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ID.家族銷量的實際增長速度遠比大多數人想象中要快。
數據顯示,從今年6月份開始,ID.家族在華銷量分別為3415輛、5810輛、7023輛,環比增幅分別為123.6%、70.1%、20.9%。南北大眾四款車型合計7023輛,這樣的銷量成績算不上優秀,持續正增長的速度卻相當驚人。
此外,南北大眾ID.家族首款車型ID.4系列從上市到月銷破1000輛只用了1個月時間,相比蔚來、小鵬、理想的8個月、4個月和12個月,ID.家族顯然要快得多。
不久后,歐洲電動車銷冠ID.3的加入,將為大眾在華電動化進程再添新助力,ID.家族或將取得更大突破。
漸入佳境
“最近來店看車的客戶比剛上市那會多得多,ID.4 X剛上市的兩個月,不少消費者對ID.系列還是并不太了解,來店里看燃油車的客戶,還會問我們,大眾什么時候出電動車了?”上汽大眾4S店的的銷售表示,到店看車和購車的消費者每個月都在增長。
推出初期遇冷,ID.4 X月銷徘徊在500輛左右,一時間,“大眾造不好電動車”的說法甚囂塵上。
不過,大眾這樣的傳統車企一旦完成轉身,它們將依托自身的底蘊、積累的技術以及龐大的渠道、用戶基盤,在更長遠的競賽中實現對造車新勢力的反超,也不是不可能。
可靠、易用和真實,是銷售對消費者強調的重點,也被視為ID.家族的核心競爭力。與造車新勢力對比,是ID.家族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是,你比造車新勢力更有優勢的地方在哪里?
在燃油車時代,大眾幾乎很少虛標發動機性能參數,電氣化時代這項優良傳統也沒有拋棄,ID.家族在續航標的上很務實。以一汽大眾ID.4 CROZZ為例,其最高搭載84.8kWh三元鋰電池,僅標稱續航里程550km,對比其他競品車型,續航里程突破500km實則搭載的電池容量僅有50-60kWh。
在續航方面,“虛標”似乎已經成為行業內“約定俗成”的做法,能做到“真實續航”的車企,就顯得尤為難能可貴。ID.家族是為數不多能做到實際續航與標定續航接近甚至完全一致的車型,這一點也備受車主好評。
以特斯拉為首的造車新勢力頻頻出現電池起火、剎車失靈、輔助駕駛事故等一系列安全問題時,電動車的安全被推上風尖浪口。而在這方面,大眾扎實的造車品質得以凸顯。
據銷售人員介紹,在電池安全上,ID.家族的電池包及高壓系統滿足大眾內部L4級電安全要求,防水等級 IPX9k,僅電池包就開展了197項安全測試,遠超國標,經過極其嚴苛的長序列試驗測試,全方位保障用車安全。
此外,較快的產品節奏也是ID.家族迅速起量的重要原因。一般而言,許多車企以及造車新勢力在推出一款產品后,第二款車型往往要間隔一至兩年才推出。ID.家族半年內即上市兩款重磅車型,讓一眾品牌望塵莫及。
ID.4系列車型上市僅四個月,ID.家族的第二款車型——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ID.6系列就正式交付,上汽大眾將在下半年推出ID.3,一年內上市三款電動車型,到2025年,上汽大眾在中國市場還將推出10款基于MEB平臺打造的純電動車型,ID.家族的產品布局不斷提速。
在大眾ID.系列產品中,每款車都有各自的目標用戶,ID.4 聚焦年輕有娃的小家庭,ID.6 則滿足有更大空間需求的家庭;ID.3的定位,是更年輕的小夫妻二人用車,覆蓋主要細分市場。
與傳統燃油車相比,電動車的一個核心優勢在于OTA,這也被認為是傳統車企轉型的過程中落后造車新勢力的地方。
大眾已宣布,其所有ID系列電動車將在未來定期進行無線軟件更新,該升級將帶來新的信息娛樂功能、安全改進和遠程提升續航里程的潛力,以延長ID電動車的生命周期。用戶可以購買“基礎”車型,并通過OTA選擇自己想要的功能配置,大眾汽車計劃利用這一點,轉向基于軟件的商業模式。
可以說,ID.家族生來就被寄予著大眾汽車ACCELERATE戰略落地的厚望。在大眾的規劃中,大眾電動汽車在美國和中國的銷量份額到2030年要提升至50%以上,ID.家族將成為品牌旗下的主要產品序列,在電動化的大趨勢下,大眾希望ID.家族能夠逐步代替燃油車陣營。
ID.家族的銷量增速將越來越快
ID.家族的銷量在國內市場經歷了很長的爬坡期,與終端在營銷、渠道、生態網絡以及服務方面未能跟得上,有很大關系。
此前,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迪斯曾表示,“大眾汽車必須改變在中國銷售電動汽車(EV)的方法,以應對其在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電動汽車銷售欠佳的問題。”
ID.系列電動車全部采用廠家直營的方式銷售,4S店僅提供展車、體驗試駕、以及交付的服務,以此賺取傭金。消費者可以通過“連線ID.”平臺線上選車、購車,然后再到4S店進行線下交付并享受后續服務。
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大眾將傳統經銷商轉變為代理商,避免了經銷商庫存積壓問題,降低了經銷商資產負擔。同時,購車環節的透明、統一,讓ID.系列價格能夠做到全國統一,避免了終端價格混亂等問題。
截至目前,上汽大眾已從全國1000家經銷商中,挑選出了500多家優質經銷商作為代理商,而一汽-大眾目前獲ID.家族銷售授權的代理商,增加到了700多家,全國一、二、三線城市已完全覆蓋。
此外,南北大眾還不斷在主流商圈擴大品牌體驗空間的數量,共計31家ID. Store (X)在國內新能源重點城市落位開業,以契合更多年輕人的消費觀。
加強對年輕用戶和女性用戶的爭奪,是大眾轉型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改變。在用戶關系重構方面,大眾也借鑒了造車新勢力的做法,成立ID.品牌專屬運營團隊。上汽大眾提供的ID. 伙伴一對一專屬管家式服務,在消費者下定ID.系列車型后,會寄出一封來自上汽大眾ID. 伙伴的感謝信,隨后該ID.伙伴將通過企業微信與用戶保持一對一聯系,協助購車流程跟進及各種疑問解答。
僅上汽大眾ID.家族用戶中,80后、90后占比就超過50%。ID.家族用戶中,女性消費者占比達40%,相比大眾品牌燃油車女性用戶占比近乎翻倍。
大眾的渠道資源實際上至今還沒有全部跟上,到今年年底,銷售ID.家族的渠道數量預計還可以翻倍,依托龐大的渠道網絡,大眾ID.家族的銷量增速或將越來越快。
不得不承認,大眾電動化轉型為傳統車企提供了樣板,傳統車企在電動化節奏上確實有些慢,但幾十年的造車經驗和嚴苛的質量管理體系,產品的品質和可靠性受到消費者的認可,同時保證新品推出的節奏,銷量起來很快。
從ID.家族環比增長來看,增速要遠超造車新勢力,隨著越來越多消費者了解和接觸到ID.系列產品,后面很長一段時間內,ID.系列將會維持不錯的增長的態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大咖·新能源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5764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