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第一電動網·微電之家主辦的泰山論劍——2015中國微型電動汽車大會在山東泰安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孔輝參會并做主題演講,力挺微型電動汽車是新興產業,預言它將成為電動汽車行業的重要的一支。(點擊進入專題:泰山論劍——2015中國微型電動汽車大會)
2013年9月,當發改委等汽車主管部門批評微型電車危害公共利益時,郭孔輝接受第一電動網專訪回應稱,微型電動車更符合公共利益。(參見:郭孔輝:微型電動車更符合公共利益)7月9日,作者再次專訪了郭孔輝。這位剛過80歲生日的院士對微型電動汽車已有五年近身觀察,他認為,微型電動汽車已有大提升。
郭孔輝在泰山論劍——2015中國微型電動汽車大會上演講
五年觀察
郭孔輝與微型電動車的緣分始于五年前。2010年,中國工程院接到一個咨詢項目,題目正是微型電動汽車。郭孔輝受命負責此項目,由此對山東的微型電動汽車企業和市場開始了調研。
微型電動車又稱低速電動車,在很多人眼中是速度低、里程短的代名詞。郭孔輝說,“過去五年,微型電動車最高車速和續航里程有提高,但是個別提高比較明顯,大部分提高不明顯。大部分提高不明顯是因為市場上的需求決定的。”
郭孔輝強調,“不是沒有這個能力,一定要搞這么高的指標的話,價格就上去了,而且電池很重,你把很多成本、很多載重量花到提高這兩個指標上,消費者完全不接受。企業是根據市場走的,所以一般提高變化并不大。”
郭孔輝介紹,有些企業為了爭取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展示研發能力,也造出了高速度長里程的車輛。“有的同時做兩款,一種是鋰電,一種是鉛酸,鋰電是為了拿公告,在市場上賣的時候就鉛酸。”這證明他們并非沒有能力提高指標。
微型電動汽車生產企業常被說成是零敲碎打的小作坊,與汽車產業沖壓、鍛造、涂裝和總裝的四大工藝差距甚遠。郭孔輝回應說,微型電動汽車生產工藝已經改進很多。“特別是富路,最高車速才40幾公里,四大工藝已經很全了。”
不過,郭孔輝并不贊成所有的企業都需要有四大工藝。“行業管理的人為因素不要太多,都要求上四大工藝不符合市場規律,不是每個企業都需要四大工藝。比如,沖壓線他可以去買。有企業只要有他特長的東西,跟別人聯合起來搞,為什么不允許呢?”
1億輛的必然選擇
微型電動汽車已經在三四線城市市場獲得認可,但是其總量市場會有多大?郭孔輝有一個算法。
“現在汽車保有量超過1億輛,但實際上我們人均保有量比世界的平均水平還低,三五年之內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的話,起碼還要增長1億輛車。這1億輛車往哪增加呢?我覺得絕不是北上廣,那些地方已經車滿為患,只能替代或者減少。”郭孔輝認為,新增的市場就是三四線城市和農村,適合的車型就是微型電動車。“像山東微型電動車的會是主力軍。因此,我們要扶植它、引導它。”
郭孔輝反對行政上干預微型電動汽車的發展,無論是地方上的整頓取締,還是所謂政策中的強定標準的行為。全國各地試點的微型電動汽車的城市中,多數將最高時速定在50—80公里,續航里程在60—100之間。郭孔輝表示,“指標怎么定,應該是市場決定,用戶要用什么樣的車你就給什么樣的車,不要強迫他,這個不是一個產業發展的路子。”
目前中央主管政府也在考慮給微型電動汽車一個出路,其中包括以汽車管理、以低速貨車管理和以四輪摩托車來管理。郭孔輝認為,最容易推的還是四輪摩托車的標準,因為有現成的標準,而新建一個標準很難。“有現成標準先統一一下,以后慢慢再修訂。”
無論以哪種方式來管理規范,郭孔輝認為,不應該是標準而應該是市場來淘汰不合格的企業。“按照市場規律走,必然會淘汰一批,質量不好的、成本降不下來的最后必然會淘汰。行政上只要保證它不會危害公共安全,其他的政府你不要管,讓市場管就可以。”
郭孔輝也承認,微型電動汽車產品中確實有質量不好、性能不穩定等問題。“有些機構可以幫助它,但前提是必須承認微型電動汽車存在的合理性。”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邱鍇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renwu/39132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