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東風日產
2012年開始接觸東風日產是從發動機項目能擴開始,緊接著是手動變速箱項目,同時在花都和鄭州上馬,負責項目現場的同事幾乎是連軸轉。
從缸體、缸蓋、曲軸、凸輪軸、連桿、變速箱到裝配線,涵蓋發動機機械加工工藝全流程;從JTEKT磨床、HORKOS機床、安永漲斷機、神崎挫齒機、富士珩磨機到CNK桁架機械手等數十臺設備,30幾個億日元的十幾個項目。
由于日程緊張、工作要求高、事務繁重,導致整個項目組工作壓力很大,人員變動也比較頻繁,最終在設備廠家和用戶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完成了項目量產。
那是一段令人難忘的經歷,也讓我在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之外,接觸到了第三個日系整車工廠。這是一個似乎完全不同、更加激進進取的企業:產能提升計劃一個接著一個上馬,各種新技術也不斷引進,幾乎每隔半個月就有招標項目需要參與。
除了項目之外,每年年底到年初, 都需要重新簽訂開口合同,要處理成千上萬個產品的報價和型號確認工作,這是工程浩大的另一個日常事務。閑暇之余,還可以在技術中心免費喝上一杯味道尚可的咖啡,買到便宜的背包、錢包等精品,還可以讀到東風日產內部宣傳雜志。
東風日產簡介
東風日產背后的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是東風集團與標致、雪鐵龍、起亞、本田、裕隆等廣大合資公司之外的與日本日產的合資項目,是中國最大的合資公司,旗下有東風日產、東風啟辰、東風英菲尼迪、鄭州日產、東風股份、東風零部件和東風裝備等事業體。
日產2018年在華銷量為156.4萬輛,同比增長2.9%,未能完成160萬輛的銷售目標,其中最主要銷售來源的東風日產,2018年銷售實績為1,166,696輛,同比增長3.9%。日產2019年將繼續挑戰160萬輛的目標,能否完成目標還要看東風日產的業績表現。
從廣州風神到東風日產乘用車,從廣州一路往北到襄陽、鄭州、大連、常州、武漢,從創立之初的陽光到現在轎車、SUV、MPV全系列車型覆蓋,從日產單一品牌到日產、啟辰、英菲尼迪三品牌同時運營;
從《東風日產行動綱領》到連續四年超百萬銷量,并達成1000萬整車產量;從雷諾-日產聯盟再到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再到聯盟陷入分崩離析的危險;天知道東風日產經歷了什么!
東風日產的2018年
2018年東風日產全國網點數量802家,城市覆蓋率92%;品牌好感度穩居合資品牌TOP3,客戶滿意度調查排名躍居全行業第6位;生產制造領域,整車工廠在雷諾日產三菱聯盟(ABM)工廠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實現8年6連冠。
2018年,東風日產在智能動力、智能駕駛和智能互聯全方位發力,發布了“日產智行”技術。2019年,在第七代天籟ALTIMA之外,還將有3款改款車型上市,車聯網也將迭代至2.0,日產智行將在更多車型上應用,至2022年,東風日產將共計投放10款智行車型。
智能動力方面:以EV技術、VC-TURBO技術、e-POWER智充電動技術為代表,其中純電動軒逸和搭載VC-TURBO技術的全新第七代天籟已經正式上市。
智能駕駛方面:i-SAFETY智能防碰撞安全系統已覆蓋所有主力車型,并將逐步導入ProPILOT智動控制輔助駕駛系統、ProPILOT Park智動控制輔助泊車系統等技術,提升車輛安全性、操控性和舒適性。
智能互聯方面:讓汽車會溝通,建立一個車與人、車與車、車與道路基礎設施交互系統。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行"車聯系統將陸續搭載在主力車型上,并將每年實現迭代升級。
從2003年的第一輛陽光,15年后的2018年,東風日產快速實現了1000萬輛產銷量的奇跡速度。要知道這個1000萬的銷量,上汽大眾用了30年,一汽-大眾用了23年,同樣是唯一合作伙伴的上汽通用也用了17年時間。
軒逸是東風日產銷量的絕對支柱,2018年中國乘用車排行榜的銷量冠軍。東風日產的第1000萬整車下線車型是軒逸純電,可見東風日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視。
在1000萬基盤存量客戶的支撐下,東風日產將會用什么樣的變化來引領未來汽車發展潮流值得期待。
日產e-POWER增程電動技術
在中國最新的新能源汽車政策里面,增程式電動汽車與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都被定義為新能源汽車,獲得新能源汽車補貼。
增程式電動汽車,同時配備電動系統和燃油系統,車輛僅僅依靠電機驅動,發動機僅僅作為電池的電力來源,發動機可以在最佳工況運作,獲得最高能效比。
增程技術的優勢:可以享受新能源汽車政策,與純電動汽車相比沒有續航里程焦慮。增程式電動汽車,可以通過外部充電和加油兩種方式來實現超長續航。在電池沒電之后,發動機會給電池充電,另外還可以更好的改善純電動汽車在零下溫度的續航衰減問題。
增程技術的缺點:由于有兩套系統,車輛總重量會增加,從而增加油耗;另外因為發動機的能量要經過發動機-發電機-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轉換,存在能量損耗。誠然增程技術可以兼顧短途和長途行駛,但是整體的功耗還是要高于純電動汽車,比油電混合動力也沒有太大優勢,與插電混動相差無幾。
日產的e-POWER就是類似于增程式電動技術,目前已經在NOTE和SERENA車型搭載。NOTE e-POWER系統包括一個1.2L三缸自吸發動機、一個鋰離子電池組、一個發電機、一個電動機,沒有外部充電功能,僅僅通過發動機來發電,所以稱為另一種形式的混合動力技術會更加貼切。
NOTE e-POWER自2016年11月在日本發布之后,僅用了11個月就達成10萬輛的銷量,2017年成為日本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的銷量冠軍,2018年成為日本乘用車市場的銷量冠軍,超越了豐田普銳斯,可見日本市場對e-POWER技術的認可。
東風日產的電動化時代
日產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可謂是先鋒隊伍,有70余年的歷史。LEAF聆風是最早一批發布上市的純電動汽車,2018年在美國銷量為14,715輛,排名第八,累計銷量超過32萬輛,是全球電動汽車累計銷量第一的車型,沒有之一。
純電動汽車已經成為每個車企挑戰的全新市場和目標,日產同樣也是這個隊伍中不可忽視的一員。在此之外,豐田有雙擎油電混合動力,本田有銳混動油電混合動力,日產就有這個e-POWER增程電動技術。
通用汽車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增程式電動汽車-雪佛蘭Volt,寶馬也在2014年推出了搭載增程技術的寶馬i3。
在中國車企里面,廣汽傳祺曾經推出GA5 REV增程式電動汽車,除此之外,只有造車新勢力車和家發布的理想智造ONE,這個大七座SUV采用增程式電動技術,除此之外幾乎沒有其他車企計劃發布增程式電動汽車。
2018年年底,年產30萬輛的東風日產武漢新工廠正式開工;東風日產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項目已經啟動,目前已經有4萬臺電池模塊和2萬臺電池包總成的生產能力,項目最終將形成60萬套e-POWER電池的年生產能力。
2018年年底,由東風電子和東風電氣整合而成的東風電驅動系統有限公司在湖北襄陽宣告成立,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業務就是東風有限的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國產化項目。
到2022年,東風有限將導入日產純電和e-POWER電動化技術;旗下四大品牌將推出20款電動化汽車;新能源車型銷量占比達到30%;推進電動化關鍵零部件100%國產化。
屆時,東風日產將擁有4款搭載VC-TURBO智控引擎的燃油動力車型,4款搭載e-POWER技術的車型以及3款Zero Emission全新純電動汽車,助力其實現合資品牌前三的目標。
2019年,第七代天籟攜帶可變壓縮比和2.0T發動機,將與全面革新的凱美瑞和祭出1.5T和2.L混合動力的高性價雅閣展開正面激戰。
2019年,全新軒逸也同樣面臨全新第十二代卡羅拉和雷凌正面沖擊,同樣還有本田思域和凌派的追趕。
2019年,軒逸純電將會面臨更多的競爭,新能源轎車車型將更加豐富,其中就包括吉利GE11、廣汽新能源Aion S、一汽大眾寶來純電、一汽豐田卡羅拉雙擎E+和廣汽豐田雷凌雙擎E+等等車型。
借鑒一下馬云的話語,寄語2019年:2019年不容易,壞消息是最不容易的時間還未到來,好消息是市場早就已經習慣并接受了世界從來就不容易這件事。
借用東風日產陳昊總的一句話,總結永不過時的市場理念:唯有市場和客戶才是抵御寒冬的棉衣。敬畏市場的同時,更應鍛造自身體質,讓自己更加強大,做到內外兼修。
對外繼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多方面構筑市場競爭力;對內夯實強化體系力基盤,鍛造可御寒的體質。
每一個追夢的人,每時每刻都在努力奔跑,期待抵達夢想的彼岸。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TMC動力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8674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