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寶馬一位高管的說法,電動汽車的成本永遠無法與燃油汽車持平。
寶馬負責研發的董事會代表克勞斯?弗羅里希(Klaus Frohlich)表示,電池技術和商業化技術正在走向成熟,但新一代電池所必需的礦物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使電池價格居高不下,進而使電動汽車價格居高不下。
克勞斯?弗羅里希(Klaus Frohlich)
“永遠、永遠、永遠不會。”被澳大利亞網站汽車指南(Cars Guide)問及電動汽車的成本能否接近內燃機汽車時,弗羅里希這樣回答。
據彭博新能源(Bloomberg NEF)的報道,世界范圍內的電池供應還遠遠不足。在全球性電動汽車熱潮下,雖然電池的供應一直在增長,但是電動汽車電池的生產還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弗羅里希表示,即使是規模比較大的情況,1千瓦時電池容量的成本也要100到150歐元。所以這意味著一輛配備有90到100千瓦時的汽車,僅電池成本就達1萬到1.5萬歐元。
按照當前的歐元對美元的匯率計算,每千瓦時的價格為116美元至174美元,100千瓦時容量的電池價格為1.16萬美元至1.74萬美元(人民幣大概8萬到12萬元)。
弗羅里希說:“僅僅是生產電池的成本就足夠生產整輛車了。當每個企業都想使用鈷的時候,鈷的價格不會下降,還會攀升。一輛電動汽車的成本若要與燃料汽車相當,簡直是一場噩夢。”
在一個高度電動化的未來,寶馬公司對于礦物材料的擔心并非沒有根據。
寶馬汽車表示,第五代 eDrive電力傳動系統將不會使用任何稀土金屬,以增強該公司在未來能源危機中的抵抗力。
《汽車商業評論》此前曾報道過,豐田汽車準備把電機中必要的稀土金屬釹的使用量減少大約20%,以此削減電動車生產成本,同時抵御稀土金屬供應量波動帶來的風險。
電池制造商松下則計劃在兩到三年內將其生產的汽車電池中鈷的含量減半。
行業數據表明,到2020年,每千瓦時的電池價格最終可能會降低至80美元。
一些公司,如豐田和菲斯克(Fisker),正在對石墨烯超級電容固態電池的可行性進行研究。
最近,福特汽車已經計劃將石墨烯引入到商業化運作,盡管該公司還只是將其用于強化零部件,但整個汽車行業廣泛使用石墨烯的日子可能離我們不遠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8336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