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拍完概念版兩天后,凱迪拉克就正式發布了量產版 LYRIQ。
但令人欣喜地,凱迪拉克并沒有在 2023 款 LYRIQ 量產版上,修改太多概念版的激進設計。包括格柵、尾燈等等,凱迪拉克下一個時代的設計元素,量產版 LYRIQ 大部分都保留下來。
雖然叫做 2023 款,但凱迪拉克的官網顯示,LYRIQ 將在 2022 年上半年量產交付——年款+1 也是標榜未來感的常見操作。
實際上,LYRIQ 并不只是凱迪拉克的第一款純電 SUV,它還是通用汽車第一款純電平臺 Ultium 的首發作品。除了品牌形象,技術定調同樣是 LYRIQ 的重任。
底特律巨人真的蘇醒了嗎?今天我們就著概念版的真車實拍,和大家聊聊 LYRIQ 這款車,以及通用 Ultium 平臺。
「美式豪華智能純電」?
這個月我們見證了兩款美式純電 SUV 的上市,另一款是福特 Mustang Mach-E。
比起售價 4.2 萬美元起的 Mach-E,6 萬美元起步的 LYRIQ,「豪華」的味道的確更濃郁。
凱迪拉克的「鉆石切割」語言在 LYRIQ 上又往前邁了一步,棱角分明,同時融合了純電時代的設計要素。比如全封閉的格柵,以及隱藏式門把手等等。
LYRIQ 概念版在格柵上設計了大量燈條,官方表示配合 APP 設置,可以實現不同的迎賓/離車效果。而根據美國官網,全車一共 736 顆 LED 燈珠,都會在量產版上得以保留。
此外,展出的概念版 LYRIQ,其門把手是支持觸摸控制的,輕輕推一下,或者觸摸門把手的特定區域,車門會自動關閉。
輪轂方面,LYRIQ 量產版目前提供了 20/22 寸兩款輪轂。
車身尾部是 LYRIQ 最科幻的部分——但也最復古。根據工作人員介紹,LYRIQ 的尾燈設計致敬了第 8 代 Eldorado,也就是 1967-1970 在售款式的「火箭燈」設計,這一設計也在量產版中保全。
另一個車尾的細節,是 LYRIQ 沒有后雨刮。
根據官方信息,沒有后雨刮是因為 LYRIQ 的空氣動力經過動態風洞的調教,號稱「幾乎不會留下灰塵」。
除了外觀,LYRIQ 概念版的內飾,絕大部分也都平滑過渡到了量產版中。
最明顯的肯定是中控屏。凱迪拉克為 LYRIQ 搭載了一塊 33 英寸的曲面 OLED 顯示屏,號稱達到了 9K 分辨率——這個 9K 的意思,是橫向像素數接近 9000。
除此之外,這塊顯示屏的其他參數也達到了消費級的高端水平。比如 10 億色顯示(也就是 10bit 色深),以及 OLED 屏幕天生的高對比度,最高達 100000:1,效果就是顯示黑色更深邃。
中控臺的水晶旋鈕也是量產與概念并行,但這個旋鈕并非換擋機構,LYRIQ 使用的是懷擋設計,而旋鈕更像是各種功能的切換中樞。
和今年發布的眾多豪華純電車型一樣,LYRIQ 也采用了高通第三代數字座艙芯片,而凱迪拉克的軟件合作伙伴,更包括了 EPIC Games、Territory Studio、RIGHTPIONT 這樣的 UI /游戲設計品牌。
其中 EPIC Games 是目前全球最大的 PC 游戲平臺之一,也是最專業的3D渲染引擎制作團隊之一;Territory Studio 是現象級游戲《賽博朋克 2077》的開發商,也是一家 UI/3D 動效設計公司;RIGHTPIONT 則是一家數字服務咨詢公司。
除了智能座艙以外,LYRIQ 還是凱迪拉克繼 CT5/CT4/凱雷德之后,又一款搭載增強版 Super Cruise 輔助駕駛系統的車型。
根據凱迪拉克官網,增強版 Super Cruise 主要升級點在于「按需變更車道」,也就是司機打燈,車輛變道。
上面提到 LYRIQ 的起售價是 6 萬美元,但那是后驅標準版(基礎版是后驅,非常美式),搭載了后置 300 馬力/440 牛·米的電機,雙電機版本將會在更晚時間推出。
最后再來看一組 LYRIQ 的實拍圖片,然后我們開始聊三電:
底特律巨人的電動第一擊
細數過去 25 年,其實通用集團的電動化嘗試,比大多數人以為的早得多,也用力得多。
1996 年 EV1,是第一款大規模量產的純電轎車;Bolt EV 和 Volt EV,則是 Model 3 之前,純電汽車的入門之選。
但純電智能的風暴席卷得太快,即使通用已然吃了螃蟹,也不得不調整戰略,重新出發。
Ultium,就是通用的首款純電平臺,也是新時代的通用最強音。
除了 LYRIQ 之外,純電版悍馬也將基于 Ultium 打造。靈活,也是 Ultium 的第一個主打特點。
Ultium 的電池組使用了模塊化設計,按照工程師的介紹,單層電池包一共會有 8/10/12 模組三款設計。LYRIQ 使用的就是單層 12 模組,電池容量達到了 100kWh,EPA 續航根據外媒的報道,會「超過 300 英里(480 公里)」。
之所以說 LYRIQ 用的是單層,是因為純電悍馬還會使用雙層模組設計,最大的電池容量達到了 200kWh。
另外,Ultium 平臺目前使用了兩種電芯,根據模組數量不同,可以制造出 50-200kWh 容量的電池包——但我們得到的消息,是兩種電芯都是 NCM811,僅在能量密度有所不同。
上雙層模組是個藝高人膽大的活,因為線束不好處理。通用和 ADI 合作,給出了很有意思的方案:無線電控 wBMS。
其中 w 代指 wireless 無線,通用表示 wBMS 可以節約接近 90% 的電池包內部線束,減少大量空間占用。
消失的線束用 WiFi 模塊代替,走以太網通道同時可以帶來更高的帶寬。另外,wBMS 支持全生命周期的電控 FOTA,支持 wBMS 的電池模組還可以回收利用,成為可監控的儲能模塊。
聊完電池說電機,上海車展展出的兩款都是永磁電機,工程師介紹稱 Ultium 在中國目前會有 3 款電驅動總成,第 3 款異步總成正在開發中,3 款電驅都可以做到 8 合 1。
8 合 1,通常指的是在 3 合 1 電機(電機、電控系統和減速器)的基礎上,再加上 5 合 1 驅動模塊(電機控制器、車載充電器、車載電源、高壓配電模塊以及整車控制器)。
唯一可惜的是通用尚未公布 Ultium 平臺具體的電機參數,但 800V 平臺和 350kW 充電功率,也挺值得期待。
繼 LYRIQ 之后,通用還會從 2022 年開始,推出 Ultium 版本的雪佛蘭Bolt EV、Bolt EUV(SUV 版 Bolt)。到 2023 年,通用將推出 22 款 Ultium 平臺車型。
結語
其實我個人挺喜歡 LYRIQ,外觀內飾亦如是。
也許是前幾年「傳統車企一出手,新造車不如狗」的言論,過于輕視這股智能電動浪潮,如今智能電動圈的核心輿論風向,似乎是逢傳統車企必噴。
但這種「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非黑即白,并不能準確描述最近五年來,智能電動從朦朧到堅定,從小眾到普及的趨勢。
也許傳統車企轉身緩慢,但傳統車企也家大業大。作為消費者,我們需要的是令自己稱心如意的產品,而不是「歷史悠久」或者「新銳突破」的品牌背景。
實話說,LYRIQ 的智能沒有做到極致,Super Cruise 即使經過增強,也依然在 L3 的門口磨磨蹭蹭不進去,激光雷達、高算力平臺也未有想法。
另外 LYRIQ 的電耗控制在同尺寸里只能說還可以,100kWh 電池做到 500 公里左右 EPA 續航,和電機功率更高的蔚來 ES8 差不多,但算不上驚艷。
不過,凱迪拉克對于智能電動,的確表現出了有特色的理解,而通用也在 Ultium 平臺上發揮了巧思,并非只是為了電動而電動。
明年上半年交付的 LYRIQ,以及蓄勢待發的通用 Ultium 平臺,你們怎么看?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4536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