繼續迅速攀升,阻礙電動車與燃油車達到成本平價的發展。為了緩解鈷資源匱乏帶來的負面影響,多家整車廠正在努力減少鈷在汽車電池中的應用。BYD已經計劃在年內發行鎳-錳-鈷含量比例為8:1:1的電池,而BMW集團則預計在2021年內推出類似比例的產品。除此之外,包括三星在內的電池廠商也在注重鈷資源回收的技術,以便緩解鈷的價格增加。 快評 電動車與燃油車達到成本平價將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EV市場的瘋狂生長會難免給予原材料資源極大的上升壓力。除了鈷以外,基礎鋰鹽的價格從2014年的不到4萬元一噸攀升到18萬元一噸,而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也上漲4至5倍。 雖然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野蠻生長是國際資本操作的體現,但作為下游產業,新能源造車企業也要謹慎對待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其產品在成本控制及利率方面的負面影響。 從長遠來講,相關原材料的暴漲是好事,因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也會促使更多的人去尋找和開發相應的礦產,或者找到替代材料。 特斯拉Model 3被曝剎車距離缺陷 美國著名商品評測網站《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在評測新一代特斯拉Model 3時發現,特斯拉的最新一代轎車在剎車距離上存在嚴重缺陷,百公里剎車距離為46.3米,遠高過同時代任何一輛車款,甚至比硬派皮卡福特F150猛禽,以及同門師哥Model X還要更遠。除此之外,消費者報告還提到Model 3的懸掛過硬,后座支撐力不足,以及風燥過大等問題,導致其無法給予Model 3 “推薦”級別的評價。 對于消費者報告指出的問題,特斯拉CEO馬斯克在21日承認Model 3 目前在剎車方面有缺陷,但指出缺陷為軟件設定所造成,可以通過軟件更新獲得提升。他也指出,消費者報告評測的Model 3為早期樣車,而量產版的Model 3已經解決了其文中提到的許多問題。 Edmunds進行長測的Model 3出現了導航錯亂,音量自己變化,梳妝鏡脫落,不能掛倒擋等一系列問題。事實上,近一個月里Edmunds集團的Model 3已經大修兩次,正等待第三次大修。 快評 雖然特斯拉在Model 3的產量問題上有可能在近期迎來提升,但其源源不斷的負面宣傳也對其近期的公司運作蒙上了一層陰影。除此之外, 致命事故的頻出讓其自動駕駛系統飽受爭議,而桀驁不馴的馬斯克更是在近日被股東提議交出CEO的位置。 近日,馬斯克在推特指出特斯拉當前僅會生產價格較高的Model 3版本,因為生產低配版本會讓“特斯拉虧損并死亡”。有人說這是違背了承諾,因為很多人是沖著3.5萬美金起步的誘人價格,來提前一年以上預訂這款被萬眾期待的神車。 問題來了: 為什么這么多問題,這么多負面,卻仍然有45萬張Model 3訂單呢? 為何Model 3在北美的銷量即將超越同級別的所有對手,包括奔馳C、寶馬3和奧迪A4呢? 特斯拉確實有很多問題。 但我們也要看到問題的起源。 有很多公司在運營中極為保守,就像足不出戶的坐月子婦女,每天躺在床上吃飯和睡覺。這種汽車公司如果出了丑聞,那確實是丑聞。因為它其實什么都沒做。 特斯拉就像是生完孩子第二天就直接上班干活的女漢子,激情澎湃,勇氣可嘉,但在連續三天加班共走后,不慎發燒住院。 特斯拉做了很多這個行業不愿意挑戰、太多人想都不會去想的事情。這是馬斯克在SpaceX和Tesla身上一貫展現的風格:勇于冒險,摒棄安全感。 其中不少行為,確實魯莽。這會招致穩重的專業人士的大量批評。 比如Model 3跳過了部分試生產流程,省略了臨時性軟模具,安裝了比常規汽車公司更多的自動化機器人。 出發點是一鳴驚人,它以為能節省大量的時間和資源,沒想到可能弄巧成拙。 但有些鳥兒就是不愿意按部就班。 如果它愿意,這就不是特斯拉了,你也將錯過那些過去十年中這家公司帶給你的性沖動和喜悅。 特斯拉的陰陽兩面,你要么都不要,要么都接受。 這是我給大家的建議。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公路飛行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69151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