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米造車官宣:未來10年投100億美元 雷軍親任CEO
3月30日,小米集團發(fā)布公告表示,公司董事會正式批準智能電動汽車業(yè)務立項。
公司擬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yè)務。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本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雷軍先生將兼任智能電動汽車業(yè)務的首席執(zhí)行官。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2、SK Innovation正考慮將美國電池業(yè)務遷至中國
據(jù)外媒報道,3月30日,韓國SK Innovation表示,正就其美國業(yè)務考慮所有選擇,包括若美國總統(tǒng)喬·拜登沒有在4月11日前推翻貿易組織的裁定,該公司電池業(yè)務將撤出美國。SK向大眾、福特汽車和現(xiàn)代汽車等車企供應電動車電池。
SK發(fā)言人表示:“公司一直在咨詢專家,討論將電池業(yè)務撤離美國的方式。我們正考慮將美國電池業(yè)務遷到歐洲或中國,這將花費數(shù)百億韓元。”
來源:蓋世汽車
3、奧迪Q6e-tron路試諜照曝光,或明年上市
近日,有海外媒體曝光了一組奧迪Q6e-tron的路試諜照圖,據(jù)奧迪官方表示,新車計劃在明年于德國英戈爾施塔特工廠正式投產(chǎn)。從諜照圖上看,目前新車的偽裝度依舊很高,前大燈采用了狹長的鷹眼式設計,更顯靈動感。作為奧迪旗下的純電動車型,奧迪Q6e-tron采用了封閉式前格柵的設計,凸顯了其純電動車型的身份,下格柵看上去依舊緊湊。
來源:新能源觀察
4、新款比亞迪宋Pro內飾官圖發(fā)布 4月中旬上市
繼新款宋Pro外觀曝光后,近日,比亞迪發(fā)布了這款新車內飾官圖,新車的內飾風格大改,質感提升明顯。新車預計將在4月上旬上市。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5、兼容多種動力 寶馬2025年將推新平臺
近日,據(jù)外媒報道,寶馬計劃在2025年推出一款以電動車為主并兼容不同動力形式的全新平臺(New Class),以逐漸替代現(xiàn)有的UKL和CLAR平臺用于制造規(guī)劃中的純電動車型。
據(jù)了解,這一全新的平臺將采用高壓電氣架構,以匹配高壓直流快充系統(tǒng)。同時,考慮到電動車與燃油車不同的車身比例,基于該平臺的電動車將具備更短的前/后懸、更大的車內空間等設計特點。此外,寶馬還計劃讓這個全新平臺能同時兼容內燃機、混合動力以及氫燃料燃料電池的動力總成,以應對未來汽車發(fā)展路線可能存在的變化。
來源:汽車之家
6、特斯拉副總裁回應車輛失控:小概率事件 多因車主誤踩踏板
近日,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作客某訪談節(jié)目,面對特斯拉的頻頻“失控”,陶琳表示:“特斯拉失控的比例很小,而車主踩錯踏板的比例卻很高”
來源:新浪汽車
7、大眾ID.6技術參數(shù)曝光 配備寧德時代85kWh電池
據(jù)國外媒體報道,一汽大眾ID.6 CROZZ和上汽大眾ID.6 X將在4月17日舉行的上海車展亮相,這兩款大眾ID.6的技術參數(shù)日前已曝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電池數(shù)據(jù),這兩款車型均采用來自寧德時代的鋰離子NCM電池,目前已確定ID.6 CROZZ的電池容量為84.8 kWh,ID.6 X預計也將采用相同容量的電池組。
來源:新浪汽車
8、或上海車展首發(fā) 名爵Cyberster內飾官圖曝光
3月30日,名爵官方公布了名爵Cyberster概念車的的內飾官圖,新車將是一款純電動跑車,并極有可能在4月19日開幕的2021上海車展期間正式亮相。
來源:汽車之家
9、五菱全球銀標首款海外車型在印尼發(fā)布
蓋世汽車通過上汽通用五菱官方渠道了解到,五菱全球銀標于3月29日在印尼雅加達發(fā)布,同時發(fā)布的還有全球銀標首款海外車型——WULING Almaz RS。WULING Almaz RS定位于智能數(shù)字汽車,搭載了上汽通用五菱與Cerence聯(lián)合打造的五菱印尼語智能控制系統(tǒng)WIND,7座售價折合人民幣約為18萬元。
來源:蓋世汽車
10、長城汽車:2020年凈利53.62億元 同比增19%
長城汽車3月30日晚間披露年報,公司2020年營業(yè)收入1033.07億元,同比增長8.62%;凈利潤53.62億元,同比增長19.25%。
來源:長城汽車
11、美國主要汽車制造商等聯(lián)合致信拜登 指出美國需要關于電動汽車的“全面計劃”
知情人士稱,美國主要汽車制造商、零部件公司以及全美汽車工人聯(lián)合會向美國總統(tǒng)拜登致信,指出美國需要關于電動汽車的“全面計劃”。在信中,他們呼吁政府提供高額稅收抵免,向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提供補貼,增加聯(lián)邦政府對電動車的購買量。信中還指出,“無論是當前消費者使用電動汽車的趨勢,還是現(xiàn)有的聯(lián)邦政府對供需側政策的支持水平,都不足以實現(xiàn)我們未來交通運輸?shù)膬袅闩欧拍繕恕!卑莸菍⒂谥苋家豁?萬億美元或更大規(guī)模的基礎設施提案,其中可能包括對電動汽車制造和充電的大力支持。
來源:新浪汽車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鄧婭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3165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ǎng)(m.155ck.com)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wǎng)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wǎng)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