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pexels”
大眾即將入局燃料電池汽車領域。
近日,據德國《汽車周刊》(Automobilwoche)報道,大眾汽車計劃推出縮寫為MPE的電氣化平臺,以支持燃料電池汽車的生產。
大眾首席戰略官邁克爾 · 約斯特(Michael Jost)透露,MPE平臺適用于集團旗下所有品牌的B級(中國A0級)以上車型研發,其拓展性包含車身尺寸、體積、豪華級別等多個維度。
2019年法蘭克福車展上,大眾汽車掌門人赫伯特 · 迪斯(Herbet Diess)曾明確表示不看好燃料電池汽車的前景,并篤定地認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在未來十年不會成為汽車制造商的主流選擇”。對于燃料電池汽車,大眾汽車似乎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近年來,全球車企正擁抱新能源浪潮,在燃油車時代已具備強大平臺研發實力的大眾,并不想錯失在新能源領域的主動權。
目前,大眾集團總共有四類新能源平臺,分別是MLB Evo、MEB、PPE、J1平臺。其中,MLB Evo兼容插電混動系統,是大眾在新能源市場的入口;MEB平臺主要針對緊湊型和中型車,如ID系列;PPE平臺奧迪和保時捷聯合研發,主要針對中大型車<大型車;J1平臺由保時捷主導研發,針對的是旗艦車型。
與燃油車平臺MQB、MLB以及MSB類似,大眾新能源平臺針對車型各不相同,完成從緊湊型到旗艦車型,混動與純電的覆蓋,唯獨缺少燃料電池。此次大眾計劃推出的MPE平臺,或將成為大眾新能源布局的重要拼圖,填補燃料電池汽車平臺的空白。
燃料電池汽車具備環保節能的優勢。以氫氣、甲烷等為能量來源的燃料電池汽車,通過電化學反應獲得電力,進而帶動電機以推動汽車,實現真正的無污染物排除。此外,燃料電池汽車還具備效率高、噪音低的優點,這是燃油汽車所不具備的。
要想將燃油汽車的成功,延申到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大眾路還很長。
約斯特承認“MPE平臺在短期內被推出的可能性并不大”,對在MEB和PPE兩大平臺研發上已投入大量資金的大眾而言,“一旦MPE被正式推出,它就必須為集團的利益回報買單”。
大眾MEB和PPE平臺總投資額度達到700億歐元,為降低成本,大眾已經采取平臺共享戰略。此前的日內瓦車展上,大眾宣布將開放MEB平臺。據彭博社消息,近日,大眾集團也打算開放PPE平臺。但共享平臺并不能將成本一次性收回,燃料電池汽車平臺MPE的開發或將受到資金掣肘。
入局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大眾或將面臨諸多強敵。日韓車企一直是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的領頭羊,豐田尤為甚之,自1992年研發燃料電池汽車以來,豐田手握大量相關專利,已有多款產品落地。據朝日新聞消息,豐田汽車將在10月24日東京車展上展出燃料電池汽車(FCV)“未來(mirai)” 的新型號。截至目前,Mirai全球銷量已達9000輛,預計2020年年產量達到30000臺左右。
如何在資金遭遇掣肘的境況下,打造出具有競爭優勢的燃料電池汽車平臺,是大眾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任務。
來源:億歐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01256
以上內容轉載自億歐,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