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一艘重型貨船在蘇伊士運河航道擱淺,導致南北雙向交通受阻。一些專家認為,不排除救援可能需要花數周時間。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預計,他們的供應鏈或將因此受到影響。以下是一些汽車制造商、零部件供應商以及分析機構就此發表的具體觀點。
奧迪表示,該事故可能會影響整車交付以及途中的材料供應。奧迪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運輸路線需要幾周時間,所以負面影響不會立即顯現。但是,如果集裝箱船繼續擱淺,之后的情況就不好說了?!?/p>
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表示,盡管形勢仍不明朗,但是其預計歐洲和亞太地區之間的航運將出現延誤。該供應商直言,貨運中斷的時長將決定該起事故對巴斯夫供應鏈的具體影響。在巴斯夫看來,目前對此進行估計還為時過早,其正在全面監測動態。
顯然更壞的情況可能是,航道擱淺導致汽車零部件和原材料交付延遲。這意味著,運輸上的困難將加劇因半導體短缺而導致的生產中斷。
大眾汽車表示,迄今為止運輸中斷尚未影響到該公司的生產情況。但是,如果海上交通擁堵時間過長,現在的情況肯定需要重新評估。
德國另一家汽車制造商寶馬回應,貨船擱淺短期內不會對工廠的供應狀況產生負面影響,他們仍在按計劃生產。
起亞汽車發言人坦言,該公司意識到一些運往英國的汽車可能會推遲交貨,但庫存水平目前相當充足。與此同時,起亞汽車表示他們將繼續關注事態發展,并在控制范圍內采取適當行動。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erband der Automobilindustrie,簡稱VDA)表示,目前還沒辦法準確評估此次意外將對德國汽車生產造成的影響。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如果繞行南非好望角的另一條路線,運河內的貨船大約要多花10天時間。VDA發言人透露,航運公司目前正在權衡,是選擇花更多時間繞行,還是等待蘇伊士運河恢復往日的忙碌。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稱,每年全球大約有30%的集裝箱通過這條運河。如果封鎖持續,這條貿易路線的中斷可能會影響全球約10%至15%的集裝箱吞吐量,而包括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在內的歐洲制造商將因此受到嚴重沖擊。
一定程度上,這在于歐洲制造商采用“準時制”供應鏈策略,該策略依賴于精確、不受干擾的交貨時間表。穆迪分析師Daniel Harlid稱,“他們不儲備零部件,手頭的零部件只夠短期使用,需要從亞洲制造商那里采購零部件?!痹谄淇磥?,即使情況迅速得到解決,港口擁堵以及本已受到限制的供應鏈的進一步延誤也是不可避免的。
截至目前,還不清楚“救援隊”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拆解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船之一“Evergreen”號。綜合以上說法,此次事故大概率將對汽車生產者造一定程度的影響,只是“影響幾何”需要時間給出答案。
文/孫莉莉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p>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3057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