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的影響下,上半年的汽車行業,可謂哀鴻遍野。不僅銷量不佳的企業面臨退市風險,就連一些豪車品牌也備受沖擊。
例如,戴姆勒于幾周前發布的二季度財報就顯示,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了。根據財報,上半年戴姆勒新車銷量為118.6萬輛,同比減少26%;公司經營收入674億歐元,同比減少18%;同時,半年凈虧損達到17億歐元。
要在艱難的環境中“穩住”,緊衣縮食是一方面,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更為關鍵。于是,想要“快速掙錢”的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打起了中國市場的主意。畢竟,上半年,北京奔馳的成績單實在過于亮眼。
近日,有消息稱,戴姆勒準備重新啟動與北汽集團的談判,計劃從后者手中奪走16%的股份,以實現在北京奔馳的股比從49%提升至65%。
2020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北京奔馳盈利11.96億歐元,按照比例,戴姆勒從中也獲得了5.86億歐元的盈利。倘若實現了股比增持,那么僅上半年,戴姆勒在中國市場便能再增加近2億歐元凈利潤。
這樣穩賺不賠的買賣,戴姆勒自然不會輕易放手。事實上,在華晨寶馬股權發生變更之后,戴姆勒就已經動了這樣的念頭,希望能夠如同寶馬,在北京奔馳中持股增至75%。
有消息稱,一直想持有戴姆勒股份的北汽集團便以此作為交換條件,在2019年7月,用200億元買下了戴姆勒5%的股權,也成為了其第三大股東。而作為交換,北汽也將讓出北京奔馳的股份。
如果彼時的消息準確,那么現在便到了還賬的時候。但與去年相比,今年的北汽集團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在疫情的沖擊之下,銷量出現斷崖式下滑,資金也頻頻亮起紅燈。
這一點從北汽藍谷上便可得知。今年上半年,北汽新能源累計銷量1.47萬輛,同比下滑77.44%。作為北汽集團主推的自主品牌,銷量下滑的同時,北汽新能源單車利潤也在減少。
數據顯示,2019年,北汽新能源汽車營業收入為122.13億元,同比減少16.98%,毛利率為11.51%,同比下滑1.34%。有媒體根據其整車營業收入與年內整車銷量計算,2019年北汽新能源單車價格為76,670 元,較2018年的92,430元下降 17.05%。
自主品牌經營慘淡,主要合資品牌同樣也不爭氣。今年1-7月,北京現代累計銷量為27.2萬輛,同比下滑32.2%,市場份額為2.9%,再創新低。
不可否認的是,北京奔馳眼下已經是北汽集團唯一的利潤奶牛了。2019年業績報告顯示,2019年北汽股份營業收入為1746.3億元,同比增長14.95%,年度利潤為 143.2億元,同比增長 0.36%。而其中北京奔馳憑借一己之力,貢獻出了422.2億元毛利潤。
因此,按照這樣的情況,比起去年,今年的北汽應該更為迫切地需要這頭奶牛輸血。
一位消息人士預測,戴姆勒增資后,北汽集團母利潤或將比2017年收縮97%。
同時,他還透露,無論有沒有交換條件,戴姆勒增資都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得不佩服外國公司的深謀遠慮,當年簽署合同的時候就明確寫著,在國家開放政策后,要配合戴姆勒進行增資。”
眼下,徐和誼退休,馬仿列辭職,北汽集團內部也正面臨著不小的考驗,屬于姜德義的北汽將走向何處,在風雨飄搖的20年代,或許也成為了這家國企自成立以來,首次需要考慮的問題。
但畢竟身為“國字頭”的一員,背靠首都這顆大樹,北汽或許早已有了怎樣也“死不了”的底氣。所以,也許正如上述所言,比起盈利,怎樣在年底發出一份紅色的喜報,或許才是它更關心的事情。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24458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