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的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就像一只“黑天鵝”,沖擊了本就不振的汽車行業,帶來了復雜且尚不明朗的影響。可作為親歷者的我們同樣能發現,日漸式微的車市發展趨勢,其實早已對所有在局者發動了致命的襲擊。
其中,中國汽車品牌承壓嚴重,力帆、眾泰、獵豹等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線里。反過來說,能在車市中活躍的車企們,都是這一輪淘汰賽的勝出者。車市有多難,那么對于單一品牌來說,如今的復蘇就有多提氣。
有人說,奇瑞捷途的故事總是和“速度”分不開,但“速度”卻從來都不是奇瑞捷途所追求的標簽。事實上,面對市場的紛雜和繁蕪,歷練了三年的奇瑞捷途愈發淡定。淡定,背后裹挾著決心。
當車市“馬太效應”愈發凸顯,而誕生于中國車市下滑拐點時期的奇瑞捷途,通過短短三年多時間便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站穩腳跟,品牌影響力和用戶口碑不斷提升,這一切與其優異的產品力基礎息息相關,同時其濃郁的品牌底蘊也展現的淋漓盡致。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實際上,這三年奇瑞捷途并不是順風順水。2018年1月22日,奇瑞捷途正式發布,精準把握家庭人口擴大化、旅游常態化、出行品質化的時代需求,專注深耕“旅行+”細分市場,貼合用戶需求打造“旅行+”產品,秉持以用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致力于成為“旅行+”細分市場領導者。
在當時沒有人可以預測到這樣一個狹小且陌生的細分市場能會多大的能力,就像沒有人會想到捷途的首款車型 捷途X70可以一炮而紅。于是乎捷途趁熱打鐵,接連推出X90、X95等幾款車型,希望延續X70的成績。然而事與愿違,非但后續車型都沒有延續輝煌,甚至連X70都沒能保持以往的成績。
沒錯,捷途X70在2019年成為自主品牌SUV中的一匹黑馬,全年累計銷量達到128204輛。但是在2019年年底達到15553輛的巔峰后,捷途X70開始走下坡路。2020年,這個捷途的當家車型一路狂跌,2-6月份,月均銷量維持在3-4000輛的水平。
不可置否,借助SUV快速成長的春風,長期偏安蕪湖一隅的奇瑞捷途異軍突起。但是隨著自主品牌向上的氣勢如虹,已經隨著銷量數據的增長、強勢自主品牌帶動不可抑制。這對捷途的向上突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壓力。
作為奇瑞集團掌舵者尹同躍心中的自主板塊38軍和“虎狼之師”,捷途頂住了壓力。在捷途總經理鮑思語看來,奇瑞捷途兩年來取得的成績有多重原因,除了產品本身的優勢,還有依托奇瑞控股多年的技術和制造經驗品質過硬、超長質保等常超服務、智能化技術與配置與時俱進等等。
“中國汽車發展到今天,是生與死的競爭,核心還是在產品本身。”奇瑞捷途旗下新一代明星車型X70 PLUS在捷途低迷半年之久后破土而出,自2020年10月18日上市以來,捷途X70 PLUS首月訂單超過2萬輛,繼續成為捷途的當家花旦。隨即中大型SUV全新一代捷途X90也迭代升級大步而來,成功登頂中國品牌中大型SUV銷量第一。
這兩款產品均是奇瑞捷途深耕“旅行+”細分市場的標桿產品,分別聚焦于A+級和B級SUV市場兩個快速增長的區間,隨著兩款產品的熱度走高并保持增長趨勢,已經形成了1+1>2的銷量態勢,打好了“組合拳”。
為何捷途的新產品推出速度如此之快?答案在奇瑞汽車里。奇瑞捷途背靠奇瑞控股集團23年積淀,從創立之初就擁有強大的企業技術研發實力以及完善的正向研發體系。捷途營銷中心總經理李學用表示,捷途每月都會舉行客戶座談,聽取用戶意見,而更重要的是,得益于研發跟銷售的無縫溝通。
捷途才年滿3歲,還比較弱小,因為依靠奇瑞的體系和能力,捷途具備了造“好”車的能力。“捷途并沒有多么偉大的創新,只是做得更深一些、更徹底一些。”在他看來,捷途的成功并沒有什么捷徑,而是從研發、生產,再到營銷端上下一心,堅持以用戶為中心,實實在在干出來的。
任何一家企業的成績都非一日之功,尤其在信息環境透明的今天,市場考驗的正是企業的持久創新能力和對市場機遇的長期把控能力。危機之中往往孕育著巨大的機遇,面對困難,捷途從來不會被動地等待答案,而是積極地行動和探尋。
從初出茅廬的“新人”,到成為自主品牌“樣本”,奇瑞捷途從未放棄的精神是“以用戶為中心,深耕細分市場”。如果說,銷量高度是捷途的騏驥一躍,那么這一步的跨越,已經折射出奇瑞捷途的理念內核,將為捷途怎樣從長期角度突破自我桎梏、成功跨越作出最堅實可靠的鋪墊。
“年輕化”道路與方向
自成立以來,捷途便一直身處高壓的市場競爭中,汽車產業的變革、終端走勢的低迷、兩極分化的加劇等等的因素都不斷沖擊著整個SUV市場。但是,捷途的表現卻出人意料。截止目前,在不足3年的時間內,捷途品牌完成了超過30萬輛的銷量。
這種“捷途速度”,是由內而外的變革創新帶來的。一直以來,國企及央企的用人制度始終被詬病,也被認為是阻礙發展的最大桎梏之一。但是在捷途上,我沒看到了奇瑞啟用一批80后的年輕干部。年輕干部的任用,激發了捷途的體系活力。
捷途營銷中心總經理李學用、捷途營銷中心執行副總經理王磊,謙遜沉穩,且充滿干勁。尹同躍曾稱贊為奇瑞控股的“第38軍”,善于“快速作戰”和“啃硬骨頭”。這也是捷途在效率、創新和年輕化上的充分體現。
在他們手中,捷途被玩出了花樣,這是在奇瑞體系中不曾看到的,作為年輕化品牌,捷途的成功靠的并不只是產品,還有精準的戰略以及營銷方式。這個年輕化的團隊深諳創新體驗式營銷,以及汽車市場營銷模式和營銷格局的快速變化,奇瑞捷途始終將用戶體驗放在首位。
在各種技術壁壘被逐漸打破,傳統汽車品牌向生活方式品牌進化的趨勢之下,品牌的差異化以及服務品質便成為競爭取勝的關鍵。做營銷、做服務就像打牌一樣,需要考慮用好手里現有的牌,把手里這副牌以合適的順序,在合適的時間打出。
截止目前,奇瑞捷途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屆捷途粉絲文化節、674場捷途家宴、737場自駕游、79場次生態圈體驗活動,不斷豐富“旅行+”生態圈內容,零距離地接觸與交流,讓用戶更加理解奇瑞捷途,強化用戶的體驗感、參與感和獲得感。
“旅行+”生態圈最大的收獲就是轉介紹率,已經從2018年的8%-9%,上升到20%以上。相當于每賣五輛車,就有一輛車的用戶會通過轉介紹帶來新用戶,這才是捷途的無價之寶。事實上,疫情之下,捷途的產品平均價格已超過10.5萬元,捷途X95的市場成交價達到了14.98萬元。
但是,品牌向前、向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考驗的是整體體系能力,并不能一蹴而就,這對僅有兩款明星車型的捷途提出了更高的挑戰。李學用認為,渠道是車企的“核心資產”,所以是個一把手工程。在捷途的初始階段,他把公司70%的人,都撒出去跑渠道。
在他看來,捷途必須以追趕者的姿態和努力加速前行,才能用行動定義“捷途速度”。據悉,捷途計劃在今年建設完成321家4S店、280家城市展廳+縣區衛星店、700家二網、60家體驗店,實現共計1300余家網點的全面覆蓋,廣泛貼近目標用戶,完善50公里購車/用車圈。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這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對智者發人深省,對愚者殘酷無情。但不能忽視的是,榮耀與鮮花鋪就的過往,裹挾著充滿無限挑戰的前路。
在中國的車市進程中,車企的興旺與沉寂,此消彼長。如今危機四伏的中國車市,在不斷掃除那些漸漸歸于糟粕的車企同時,也給了那些敬畏市場的老將些許機遇。作為一個年輕的品牌,捷途除了要面對產品層面的競爭,也要面臨品牌層面的競爭。要贏下一場場戰役,唯有努力前行。
文/楊晶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37675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