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動態 | OEM Trends
奇瑞汽車:同西班牙汽車公司Ebro-EV Motors簽署協議,將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成立合資企業生產新型電動汽車,創造1250個就業崗位。奇瑞將成為首家在歐洲生產汽車的中國車企。
零跑汽車:4月20日,百臺零跑C01智行版轎車正式成為滴滴輕享專車,交付給常林集團進行運營。
特斯拉:特斯拉將全自動駕駛(FSD) 套餐在美價格從12,000美元降至8,000美元。特斯拉中國Model 3、Y、S、X全系降價14000元,其中,Model 3煥新版售價降至23.19萬元人民幣,降幅5.7%;Model 3長續航煥新版售價降至27.19萬元人民幣,降幅4.9%。
日產汽車:與松下共同推出了智能網聯汽車與家電組合的新服務。聯網的家電能用語言提示信息,諸如用車出行的家人何時回家、純電動汽車完成充電等。利用該服務需要注冊成為日產和松下雙方的會員等條件。
本田汽車:將在巴西投資42億巴西雷亞爾。
零部件企業 | Parts Enterprises
貴州輪胎:根據安排,截至2024年4月24日收市后仍未實施轉股的“貴輪轉債”,將按照100.01元/張的價格強制贖回。因目前“貴輪轉債”二級市場價格與贖回價格存在較大差異,特別提醒各位持有人注意在限期內轉股,投資者如未及時轉股,可能面臨損失。
航天智造:2024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8.96億元,同比增長70.14%;凈利潤1.67億元,同比增長295.34%。報告期內,汽車零部件業務收入增加。
萬豐奧威:近日,公司關注到媒體報道“公司與特斯拉共同組建eVTOL公司并已組建項目團隊”的市場傳聞,該傳聞不實。為避免相關信息對廣大投資者造成誤導,公司予以了澄清:本次公司與戰略合作方共同在eVTOL領域成立合資公司的合作方為全球某知名汽車主機廠在中國設立的總公司,基于商業保密尚不能披露其名稱。
恒勃股份:公司擬取消“重慶恒勃濾清器有限公司年產130萬套汽車進氣系統擴產項目”,決定不再向該項目投入募集資金,并將7278.33萬元募集資金全部投入以恒勃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為實施主體的新增募投項目“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及車用進氣系統項目”。
產經聚焦 | Industrial Economy
財聯社:4月21日,2024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中國大獎賽正賽在上海國際賽車場舉行。最終,紅牛車隊車手維斯塔潘獲得冠軍,邁凱倫車隊車手諾里斯和紅牛車隊車手佩雷茲分獲亞軍和季軍。值得關注的是,中國首位F1正式車手周冠宇迎來了自己的主場首秀,并獲得第14名。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近兩年新能源汽車和儲能行業高度景氣,對電池的需求平穩增長,新能源車用電池的裝車占比下降。由于鎳、鈷的價格偏高,形成三元鋰電池與磷酸鐵鋰電池的差異化增長。隨著長續航產品增長,三元電池回暖,磷酸鐵鋰電池占比總量從67%降到61%。隨著政策推動,增程式和插混持續走強,純電動走勢疲軟,預計電動車的電池裝車需求增長持續慢于整車總量增長。
央視新聞:4月21日,通過內蒙古二連浩特鐵路口岸出入境的第1000列中歐班列駛出,較去年提前8天突破千列大關。運載貨物品類,如汽車、電腦、機器人等高附加值、高科技商品占比逐年提升,現如今已達到40%以上,特別是國產汽車海外“圈粉”,今年以來二連浩特鐵路口岸整列出口的國產汽車已達到60列,占出口貨物的12.0%,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財經網:4月20日,滬牌拍賣結果剛剛出爐——個人額度合計拍賣總數8515輛,參加拍賣人數45071人,中標率18.9%。最低成交價92900元,平均成交價為93022元,比上個月93497元減少了475元。最低成交價的截止時間是11:29:58第194位。
第一財經:小鵬匯天內部人士表示,公司將于2024年開啟B輪融資,目前高層正與有意向的地方產投進行投資洽談。
財聯社:據悉,軟銀支持的印度網約車公司Ola Cabs計劃IPO,尋求以近50億美元的估值籌資5億美元。Ola Cabs正與高盛、美國銀行、花旗、印度Kotak和Axis等投行洽談,計劃在一個月內任命IPO顧問,目標3個月內向印度市場監管機構提交申請文件。
政策動態 | Policy Situation
券商中國:新能源汽車保險監管新規正在醞釀中。近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向財險公司等相關方下發《關于推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旨在促進新能源車險降本增效,提升保障水平。我國新能源汽車于2021年12月有了專屬商業保險產品,不過仍一定程度存在“車主喊貴、保險公司虧損”的問題,部分領域還投保困難。此次《通知意見稿》從三方面提出新能源車險發展思路,包括優化新能源車險供給機制、提升行業新能源車險經營水平、統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共計12條內容。其中多條規定與保費定價相關。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以混合動力驅動內燃機融合發展,以氫基燃料為代表的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燃料具有較強的碳減排潛力,將成為實現汽車工業碳中和乃至零排放的重要途徑。以氫能燃料電池引領內燃機創新發展,適度超前建設氫能供給體系,以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加速燃料電池發動機的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加速商用汽車電動化、低碳化進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27522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