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徐昊)訊,盡管電動化是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但在2020北京國際車展上,依然有不少燃油車占據了企業展臺的“主舞臺”。
在大眾汽車、一汽-大眾、上汽大眾聯合展臺,盡管云集了17款車型,不過即將在中國市場發布的國產純電車型ID.4被雪藏,取而代之的是占據C位的第八代高爾夫和轎跑SUV途觀X。
高爾夫和途觀兩個品牌都已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并留下了良好的銷售業績和口碑。不同的是,新款車型加入了更多智能化的元素。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表示:“這兩款新車型清晰地表明,大眾汽車品牌正在持續推進‘眾前行,致未來’品牌戰略。”
同樣,北京現代也在車展上也亮相了三款燃油車,包括第七代伊蘭特、第五代途勝L和進口大型SUV帕里斯帝。其中,第七代伊蘭特開啟預售,預售價格為10.98萬元-14.58萬元。北京現代表示,將通過對產品實力和品牌技術的持續提升,進一步夯實旗下產品在各細分市場的領先地位。
目前,不少國家和地區已經宣布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很多車企也推出了全面電動化的計劃。然而,在2020年全球唯一一場A級國際車展上,包括大眾和現代等在內的傳統車企依然將重點落在燃油車,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燃油車的堅持意義何在?
事實上,中國汽車市場有著自身的特殊性。在日前舉辦的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上,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表示,“不建議制定禁售燃油車時間表。”
“原因一是中國地域廣闊,地理、氣候、道路、使用環境復雜,用多元化的汽車技術更加合適。另外,我國是能源消耗大國,中國交通能源多元化更加安全;第三,中國電力以煤炭大力為主,煤不僅是能源,還是珍貴的材料資源,世界上還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可以我所用。”王秉剛分析指出,用“全面電驅動化計劃”代替“禁燃時間表”更加符合中國國情,即今后中國所有汽車產品,包括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都有電機或者電驅動,代替禁燃時間表。
大眾和現代作為傳統車企的代表,并非在燃油車上抱守殘缺,而是采用了多元化的技術路徑來應對節能減排與市場發展的需要。
作為大眾汽車品牌全新純電動ID.家族在中國市場的首款車型,ID.4量產版車型將于10月22日在深圳迎來國內首秀。大眾旗下亦有途銳PHEV、探岳GTE、新邁騰GTE、途觀L插混等多款混合動力車型在華銷售。
與大眾汽車相仿,現代在本次車展上也帶來了一款純電概念車Prophecy,并且北京現代旗下名圖品牌電動車已登上工信部最新一批產品公示。而在此之前,現代的電動化車型已包括了第九代索納塔混動版、全新索納塔插電混動、領動插電混動和昂希諾純電動等,技術路線涵括了HEV、EV、PHEV。
“大眾及其在華合資企業計劃到2024年底在中國電動出行領域投資150億歐元。”馮思翰表示,大眾汽車集團正在向整合式可持續移動出行解決方案提供者轉變,致力于推進未來電動化、全面互聯及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按照大眾方面的規劃,至2025年,其將在中國市場生產基于MEB平臺的15款純電車型,屆時大眾在華所售車型中35%將為電動汽車,年交付量約150萬輛。
“(希望大眾新能源汽車)像燃油車一樣成為中國消費者在新能源領域中的首選。”正如馮思翰所說,“雙管齊下”是跨國巨頭們在中國市場的現實選擇。
來源:財聯社記者
作者:徐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28284
以上內容轉載自財聯社記者,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