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風云變幻,車企紛爭不斷。在這汽車的江湖里,有的車企追求奢華,有的車企專注性能。而比亞迪,恰似那遺世獨立的俠客,于喧囂中堅守自我,以獨特的風范和卓越的實力,走進了千家萬戶。
無奈,此車企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在2024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打了個比喻,他說:“沒有牌就過,不要志氣,更不要掀桌子,還有下一把。”卻遭某某車企高管的反唇相譏實在讓人始料未及。“如果桌牌上有人‘出老千’,我們就要發出預警,就要站出來,‘敲桌子’,甚至‘掀桌子’。”在巨大的格局差距面前,我們不禁要問:打牌等于賭博嗎?普通人眼中,打牌是一項娛樂活動。什么人眼中打牌就是賭博,需要有“老千”這么專業的人物出場?
總之一句話,憑什么要賣給消費者這么便宜的好車?重點是不僅便宜還有行業內領先的技術。別人搞個不負責任且說不定是不是領先的“自動駕駛”就敢讓消費者付出幾萬到幾十萬的溢價。你這么實打實的做工用料還有技術,還賣這么便宜就不對!
話題二:全民智駕。從“自動駕駛是資本裹挾的游戲”到“全民智駕”。比亞迪的初心變了嗎?首先自動駕駛不等于智駕,王總口中的自動駕駛是全場景下,駕駛員零接管零輔助的完全自動駕駛系統,是出了問題廠商必須承擔全部責任的成熟技術。 智駕僅僅等于司機要隨時準備接管車輛駕駛,一旦發生事故,廠商完全不負一丁點兒責任的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全民智駕”此舉,是告訴消費者,某些車企為賣點的智駕本身并不值錢。智駕平權的底層邏輯:規模、數據與生態閉環。“規模換數據,數據哺技術”的生態閉環。請注意早在2020年比亞迪刀片電池發布之時,就提出了“安全才是汽車最大的豪華。”
“湊合能用和安全好用……”好不好用,起碼人家沒讓老百姓單花錢買,安全好用?敢對你的智駕導致的事故負責任再說吧。
“沒有大模型,沒有大數據,沒有高算力,東拼西湊出一些智駕方案,用智駕為噱頭去提高銷量,拿消費者來當試驗品…….”這段話說的很好很對,只是針對的對象有誤,應該對上面那位說安全好用的仁兄說,因為智駕是人家有且唯一的賣點。
2025年2月28日,工信部發聲:企業在組合駕駛輔助系統或功能命名及營銷宣傳中,不得使用暗示消費者該系統可以作為自動駕駛系統使用。看到了吧,自動駕駛不等于智駕,其意義天差地別。
去年一位剛中了純電指標的朋友讓我參謀買車。我和他說如果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除比亞迪外別無選擇。而純電動汽車,比亞迪的性價比未必最高。建議他多試駕,盡量晚些出手購買。最后他如我所想的選擇了小鵬P5,因為那時14萬內的純電動汽車里只有P5具備部分智駕功能。而放到今天來看,無論是秦PLUS,還秦L都是更完美的選擇。而朋友買車之后的兩件小事,第一購買ETC,第二購買充電樁。這兩件事情加起來或許說當時不帶智駕的秦PLUS未必那么沒有競爭力。最近看到其他車企發布6萬多元的車型也要搭載智駕系統,對消費者來說,比亞迪又引領了智駕平權。
話題三:油電同速,這是一次改變我個人對電動汽車觀念的重要時刻,雖然從2013年起我就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的愛好者,但時至油電同速推出前,我從骨子里是不接受純電動汽車的,正是因為補能問題,雖然在5-6年前就有業內人士和我說過,充電速度一直不是車和電池的問題,而是電網是否支持的問題。5分鐘400公里,接下來和中石化共建3000個超充電樁,再無可疑慮。更值得稱道的是,發布兆瓦充電后,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在微博里還致敬了不同賽道的換電技術路線。
近日便有車企發聲,稱自己可以做到1.5兆瓦更快更好。吵吵鬧鬧本是人間煙火氣,在一起互相激勵相互競爭,有利于行業延續高速發展,最終受益的一定是普通汽車消費者!
話題四:從“源字中國”說起的東方美學:比亞迪是第一家執意把漢字寫進汽車功能按鍵,寫進汽車歷史的車企。(下面是比亞迪源字中國宣傳片里的三處截屏)
車有多寬,車邊上有多少人?和車的主人身份地位相符,千年未變!
作為資深新能源汽車愛好者,第一代新能源汽車車主。我有幸親歷且見證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彎道超車”。在國家戰略促進下,十年間汽車行業的驚天巨變。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從每月銷量不過千到如今的月銷超百萬。一千倍的增長背后是天量資本的角逐,是海量資源的投入,更是千萬從業者的嘔心瀝血。通過新能源汽車戰略,中國汽車從技術到市場,已取得了全面勝利。然而在汽車設計,汽車審美方面仍然只能跟隨西方美學,西方設計。誠然汽車造型設計美學在我國起步較晚,和有百年造車史的國家相比,汽車造型設計美學的方法和語言還沒有形成一個體系。技術為骨、文化為魂,將中式美學深植于汽車工業基因。以汽車做媒,讓它成為全球消費者重新認識中國設計的窗口——讓每一輛車,都成為行走的文化符號。在中國車企你追我趕的今天,誰會是下一個能推動中國汽車設計在全球舞臺上實現從“制造”到“智造”,再到“美造”的跨越升級的企業呢?
新能源汽車架構打破百年設計枷鎖,為中國文化上車創造歷史機遇。在新能源時代,讓中國汽車設計既有技術的自由,又有文化的自覺。這不是選擇題,而是中國車企從“制造優勢”轉向“全維度領先”的必答題。
江湖云譎波詭,豪俠仗劍而行。當制造的筋骨在齒輪間生長,智造的星輝于代碼中閃爍,"美造" 的江湖尚待破局者。是深藏于圖紙的鑄劍師,還是破界而來的執燈人?終有俠客執時光為刃,將青銅的厚重、水墨的靈韻鍛入鋼鐵之軀,揮劍劈開工業美學的沉沉霧靄。且看這江湖風云開闔,且待某夜寒芒乍現——或許此刻,正有人就著三更月色淬煉曲線,讓東方美學的魂魄在筆尖凝成霜刃。
未完待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好色好風景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6651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