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以來,蔚來不斷站在聚光燈下。這一次,蔚來出圈靠的不是產品,而是頻頻傳出的危機。
先是月初,11月3日,李斌發(fā)布全員信,確認蔚來將裁員10%。對于裁員,李斌表示“很抱歉”。就在一年前,蔚來還是一家不裁員公司,2022年底,李斌曾發(fā)布內部講話,“只要能發(fā)出工資,輕易不干裁員這事”,“保持100% 的人,完成 150% 的工作,這才應該是我們要干的事情。”
接著,11月13日,一則 “蔚來汽車五年半虧764億”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熱搜并引發(fā)熱議。有報道稱,2018年至2023年上半年,蔚來汽車近五年半來歸母凈利潤已累計虧損764億元。虧損數字之大,令觀者瞠目,更讓人捏一把汗的是,到今天蔚來的虧損依舊。
隨后,傳言進一步升級,蔚來破產的消息開始瘋傳。這讓蔚來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總裁秦力洪不得不出面澄清,他表示:““蔚來汽車不會倒閉,也絕無倒閉的可能。請大家放心地體驗和購買蔚來的汽車。”一句“絕無可能”,表達出秦力洪看好蔚來的決心,但確也意外的讓人嗅出一絲奇怪的味道,被網友質疑“用力過猛”。
這一系列、接二連三的跡象,似乎都在說明了,蔚來正在面臨著巨大的市場生存挑戰(zhàn)。
依然處于新勢力第一梯隊,但銷量失速了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蔚來看起來,是最不著急賣車的。
這一判斷,來自蔚來對于銷售員的工作安排。在蔚來,銷售員曾經是不會被制定安排嚴格的銷售任務的,公司對這些銷售員的要求,是陪伴用戶度過用車的全生命周期。
之所以這樣安排,來源于李斌對于蔚來頗具浪漫主義色彩期許——樹立高端品牌形象。
所以,蔚來不會降價的標簽,也一直十分醒目。
直到今年的春夏之交,一切都變了......
據晚點財經報道,從5月開始,蔚來開始大規(guī)模招聘銷售人員,有個別門店銷售人員直接翻倍,達到20人。并且,銷售管理風格也發(fā)生變化,根據一線銷售人員反饋:“是傳統(tǒng)汽車公司的管理風格,抓得很嚴。”有區(qū)域銷售人士稱,他和他的團隊今年下半年有了賣車的kpi,部分員工一個月要賣至少6臺車,連續(xù)兩個月不達標,可能會面臨淘汰或者降級。
銷售緊抓的同時,到了6月,蔚來也開始學習降價,全系車型突然降價3萬元。果然,效果立竿見影。7月,蔚來的銷量破2萬輛,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8月蔚來銷量達到1.9萬輛,兩個月銷量近4萬輛。然而好景卻不長,隨后的的9、10月,蔚來僅銷售1.56萬輛、1.6萬輛,再沒有突破2萬輛。
而就在最近,造車新勢力紛紛交出10月成績單,蔚來的表現依舊難言出眾。
理想汽車10月份共交付新車4.04萬輛,同比增長302.1%,月交付首次突破4萬輛大關,穩(wěn)居造車新勢力首位。
小鵬汽車10月共交付新車2萬輛,同比增長292%,突破月交付2萬輛里程碑,排名第二。
零跑汽車10月份共交付新車1.82萬輛,同比增長159.06%,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排名第三。
而蔚來,10月交付1.61萬輛,同比增長59.84%,排名第四。要知道,過去一直是“蔚”小理,蔚來是舉旗的龍頭,如今不僅銷量跌出新勢力前三,被第二梯隊車企超越,就連增速也同樣敬陪末席。但好在,從今年前10個月的數據來看,蔚來累計交付12.6萬輛,小鵬汽車累計銷量10.1萬輛,而理想汽車累計交付28.46萬輛,蔚來依然守住了第一梯隊的地位,但風頭正在被理想蓋去。
與之呼應的是,財務數據方面,理想汽車自去年第四季度首次實現盈利以來,已經第四個季度實現盈利。在理想已經實現盈利的今天,蔚來燒錢的速度卻絲毫沒有放慢的跡象。蔚來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蔚來營收 87.717 億元,同比下降14.8%,凈虧損達到60.558億。
要是再拉一拉歷史數據,2018年至2022年,蔚來汽車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33.28億元、-114.13億元、-56.11億元、-105.72億元和-145.59億元。
也就是說,5年半的時間,蔚來累計虧了764億元。
長期主義很好,但短期活下來更重要
實際上,蔚來如今的對手,不僅僅是新勢力,還有傳統(tǒng)車企和科技企業(yè)。
曾幾何時,新勢力基于先發(fā)優(yōu)勢,在新能源賽道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如今,傳統(tǒng)車企也紛紛推出的獨立新能源車破局。
可以看到,今年前十月新能源車企銷量排名前十榜單中,排在前六的車企分別為比亞迪、特斯拉中國、廣汽埃安、吉利、上汽通用五菱和長安,除特斯拉外,均為國產傳統(tǒng)車企。
與此同時,華為系、小米系造車也來攪局,全面沖擊蔚小理的地盤。
但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蔚來依然浪漫主義的選擇鋪大盤子,用李斌的話說,就是堅持長期主義投入。比如,以打造生態(tài)的思路,資金并不寬裕的蔚來,搞起了“副業(yè)”,造起了手機。不過據媒體報道,今年7月已經有手機部門員工拿著賠償離開。
而在需要聚焦的技術領域,比如自動駕駛業(yè)務,卻出現了掉隊。曾經,蔚來的自動駕駛業(yè)務起初是第一梯隊,是國內首家推送高速場景下的領航輔助NOP(Navigate on Pilot),當時只有特斯拉實現了類似功能,但卻在之后兩年逐步落后競品。
同時,作為其引領的技術賽道,換電模式也備受質疑。按蔚來說的說法,隨著換電站大幅增長,蔚來用戶的平均全程換電時長在9到10分鐘左右。但換電模式需要投入巨額的資金和資源,建設和運營換電站的成本非常高。但隨著,新能源充電模式正在進入800V超高壓時代,充電速度不斷加速,包括特斯拉、理想、小鵬、長城、吉利等企業(yè)均在積極布局。換電模式的高成本劣勢開始凸顯。不過好消息是,就在11月21日,蔚來宣布與長安汽車達成換電合作,能夠拉入更多的廠商加入換電行列,這對于蔚來而言意義重大。
從規(guī)模看,蔚來擁有多個第一:是中國擁有最多充換電站的車企,第一個發(fā)布手機的新勢力,首個落地高速領航輔助駕駛的公司,最先向特斯拉學習采用一體壓鑄技術、最早自研芯片、一年出海4個歐洲國家,還擁有一個500萬人的線上社區(qū)蔚來App,賣了超過300萬件周邊。所以在這套龐大的體系背后,蔚來需要更多的人。蔚來2.68萬人也是“蔚小理”三家中人數最多的,這一數字,小鵬為1.58萬,理想是1.93萬。
而蔚來這套體系要想成功鋪開,一個重要的前提便是,賣車!賣足夠多的車,用足夠多的用戶,去支撐運營起這套成本高昂的體系。
實際上,蔚來在30萬以上市場,已經占了40%占有率。
但放在全局來審視,蔚來的處境還很危險。強者如比亞迪、特斯拉,傲視群雄;而弱小的,諸如威馬等,則面臨破產。而在新勢力處于的中部空間來看,理想的銷量大增,跑贏大盤,并且已經成功實現連續(xù)盈利。
可以看到,車圈的分化正在加速。向來注重打造品牌的蔚來,要戰(zhàn)勝的已經不是自己,而是這個行業(yè)里最能打的對手。在激烈的價格戰(zhàn)成為行業(yè)趨勢的背景下,蔚來的銷量必須跑贏大盤,才能繼續(xù)留在牌桌。
也就是說,無論是內在戰(zhàn)略,還是外部市場,都決定了,蔚來必須大賣才能“存活”。
如何賣車,正是蔚來當前所面臨的挑戰(zhàn)。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勢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1391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