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一次的上海車展,是中國汽車工業的盛會。
特別是,在中國汽車市場成長為世界第一之后,上海車展逐步成為亞洲甚至世界一流的大展。
它是全世界各大廠商集中展示實力的平臺,很多重要的車型和技術,都會選擇在上海車展做全球首發。
今年的上海車展“火藥味”非常濃,因為在過去的幾年當中,新能源以排山倒海之勢襲來,各方勢力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新車型更有看頭。
上海車展是中國汽車的風向標,未來中國的汽車會怎樣發展,我們或許從中能得到一些啟示。
01
合資陣營
躺平派
3月份,東風集團打響了清倉大甩賣的第一槍,雪鐵龍C6大降10萬,可見二三線合資品牌生存堪憂。
即便如此,它們之中很多在上海車展的重心還是燃油車。
標致即將首發408X,動力總成是1.6T發動機匹配8AT,主打跨界設計。
馬自達的陣容是CX-50和CX-90,CX-50主打2.0L和2.5L燃油動力,CX-90在國外的3.3L六缸機肯定無緣國內了,預計會使用2.5L混動。
另外福特將發布Ranger皮卡、Bronce、探險者特別版和銳界L,只有銳界L有混動,并且還是HEV。
02
轉型派
一線合資大廠在轉型上還是很積極的,畢竟它們要面對更大的用戶群體。
豪華品牌中,梅賽德斯-邁巴赫EQS SUV純電SUV將會完成首發亮相,還有沃爾沃EX90。它們都是各家品牌的旗艦產品,也說明了奔馳和沃爾沃從上到下革新的決心。
大眾即將在車展上首發ID7,進一步豐富ID家族的產品線。
本田e:N系列的第二波產品也會在上海車展亮相,去年發布的第一波啞火了,第二波應該會更有誠意。
最近剛剛上市的全新一代雅閣破天荒的取消了HEV混動,全面改成插電混動,這也是本田積極向中國消費習慣靠攏的信號。
03
自主品牌
新勢力進軍細分市場
在新勢力新能源車企橫空出世的那幾年,除了收獲訂單,其實更多的是不理解和不被看好。
經過幾年時間的沉淀后,大家都有了穩定的產品線和銷量,開始向細分市場進軍。
去年以來理想汽車銷量節節攀升,可是增程式技術路線經常受人詬病,理想將在上海車展發布純電解決方案。
蔚來帶來的新車是ET5獵裝版,哪吒的新車是純電跑車GT,獵裝車和跑車以往在合資品牌中都屬于小眾型號,新勢力卻有勇氣去填補自主品牌的空白,勇氣可嘉。
另外小鵬G6和極氪X也將亮相上海車展,它們并不小眾,屬于產品線正常擴充的主流型號,不過設計上十分有亮點,特別是極氪X,甚至比奔馳品牌加持的SMART更有味道。
04
傳統廠商“大力出奇跡”
自主品牌中比亞迪第一個停產純燃油車,去年成為自主品牌的一哥,新能源發展得如日中天。
上海車展會發布仰望U8,這是自主品牌中第一個完全憑借自身技術沖擊百萬豪車的作品。
另外幾個自主大廠即將亮相車展的比較有代表性的產品是哈弗驍龍MAX、吉利銀河L7、領克08和長安深藍S7。
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燃油車被比亞迪新能源打懵圈之后,痛定思痛全面轉型的產物。
這幾款車只是開路先鋒,冰山一角,它們背后還有長城、吉利、長安這些大廠龐大的新車計劃,都是全新平臺,全新技術。
這還沒完,自主大廠都創立了高端的新能源品牌,更多高端車型即將到來。
05
新能源勢不可擋
今年前三個月,比亞迪的總銷量超過南北大眾之和,單車售價15.18萬元也超過了大眾的14.78萬元,一舉扭轉了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幾十年來的絕對優勢,為廣大的自主品牌提供了一個示范。
合資品牌的市場在萎縮,二三線品牌基本上放棄了抵抗,自己那一畝三分田能保住就行。
一線合資品牌原來就有廣大的燃油車客戶群體,也知道要轉型,只是多年以來的豐厚利潤難以割舍,習慣了躺著掙錢,要么轉型慢,要么拿出來的產品不夠看。
它們之前領先了太久太久,反倒是失去了快速反應的活力。
中國的消費觀念和自主品牌車企并不固化,就像處在青春期的年輕人一樣充滿活力和創造性。
也正因為在燃油車上并沒有獲得太多優勢,促使自主品牌更快地切換賽道。
自主一線廠家全部有自主研發的插混專用發動機以及專用變速箱,并且已經形成平臺化,走在前面的比亞迪甚至能做到油電同價。
同時純電動車從低端到中高端再到頂級的布局基本上形成,供應鏈端的電池、芯片、激光雷達、ADAS軟件等高附加值產品,也都有大量領先的高質量玩家。
本屆上海車展,自主品牌將會成為主角,新能源是自主品牌絕對的主旋律。
結束語
如果把自主品牌新舊勢力全部加起來,數量肯定遠遠超過所有的合資品牌。但即便中國市場足夠大,其實也不需要幾十個汽車品牌,這恰好說明了新能源的巨大市場潛力。完全取代和超越合資品牌還要一段時間,但新能源的大勢已經形成。
在這場持久戰中,自主品牌已經進入反攻階段。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西游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0005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