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國家和地方新能源汽車補貼和扶持政策密集出臺,推動新能源汽車進程“提速換擋”。最近,上海和北京相繼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品目錄,第一電動網就北京和上海的產品目錄、補貼方式等進行了對比,以資參考。
北汽E150EV
企業產品目錄對比
北京
2014年3月11日,北京市經信委公布,北京首批第二期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江淮、北京、騰勢、之諾、榮威五個品牌的五款車型入圍,加上2月26公布的首批第一期新能源汽車目錄入圍的北汽E150EV和比亞迪E6兩款車型。至此,已有六個企業的七款產品成功入圍北京市新能源車產品目錄。
北京市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第一批)
|
序號 |
企業名稱 |
商標 |
產品名稱 |
產品型號 |
第一批 1期 |
1 |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牌 |
純電動轎車 |
BJ7000B3D1-BEV(E150EV) |
2 |
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
比亞迪牌 |
純電動轎車 |
QCJ7006BEVF(E6) |
|
第一批 2期
|
3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江淮牌 |
純電動轎車 |
HFC7000AEV(和悅iEV) |
4 |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牌 |
純電動轎車 |
BJ7000C7H1-BEV(C70GB) |
|
5 |
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
騰勢牌 |
純電動轎車 |
QCJ7007BEV(騰勢) |
|
6 |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 |
之諾牌(ZINORO) |
純電動轎車 |
BBA7000EV(ZINORO1E) |
|
7 |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榮威牌 |
純電動轎車 |
CSA7000BEV(E50) |
上海
自2013年1月-2014年2月,上海市經信委共發布六批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共有七家企業九個品牌的13款車型入圍。這13款車只要符合政策規定,并通過一套檢測流程,就能享受到上海的全套優惠政策。
上海市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共六批)
|
序號 |
企業名稱 |
商標 |
產品名稱 |
產品型號 |
第1批 |
1 |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榮威牌 E50 |
純電動轎車 |
CSA7000BEV |
2 |
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 |
賽歐牌 Springo |
純電動轎車 |
SGM7001EV |
|
第2批 |
3 |
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 |
力帆牌 |
純電動轎車 |
LF7002EV LF7002CEV |
第3批 |
4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瑞麒牌 |
純電動轎車 |
SQR7001ELS18 SQR7000BEVS184 |
第4批 |
5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江淮牌 |
純電動轎車 |
HFC7000AEV |
第5批 |
6 |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牌E150 |
純電動轎車 |
BJ7000B3D-BEV BJ7000B3D1-BEV |
7 |
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 |
比亞迪牌秦 |
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 |
BYD7150WTHEV2 BYD7150WTHEV3 |
|
第6批
|
8 |
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 |
比亞迪牌 e6 |
純電動轎車 |
QCJ7006BEVF |
9 |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榮威牌 |
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 |
榮威550plug-in |
短評:北京從2014年2開始發布首批產品目錄,目前共發布六家企業的七個品牌。而上海從2013年1月開始已經發布了共六批七家企業的九個品牌。很顯然,北京雖然起步晚,但是發展速度迅猛。
另外,從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北京市的產品目錄里沒有列入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有業內人士稱,由于北京市的企業沒有插電式混合動力的車,所以北京市產品目錄里不涉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點擊大圖可查看更多江淮和悅iEV4高清大圖)
目標及補貼方式對比
北京
2014年,北京市安排了2萬輛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另外,新能源車指標將設立單獨的“搖號池”,并且個人申請條件與申請普通小客車指標的條件一致。按照2萬輛的指標粗略計算,每期個人新能源車配額約1666個。而在2月26日公布的信息顯示,首批新能源汽車個人中簽幾率達到100%。
根據2013年9月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四部委聯合出臺的《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以及2014年1月北京市政府出臺了《北京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管理辦法》,辦法規定,北京市財政對新能源小客車補助標準按照國家和該市1:1的比例確定,國家和本市財政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車輛銷售價格的60%。2014年消費者在北京市購買了入選《目錄》的電動汽車后,最多將獲得國家和北京市分別補貼5.7萬元,總計補貼金額達到11.4萬元。
上海
《上海新一輪新能源車推廣和補貼的地方辦法》該方案已在走流程,只需在上海市3月召開的常務會議上通過即可發布,如果一切順利將于3月底正式公布。
《辦法》提到,上海計劃在2015年前實現新能源汽車目標1.3萬輛,其中公交、公務、環衛、租賃車輛占一半,另外50%是私家車。至2015年,上海計劃布局6000個以上充電樁,約可滿足1萬輛以上新能源車的充電需求。
未來上海的新能源補貼不會逐年遞減,而是與之前一樣。新一輪《辦法》仍然延續之前的優惠政策,即購買新能源汽車牌照全免,購買純電動車上海地方政府補貼4萬,購買插電式強混補貼3萬。
根據2013年9月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四部委聯合出臺的《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以及即將出臺的《上海新一輪新能源車推廣和補貼的地方辦法》2014年消費者在上海市購買了入選《目錄》的電動汽車后,將獲得國家和上海市分別補貼5.7萬元、4萬元,總計補貼金額達到9.7萬元。
短評:北京市對進入目錄后的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不管是本地車企還是外地車企都一視同仁,都能享受到國家和北京市的補貼。而上海市對進入目錄后的本地車企給予直接補貼,對外地車企卻不是直接補貼,而是要經過一套嚴格的檢測流程,才能享受到上海的全套優惠政策。有業內人士稱,上海的這一套檢測流程,非常漫長,遙遙無期,也就等同于外地車企基本享受不到上海市的補貼。
(點擊大圖可查看更多比戴騰勢高清大圖)
(點擊大圖可查看更多之諾1E高清大圖)
地標對比
2014年2月1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市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審核備案管理細則》。與上海市發布的《電動乘用車運行安全和維護保障技術規范》對比,可以看出北京地標對試圖進入北京市場的企業要求比較嚴格,而在車輛的標準方面,上海較為苛刻。
京滬兩地對電池安全性的要求大致相同,基本依據GB/T 18386-2005及GB/T 19752-2005進行涉水試驗、動力蓄電池包一致性檢驗等一系列測試。然而,上海地標還提出了純電動乘用車應同時具備快速充電和慢速充電的功能。這一點對部分車型產生了一定的限制。另外一個重要的區別是,北京地標排除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而上海的地標則包括了該車型,從而為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預留了進入可能。
在動力性能方面,上海地標對純電動汽車的要求更高一些。上海地標要求純電動汽車30分鐘最高車速應不低于100km/h,而北京地標對此的要求為不低于90km/h。
在質保方面,上海地標要求車輛的質保期應為3年或8萬公里,動力電池應為5年或10萬公里;而北京地標只提出了對車輛3年或6萬公里的質保要求,動力電池的質保期則與上海相同。(詳情參見:新能源汽車地標對比:上海嚴于律車 北京嚴于律企)
比亞迪秦
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
第一電動網點評:在四部委發布的《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規定“不得設置或變相設置障礙限制采購外地品牌新能源汽車,如設置地方性標準、地方性車型目錄等,對已經施行的應盡快整改。”而北京、上海發布了地方性車型目錄,很顯然已經違背了國家的規定。
但事已至此,雖然北京、上海發布了地方性車型目錄,但目錄中包含了外地車企的車型。清華大學教授、電動汽車研究室主任陳全世表示,“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主力推廣城市,京滬能夠放開地方保護,對于其他城市也會起到比較好的示范作用。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在環保的壓力下,各區域政府也已經意識到,單純補貼當地車企生產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核心技術提升非常不利,也與國家政策背道而馳。”
在北京、上海大門對新能源汽車打開的同時,各車企也應該把握時機,嚴把質量關,讓消費者有更好的試駕體驗和購車欲望。這樣新能源汽車推廣一旦在北京、上海起到了比較好的示范效應,新能源汽車就會迅速發展起來,2014年也或將迎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真正的拐點。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艷嬌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951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