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汽車圈被刷屏的當屬蔚來汽車發布首款電動超跑EP9了,有媒體朋友也讓我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其實從蔚來創建起,我個人還是相對看好的,畢竟雙李雖然沒做過車,但起碼也算是見過“豬走路”的人,在資本市場、主機廠獲得資源來做新電動車品牌,起碼應該是區別于樂視這類模式。看了這幾天的報道,關于這款車我只想說幾點個人看法。
一.形象相對成功
EP9
EP9在外部形象上還是獨立的,這對于一個初創品牌相對困難,畢竟已經存在了太多的超跑形象,完全不像又富有美感就更難了。除了與koenigsegg 的Regera稍有相似以外,EP9對外形象還是獨立的。
Koenigsegg Regera
二.研發團隊
從媒體及蔚來自身釋放的信息看,EP9無疑是海外團隊主導打造的產物,中國企業投資海外團隊乃至海外企業,從商業運作上沒有任何問題,但以此來宣傳所謂中國車、中國造,邏輯上的合理性欠缺。
其實從蔚來FE(電動方程式)所謂“中國隊”起,個人并不認同這種叫法,看看上面奪冠的“中國隊”有幾個中國人。
三.賽車與超跑的分野
為何要區分這個?因為兩者的研發取向差異巨大。賽車顯然是非量產車,其行駛路況為賽道,懸掛行程、剛性不需要照顧街道路況,可以瞄準最低重心、最大化抓地力設計;賽車路況氣候特定,場地賽可以用抓地力最為強大的熱熔、光頭胎;賽車舒適度、便利性基本放棄,空調、內飾件可以取消,目的就是減重;賽車駕駛對象瞄準賽車手,底盤的寬容度可以大幅降低(這可以換來車身、懸掛的高剛性設計,從而獲得敏捷的操縱性);賽車可以放棄耐用性,懸掛、引擎可以作為易損件存在,比如F1發動機跑兩站直接換新。
超級跑車顯然不具備上述特性。超跑屬于量產車范疇,它行駛在街道上的特征決定了懸掛行程不能太短、剛性不能太高,必須照顧復雜路況及氣候的街胎,基本的舒適性設備不能取消,駕駛的寬容度必須保留,零部件設計壽命最起碼以年為單位等等。
從蔚來公布的資料看,EP9為push-rod式賽車懸掛系統,連桿、推臂、避震器都是典型的方程式賽車設置,這樣的懸掛并不是為街道駕駛設計;矩形的方向盤顯示轉向齒比非常小;為了支持換電,兩側的門檻遠遠超越了正常超跑的寬度,乘員進出不便;內飾精簡到極致,空調、裝備統統取消。以媒體公布的這些信息來看,EP9是一臺純正的賽車,先不論其性賽道能如何,以它來推演蔚來在跑車乃至家用車領域的設計、制造能力說服力遠遠不夠。
四.EP9的特色
蔚來及媒體信息顯示,EP9為碳纖維單體座艙(mono cell)設計,動力總成為四電機+四減速箱,固定齒比為4.2,最大功率1000kW。為了支持換電,電池包安裝于座艙兩側。官方公布的性能為百公里加速2.7秒,0-200公里加速7.1秒,極速313km/h。從這些信息來看,EP9在現今電驅動技術范圍下參數優秀,但與“全球第一”、“最快電動車”這類字眼不能等同。其主要特色是電池包位置及換電設計。然而電池包分布兩側也帶來不少問題:
1.寬大門檻導致出入便利性問題,上文已有論述;
2.側面碰撞安全性問題。為了便于拆卸電池包,車身設計無法通過結構性的加強予以保護,以賽車形式存在沒有問題,未來家用車應用面臨挑戰;
3.電池包重量可觀,媒體提供的信息超過600公斤,重量分布偏離中心將導致彎道整車自轉慣性大幅增加,影響彎道極限。
FormulaE賽車
電動方程式賽車,電池居中布置,類似的布局也包括P1、918、Laferrari。
五.24000牛與7分05秒
這兩個數據在網絡上質疑聲音比較多。蔚來聲稱EP9最大的下壓力可達24000牛,大約2400公斤,相當于30多個成年男性的重量。盡管蔚來方面宣稱風洞排期已滿僅做了仿真計算,我們也不懷疑蔚來團隊的CAE能力,但是如此巨大的下壓力形成的載荷變化對輪胎、懸掛設計帶來巨大挑戰。參考對象Mclaren P1為540kg@200kph,Laferrari FXX K賽車為540kg@200kph,F1賽車1000kg@300kph。
蔚來用EP9在北環測試成績為7:05,我們不懷疑成績的真實性,但在汽車界刷北環已蔚然成風的今天,增加個視頻記錄豈不是更具說服力?
918北環實測
918參考視頻,采用第三方設備,全程視頻記錄才是刷北環正確的姿勢。
六.有且只有6臺
最后,EP9只生產6臺,且不對外銷售。如此低存在量將大大降低其傳播能力,個人認為適量生產并銷售到市場才是對蔚來更為有利的方式。當然這樣也好,夠吃瓜們好好爭論一陣子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老胡說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47160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