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鄭遠方)訊,近日,韓國《The Electronic Times》舉辦“2021電池日”。LG能源解決方案(LG Energy Solution)電動汽車開發中心負責人崔勝東(Choi Seung-don)出席該活動并發表演講,表示公司計劃在2025年年底實現鋰硫電池商業化,并在2025年至2027年間實現全固態電池商業化。其中,“鋰硫電池可能比全固態電池更早實現商業化”。這是LG能源解決方案首次詳細披露下一代電池開發進展和商業化計劃。
此外,LG能源解決方案計劃到2023年達到260GWh產能,“這將是全球最高產能”。
值得一提的是,崔勝東詳細介紹了公司針對電動汽車電池領域的發展戰略:
? LG能源解決方案的目標是計劃到2024年實現2700億美元銷售額,并成為電動汽車電池領域的第一企業;
? 公司目前正在考慮在電動汽車上搭載鋰硫電池;
? 針對大型和全尺寸豪華兩種電動汽車車型,公司將推出高鎳NCMA電池(含鎳量80%,陽極材料為硅基);對于中型電動汽車,公司計劃開發含鎳量約為65%的電池組;
? 2023年起,公司將瞄準小型電動汽車市場,推出干電極技術,以及價格便宜10%-20%的陰極材料。
鋰硫電池:未來電池新選擇?
LG能源解決方案成立于去年12月,由LG化學拆分而來。創立之初,公司就將全固態電池和鋰硫電池等新一代電池技術作為公司的主要發展方向和增長引擎。
相較于近期沸沸揚揚的全固態電池,鋰硫電池還是一個較為陌生的概念。
資料顯示,鋰硫電池是一種以硫為正極、鋰為負極的一種鋰電池。一般情況下,正極材料是鋰電池性能、成本、電池容量的關鍵。而將硫作為正極材料的鋰硫電池,理論上能量密度是鋰離子電池的1.5倍。從經濟角度而言,硫儲量豐富、價格低廉;在回收時也比金屬更方便、效益更高。另外,鋰硫電池的最大優點是輕,因此還適用于飛行器,也是城市空中交通(UAM)的一個選擇。
而輕重量和價格低正是LG能源考慮將鋰硫電池用于電動汽車的主要原因——降低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還能提高電池性能。
去年9月,LG化學宣布,搭載鋰硫電池的太陽能無人機高空試飛成功,以22km的飛行高度在韓國國產無人機的平流層飛行中創下歷史最高記錄。
同年12月,LG化學驗證鋰硫電池長效性能,搭載該電池的無人機滯空時間達13小時11分鐘,其中在12-22km高的平流層飛行7小時。
不過,寧德時代卻有不同的看法。此前針對LG研發鋰硫電池,寧德時代在互動平臺表示:鋰硫電池存在一些技術劣勢,如循環壽命較差,體積能量密度低,就目前技術狀態來看不太適合用于對體積能量密度要求高的應用場景。
來源:科創板日報
作者:鄭遠方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5805
以上內容轉載自科創板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