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劉陽)訊,合資32年之后,一汽集團與奧迪汽車決定將雙方的合作提升至新的高度。10月13日,在長春舉辦的中德汽車大會上,雙方正式簽署《奧迪一汽高端新能源汽車合作項目諒解備忘錄》,宣布將共同成立新能源合資公司,該公司致力在華本土化生產PPE平臺純電動車型。
“奧迪將該平臺引入中國進行本土化生產,將進一步推動四環品牌在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轉型。”奧迪方面表示。按照奧迪全球戰略,到2025年,奧迪將在全球市場推出超過30款電動化車型,約占據總銷量份額40%。
新合資公司規劃引入的PPE平臺(Premium Architecture Electrification),為奧迪與保時捷共同為大型電動車開發的高端電動車平臺,首款車型將于2024年投產。奧迪方面稱,未來幾年,奧迪將在中國市場引進以及生產更多的e-tron家族電動車型。
“這一合作再次突顯了中國市場的戰略意義。我們將更加重視奧迪在華業務,并積極推動中國市場的創新發展。”奧迪管理董事會主席杜思曼表示。
實際上,奧迪中國9月就已對這家新合資公司的成立進行了“預告”。彼時,奧迪中國總裁安世豪在入職半年來的第一次媒體溝通會上直言,“我們非常希望能夠在未來進一步推動和強化與一汽集團的良好合作關系。我們已經在討論有一些議題了,在不久的未來,或許就是接下來幾周的時間內,我們將跟大家分享一些在未來合作上的動向。”
2017年,一汽集團與奧迪汽車簽署《一汽、奧迪十年商業計劃》,約定一汽和奧迪雙方將在繼續深化現有領域合作的基礎上,未來十年將廣泛地在全新領域開展合作,其中包括:智能網聯、移動出行、聯合數字化項目、金融服務合作、整車出口等眾多核心業務領域等細節有詳細闡述。按照計劃內容,未來將繼續擴大傳統能源和新能源產品線,從而覆蓋豪華品牌最重要的六大細分市場,新能源車型及其相關的服務領域將成為今后合作中新的重點。
“奧迪正持續踐行對中國市場及長期合作伙伴一汽的承諾,努力將此合作提升至全新高度。”安世豪稱,奧迪在中國狀況較為復雜且充滿挑戰,希望在2020-2030年,奧迪能在中國創造一個全新的“黃金十年”,鞏固領先的高端品牌市場地位,一汽集團則依然是奧迪重要的合作伙伴。
作為奧迪全球最大的市場,今年1-9月,奧迪品牌在華共交付51.2萬輛新車,同比增長4.5%。在產品布局上,奧迪目前在一汽-大眾長春、佛山、天津及青島工廠本土化生產9款車型。其中,奧迪e-tron已于9月底在長春工廠實現量產下線。不久前于北京車展亞洲首發的Q4 e-tron概念車,也將于2022年在一汽-大眾佛山工廠進行國產。
“正式協議應該很快就能簽署。”在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看來,雙方進一步合作勢所必然,“目前,國內新能源市場規模已經達到足夠的體量,不僅僅是奧迪,其他品牌也會加快進入的步伐。”
乘聯會數據顯示,9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12.5萬輛,同比增長99.6%,環比8月增長24.1%。
值得留意的是,按照計劃,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將在近期正式投產,而奧迪的新能源產品也將在該工廠投產。
“目前,上汽奧迪已成立專門項目組,(很多信息)都在保密階段。”10月14日,上汽集團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對于上汽奧迪最快將于2021年開始引入PPE高端電動車平臺的消息,“并沒有官宣過。”
此前有消息稱,上汽奧迪引入PPE平臺之后,將打造高端電動車產品,以對標奔馳純電產品EQS、EQE等高端車型,量產車最快將于2023年上市。預計PPE平臺的首批車型包括A7L純電版以及一款中大型純電SUV。
“與一汽成立新能源合資公司,并不妨礙奧迪與上汽的合作。”曹鶴認為,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的取消,讓奧迪的新能源在華本土化有了更多的選擇性,“或許,上汽方面將同步引進PPE平臺。”
在此次諒解備忘錄簽署之前,安世豪就曾表示,上汽奧迪項目也在按計劃推進,“任何決策是在三方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建立的,中國市場潛力非常大,這能夠讓奧迪去探尋并攜手合作伙伴為中國市場帶來更多的產品,1+1可以大于2。”
來源:財聯社記者
作者:劉陽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29398
以上內容轉載自財聯社記者,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