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零跑拿到了新一輪投資。在資本寒冬的考驗下,這并非易事。
11月20日,《汽車商業評論》獲悉,零跑汽車計劃完成25億元融資,目前已經完成近20億元,由上海電氣領投,興業證券及紅杉資本跟投。
其中,上海電氣是一家大型綜合性裝備制造集團,為上海國資委旗下的國有企業,去年排名“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第64位,近年來集團營業收入保持在900億元左右。
此次投資零跑汽車,是上海電氣初次投資新造車企業。零跑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朱江明表示,“我們十分高興能得到像上海電氣這樣擁有國資背景企業的青睞。”
零跑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朱江明
經濟下行之下,今年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困境格外凸顯。11月1日,高層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強調“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給民營企業吃下了定心丸。
這場會議直接改變了民企的投資環境。座談會之后,一系列中央部委密集發聲,表示要出臺支持民企的措施。央行也表示要重點支持“有市場、有前景、技術有競爭力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
在此背景下,零跑汽車獲得來自國企集團的大筆投資,有著更加不同尋常的意義。這說明,作為高科技新興產業的電動智能汽車,仍然是政府優先支持、重點發展的賽道。
除了資金投入,在資源上,上海電氣之后還會在制造、電驅總成等方面同零跑汽車有協同。
除了上海電氣,此輪融資透露出的其他投資方中,紅杉資本是二次參投零跑汽車,興業證券則是首次投資新造車企業。
與零跑汽車在同一賽道的新造車企業有很多,它們究竟看中了零跑汽車什么?
大概還是因為零跑汽車在短時間內就展現出的在技術上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并且做出了看得見的成績。
自2015年成立以來,零跑汽車自主研發了3大整車平臺及“三電”系統、智能網聯系統、自動駕駛系統3大核心技術,已經發展成為一家擁有智能電動車完整自主研發能力的整車企業。
零跑汽車自主研發的一體式電驅總成Heracles,高度集成化,相比相同性能的傳統設計減少30%的重量和40%的體積。電池方面,除了電芯,零跑汽車電池包內部組件包括模組、PACK、BMS硬件和軟件等都是自主研發。
在自動駕駛領域,攝像頭、傳感器、AI芯片、軟件算法以及整車控制,都屬于零跑汽車的研發范疇。自2018年4月起,搭載最新自動駕駛技術的零跑汽車組成車隊,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真實環境下的路試。
目前,零跑汽車還正和自己的股東方安防巨頭大華股份聯手研發自動駕駛芯片“凌芯01”,預計在2019年第二季度進行實車測試。
這一切都是目前的新造車企業中,非常罕見的強大技術能力。技術能力不僅僅是在巨大的競爭壓力下活下去的底氣,也是在不斷白熱化的競爭當中,控制成本以及建立技術壁壘的重要一環。
除此之外,在融資完成之前的零跑汽車,在生產制造上已經做好準備,零跑S01首批白車身今年10月底在金華工廠正式下線。預計明年第一季度,工廠就會完成整體建設。
全國首家直營零跑中心已于今年11月10日在杭州正式營業,未來更多零跑體驗店將陸續在成都、天津、北京、上海、佛山、寧波、金華等地開業。
零跑汽車透露,為了更好地降低成本,零跑汽車的體驗店都是標準化的,一二線城市一個150平米的門店,包括所有的電子設備、互動設備、數字化展廳,投入金額加起來會控制在百萬級以內。
定位為“10萬元級智能純電動Coupe”的零跑S01將于2019年1月3日在北京上市。目前,零跑S01處于二期預訂中,已經有數千個訂單。零跑也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2019年銷售1萬輛。
零跑首款車S01將于2019年1月3日在北京上市
核心創始團隊從安防行業跨界而來,初涉造車,三年之間,企業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實屬不易。
零跑表示,新近獲得的融資將會用在整車產品研發、三電核心技術研發以及市場營銷上。
此前行業討論200億元造車門檻,零跑在融資進來之前,先開始了工廠的建設,之前Pre-A輪融資4億元,緊接著零跑汽車建立了線下店,看起來零跑汽車的資金缺口并不需要200億元那么多,高資金使用率給了零跑汽車更多活下去的機會。但在資本寒冬和競爭白熱化之下,資金對于任何一家新造車企業來說都至關重要。
在這場新造車運動中,資本隨時會成為扼住車企們喉嚨的那只手。
今明兩年造車新勢力的新產品將集中上市,這很可能會成為行業的分水嶺。誰的產品能獲得市場認可,就更可能獲得資本認可,為下一步融資贏得更多籌碼。
如何在當下激烈的競爭格局中存活下來,是包括零跑在內的造車新勢力要考慮的最重要的問題。朱江明表示,零跑目前的計劃是在3年內活下來,5年內實現造血。
一眾造車新勢力,沒有誰不想成為一家偉大的企業。但對于它們來說,眼下最重要的是,活下去。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8202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