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4日,以“重新定義汽車”為主題的全國性汽車學術沙龍巡講活動首站在北京交通大學舉行。智車優行科技有限公司CEO沈海寅,以及第一電動網創始人、智電互動集團董事長龐義成,出席了本次巡講活動,并帶來精彩演講。自主創新已成為新時代的焦點,大學生作為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主力軍,有責任也有能力對未來汽車的創新提出積極建議。第一電動網聯合北京、上海、廣州、南京、哈爾濱十余所知名大學共同承辦,打造高校巡講活動,意在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營造高校創新氛圍,推動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
沈海寅從1995年進入互聯網行業,2000年開始自己創業,是一位連續創業者。曾任金山軟件集團副總裁,奇虎360副總裁。現在作為智車優行天使投資人、聯合創始人兼CEO,沈海寅要用互聯網思維造出有智慧中樞和強壯體格的車,一輛真正的智慧電動汽車。
智車優行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CEO沈海寅
智車優行打造的電動智能網聯汽車品牌名為“奇點汽車”,沈海寅認為,現在正是汽車百年發展的一個奇點,有兩層含義:第一它是一個沒有預兆的轉折點,過去的狀態不再連續。第二層含義是汽車進入到了新時代,奇點是宇宙大爆炸之一個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的點,爆炸以后,時間、空間才由此誕生。一個新的未來,它從今天再爆炸。
創新的機會
沈海寅表示,過去汽車都是機械,是把人從A點帶到B點的工具。但是在未來,智慧大腦在汽車當中所占的比例,起到的作用可能會超過原來的機械部分。從PC互聯網時代到現在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未來將變成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包括汽車、家電、身上的可穿戴設備,都是帶智慧的設備。
從智慧的角度去考慮,以手機為例,手機的智能時代由蘋果開啟,此前的手機都歸為了功能機,包括諾基亞在內都是在賣手機的功能,企業想出有哪些需要的功能,由軟件和硬件結合起來組成。現在的智慧手機本身就是個平臺,軟件和硬件隔離開了,能夠讓第三方導入生態鏈,提供個性化的需求,同時不斷更新,不斷成長。“所以我們認為現在的汽車,其實都被稱為功能汽車,今天以后未來的汽車才能稱為智慧汽車。”
創新主要有兩種類型:顛覆式創新和延續式創新。過去顛覆式的創新也許是發生在一家成熟的企業里面,但是往往墻內開花墻外香,這些技術被發揚光大,甚至把原來老東家給顛覆掉的都是在墻外。就比如膠片行業的老大柯達,最后被數碼相機顛覆。
沈海寅認為:“對于一家管理系統越好的企業,越注重經濟效益,新的創新其實越難發生的,當你成為行業老大的時候,往往后面就是一個衰退,而且是一個快速的衰退。”
延續式創新和顛覆式創新的比較在于,延續式創新往往關注的是一個高端市場或者主流市場。比如像今天汽油汽車就是主流市場,電動汽車則是低端市場or新市場,當一個新的技術出現的時候,它一開始是微不足道的,不能滿足人的需求。但是有一個經濟學理論是技術的進步永遠會快過人的需求,當它達到這點時就可以進到一個小市場。今天的電動汽車充一次電只有200公里,人的需求是500公里。但是電池進步每年都在往上迭加10%到15%,所以它一定會進入到主流需求領域。
創新有一種手段是集成式,把不同的老技術拼在一塊兒,給大家創造全新的體驗。如果一個國家的社會分工效應非常強大時,其實一家小的創業公司也能夠做一家以前大公司才能做的事情。過去Fortune1000是一個標志性的排名,從1983年到1993年這十年,1000家名單當中只有300來家企業被更換了。但是在2003年到2013年的十年當中,同樣十年,卻有713家公司新上榜,這意味著新公司進入到頂級企業的速度在加快。例如滴滴,從默默無聞到現在幾百億估值,才花五年的時間。新的企業、新的模式、新的技術在不斷起來的時候,有些企業用了顛覆式的方法,有些企業是用了集成的方式來改變這個世界。
沈海寅認為,在評價一個國家是否適合創新的時候,主要看四個因素:第一,國家的本土市場是否足夠大;第二,國家的資金能力是否足夠強;第三,國家是否具備比較柔性的深層制造能力;第四,本土基礎的研發能力是否足夠強。
“中國汽車行業的現狀是什么呢?4000萬輛產能,有足夠的生產能力。汽車行業是地方經濟的支柱產業,不斷有地方政府投資建立工廠, 1萬億的投資在里面。同時有非常大的本土市場,目前是2500萬輛本土市場。缺什么?缺技術的創新能力。所以技術創新從哪兒來?我覺得從大家中來。當大家不斷地學習成長起來以后,逐漸地才能把我們中國的技術創新能力真正地培養起來。這也是為什么我自己從一個互聯網行業的老兵,突然跳到汽車行業里面來,成為汽車行業新兵。”
沈海寅總結道,風口上的車輪,未來會從這幾個點上發生特別大的顛覆。第一點是汽油變為新能源了,尤其是電動。第二點是從非智能變為智能;第三點是商業模式會從賣車變為賣服務了。未來汽車發生最最核心的變化就是汽車會變得越來越少。
企業品牌與愿景
用戶的地位在不斷提高,按照原來的品牌理論,像漏斗一樣,由知名度漏下的是美譽度,美譽度再漏下來的就是忠誠度。但在移動互聯網發達的今天其實發生了變化,對于一個品牌來講需要先建立忠誠度,從前100個鐵桿粉絲逐步把忠誠度擴散出去,形成品牌的美譽度,然后再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樣再建立起這個品牌的知名度。
“我們可以說是全世界第一個由用戶來產生品牌,設計logo時希望不像一個車標,可以像任何東西,就像一個時尚的品牌。我們汽車產品的造型是非常酷的,能否讓用戶一見鐘情,這是很重要的一點。智車優行是以顛覆式創新來作為公司核心的競爭力。比如說我們重新定義了讓汽車更加安全,通過智能技術的引進,讓汽車避免碰撞才是最核心的。”
在自動駕駛方面,智車優行并不是把所有功能全部測試完了以后,才賣給用戶。而是像手機一樣,硬件先行。產品剛推出時,也許智能駕駛可能只有三、四項功能,但是每個季度、每半年迭代一次,使得功能越來越多,這樣就可以使新技術到達用戶手里的時間和周期變短。不像以前的車企都是五年磨一劍。
智車優行的愿景是希望通過電動汽車讓空氣變得更加干凈,同時因為用了更多的智慧技術,讓交通能夠更順暢,事故變得更少。
追求大我
面對在座的熱忱大學生們,沈海寅分享了自己在大學畢業時的一個小故事。“當時我的老師問我一個問題,他說你想清楚了沒有?到底是為什么而工作的?你記住未來是為自己的履歷而工作。這句話其實我當時畢業的時候沒有完全理解,但后來每過一段時間,我經歷過國企,經歷過合資企業,也到國外生活了十幾年,自己創業,然后又在互聯網公司當過高管,又來創業,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折騰。其實當你把自己未來工作的目標想清楚了以后,所有的動力、價值觀都會發生一些變化。做任何一件事情,其實都是在給將來布局,這個努力一定會形成一個結果,在人生履歷書上把它呈現出來。”
在沈海寅看來,能夠給多少人帶來幸福,這是工作一個特別大的動力。做一家好的企業,能夠讓員工在里面很幸福,能讓用戶很幸福。“希望通過我們這樣一個行動,能夠讓我們生產產品也好,或者未來服務也好,能夠影響更多的人,能夠讓更多的家庭感到幸福,這個其實是最后你在真正地走完一生的時候,你全部的履歷上能夠去寫的東西。為了一個小我,你做的事情很小。但為了更長久的大我的時候,你會發現要做的事情就很多了。”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pinglun/47200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