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馬斯克在某種程度上是個“復讀機”?
自動駕駛年內落地、要造4000萬輛汽車、人類不久后移民火星等等口號,逮著機會他就說。
近日馬斯克對柏林超級工廠進行了訪問,宣稱將在這里生產2.5萬歐元以下的電動汽車。
特斯拉將造低端電動車,馬斯克上一次這么說的時候還是上一次。
不過年復一年馬斯克都沒有忘記這件事兒,看來特斯拉是真的準備造了。
1、為何對廉價版特斯拉念念不忘?
市場上第一次流傳出特斯拉將造低端電動車的消息,是在2020年9月份。
現在3年多過去了,這款車連概念車都沒有,但馬斯克始終念念不忘。
為什么呢?
首先,馬斯克從一開始就將汽車視為“大號電子產品”,要普及就得有規模,要想擴大規模就得推出低端車型,這在《馬斯克傳》中我們也可以窺知一二。
其次,特斯拉目前的增長未達預期,2023年與比亞迪的銷量差距可能在100萬輛以上,它必須要擴大產品陣容。
毛利率、銷量規模,特斯拉總得抓住一個。
2、為何猶豫不決?
馬斯克是個執行力很強的商業領袖,他認定了要造低端電動車,但為什么到現在還沒造呢?
首先,他擔心低端車型會拉低品牌形象。
國外的很多權威機構,可是把特斯拉當作“高端品牌”來看待的。
在國內,Model 3的起售價高達25.99萬元。
其次,馬斯克的主要精力在Model 3、Model Y、Cybertruck等車型上,Model 3在9月份才首次換代,Model Y等著換代,Cybertruck等著交付。
推出低端車型,排產是個麻煩事兒,并不是所有工廠都跟上海工廠一樣高效的。
傳說中要生產低端車型的柏林工廠,馬斯克在年初的計劃是,年內將其產能擴張至100萬輛,但一直到8月份,柏林工廠的產能還停留在20多萬輛的水平上。
特斯拉是僅次于比亞迪的全球第二大新能源廠商,但它90%以上的銷量由Model 3和Model Y兩款車貢獻,產品研發能力像是個小型廠商。
2.5萬歐元以下的車型,不是它想推就能推的。
3、真造出來了會怎樣?
我們假設,特斯拉的低端車型在產能、技術、資金方面都不存在問題,能夠順利投產。
那么,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呢?
特斯拉推出了低端車型,就真的能熱賣嗎?
未必。
很多人對這款車表示期待,是因為他們把它想象成“2.5萬歐元的Model 3”了。
但根據行業發展規律,低價一般都代表著低配、低續航,它可能連駕駛輔助也會被砍掉。
它是低配的特斯拉,不是降價的Model 3,這一點還是有區別的。
特斯拉真的能卷得過嗎?
結束語:
高端車型不好做,低端車型也不好做。2.5萬歐元以下的低端車,真的是特斯拉的殺手锏嗎?你猜蘋果為什么一直不出一部3000元的手機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二師兄玩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1341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