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占有率已經從2018年的20%提升至當前的24%左右,整體表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顯然,比亞迪新能源行業的龍頭地位在進一步鞏固,而品牌影響力也在進一步提升。通過上半年比亞迪發布的系列新車型,也不難看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力度。
目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已占其汽車整體銷量的64%,成為拉動比亞迪汽車銷量的主力。作為全球連續4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比亞迪已然實現“換道超車”,其新能源汽車占比已從2017年的28%逐漸過渡到48%再到2019年上半年的64%,成為了首個實現跑道切換的傳統車企。
顯然,比亞迪由燃油轉向新能源車型的“換道超車”戰略,已初步發力。而無論是從終端銷量上,還是營收層面,比亞迪新能源車已經超過傳統燃油車型,成為其汽車板塊的核心業務。按照比亞迪的戰略推進,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將通過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推出更具市場競爭力的車型,從而持續推動自身新能源汽車產品線的全面升級。
業務合力開展,多領域發力保障汽車行業龍頭地位
具體來看,比亞迪主要經營包括新能源汽車、傳統燃油汽車在內的汽車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并積極拓展城市軌道交通業務。其中,比亞迪汽車及相關產品業務的收入約339.8億元,同比上升16.27%,占營業收入比重54.65%。同時,比亞迪汽車的毛利率也提升了5.89%,達到23.22%。
可以說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爆發式增長,是比亞迪業績高增長的主要支撐力,但歸根結底,比亞迪“廣積糧,緩稱王”的經營戰略,才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
其次,在集團發展規劃層面,比亞迪一直在籌謀動力電池公司的獨立上市,早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萌芽時期,比亞迪就開始戴姆勒進行合作,生產電動汽車品牌騰勢,2017年比亞迪宣布單獨拆分動力電池部門。去年3月,比亞迪表示目前正在做動力電池的業務剝離工作,從而可以利用上市,將電池對外開放給其他廠商,這也就意味著在動力電池領域,比亞迪的合作伙伴將會越來越多。
今年6月,比亞迪入選豐田動力電池供應體系,比亞迪與豐田就聯合開發電動車達成合作,共同開發轎車與低底盤SUV的純電動車型,并提供合作產品所需的動力電池。車型使用豐田品牌,計劃于2025年前投放中國市場。
就在近日,又有業內人士透露,奧迪正與比亞迪進行談判,希望將其納入旗下電動汽車的電池供應商之列。如果談判達成,比亞迪電池將被用于奧迪和保時捷聯合開發的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平臺的高端汽車,此外,奧迪和比亞迪還探討了深化合作的可能性,包括成立一家合資企業進行開發,或入股這家中國供應商的電池業務部門。
目前,比亞迪的電池主要用于自己生產的汽車,雖然成為了中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商,但卻錯失了在不斷增長的電池需求中分得更大份額的機會,尤其是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獨立的電池業務將擺脫比亞迪整車業務的束縛,發展空間更為廣泛。由此來看,比亞迪的集團戰略規劃,無疑是十分成功的。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觀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9848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