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造車是一回事,售賣又是另一回事。
新能源汽車成了消費市場的風口,已讓一眾新能源車企爭先恐后,且不再滿足于40-60萬及以上的價位車型,而推出百萬豪車也不再是個例。從比亞迪仰望,到埃安昊鉑,再到如今的ZEEKR 001 FR,自主品牌似乎底氣越來越足,攻城略地,搶占份額,從未手軟。
從推出百萬豪車的這幾家車企來看,面對較早前“高舉高打”的蔚來、理想和小鵬三個造車新勢力車企搶得的市場紅利,這一次比亞迪、埃安、極氪等車企已不再坐等時機流失,迅速布局,快步上馬,搶先占據新能源豪車制高點,期待以”新能源3.0”時代的市場領先者自居,欲與保時捷等一干超豪華品牌扳扳手腕。
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爆發,很多人認為豪車品牌打造的壁壘,在新能源時代已經失效,自主品牌確已然有了與豪華車競爭的本錢。理由在于,“超豪華品牌電動化進程緩慢,盡管有百年積累,但還是側重于燃油車領域,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優勢并不明顯,技術積累不夠、產業鏈不夠完整,這給中國車企推出超豪華品牌留出了空檔”。
造車是一回事,售賣又是另一回事。林言以為,自主品牌車企的勃勃雄心,確實值得尊敬也令人鼓舞,但也得保持清醒的頭腦,認識到自主品牌雖然目前在新能源領域上處于領先地位,可是外資豪華品牌也不全是吃素的,盡管暫時轉身緩慢,但他們若轉身成功,憑借強大的品牌力、成熟的供應鏈體系、高明的營銷策略、熟稔的市場把控力等優勢,后者居上也并非遙不可及。
最關鍵的是,國內消費者有多少人愿意掏出百萬真金白銀,購買自主品牌新能源高端車型?同樣,在面對同價位的外資豪華品牌高端車型情形下,還有多少國內消費者會義無反顧選擇百萬級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
當然,自主品牌車企推出豪華新能源汽車無論出于何種動機和目的,都是車企自身的經營方向和市場選擇。但是,林言覺得,自主車企既然有志于此,就不能不考慮我們的產品到底賣給誰、誰才是我們的潛在目標客群,以及我們的產品優勢與品牌效應,到底能不能支撐豪華品牌的市場收益等一系列問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林言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0823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