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一輛汽車的價值是否大于它所有部件的總和?日本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電裝(Denso)與本田汽車和福特汽車的市值幾乎持平,這一現象引發了這個問題。
截至7月15日,電裝的市值為5.78萬億日圓(合525.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70%。相比之下,本田的市值僅為6萬億日圓,而福特的市值為550億美元。
作為僅次于德國博世的全球第二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電裝在發動機零部件和空調領域名聲大噪,約占有30%的市場份額。但用于電動汽車的零部件已成為一棵關鍵的搖錢樹。
電裝部分電動車產品部件(圖片來源:電裝)
電裝的逆變器專利數量居世界首位,而逆變器是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關鍵。隨著全球范圍內的電氣化轉型,逆變器構成了電裝的核心業務,預計到2025年,該業務的年銷售額將達到1萬億日元。
在截至今年3月份的上一財年,電裝的銷售額為4.93萬億日圓,領先全球第三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采埃孚約7000億日圓(合63.7億美元)。豐田汽車擁有電裝24%的股份,電裝一半的銷售額來自豐田汽車,另一半則來自本田、Stellantis等汽車制造商。
去年秋天,電裝的市值開始逼近本田,今年2月至3月間,電裝市值偶爾甚至超過了本田。當前,電裝的市值幾乎是大陸和麥格納國際的兩倍。6月7日,電裝股價一度創下7970日元的歷史新高。
三菱日聯證券 (Mitsubishi UFJ Securities)分析師Toru Iwai上月將電裝的目標股價上調至1萬日圓,并表示,每輛混合動力車的銷售額將是汽油車的1.5倍,而每輛電動汽車的銷售額將是汽油車的1.1倍。”
預期的收益增長推動了電裝股價的上漲。該公司預計本財年集團營業利潤將達到創紀錄的4130億日元,是此前業績的2.7倍。與分析師4527億日元的預測相比,這一預期并不高。
上一財年曾拖累電裝收益的燃油泵召回事件已被拋在腦后。同時,該公司產品開發的效率也有望提高。除了規模外,電裝還具有較強的盈利效率,該公司上一財年的營業現金流與收入之間的比例為8.9%,高于采埃孚的5.9%、大陸的7.2%和現代摩比斯的6.5%,但卻不及博世、安波福和麥格納,后面三家公司的這一比例分別為12.6%、10.7%和10%。
逆變器是電裝公司盈利的關鍵驅動因素。作為混合動力車、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電池汽車的關鍵部件,逆變器需要能夠微調電流。
電裝總部位于日本中部城市刈谷市,靠近豐田的家鄉,在 1990 年代電裝成為逆變器領域的重要參與者。據估計,該公司目前在全球逆變器市場占據 35%的份額,其客戶包括福特以及新興的中國汽車制造商。
根據總部位于東京的知識產權研究公司 NGB 的數據,電裝擁有或已經申請了 3,168 項與逆變器相關的專利——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公司都多,大約是博世的四倍。
電裝的逆變器已用于許多混合動力車型,據報道,汽車制造商們也渴望在他們的電動汽車中使用逆變器。電裝在 5 月份表示,其目標是到 2025 財年使其電動汽車零部件的年銷售額比 2020 財年增加 80%,達到 1 萬億日圓。
此外,電裝還生產對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至關重要的傳感器和攝像頭,這是另一個正在不斷發展的領域。但與此同時,汽油汽車的零部件仍占電裝業務的很大一部分。
東海東京研究所(Tokai Tokyo Research Institute)分析師Seiji Sugiura表示,“電裝當前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削減遺留‘成本’,隨著汽車電氣化的發展,傳統的汽車零部件將會過時?!?電裝高級執行官Yasushi Matsui表示:“我們需要有意識地縮小成熟領域的規模,比如發動機零部件,以及不盈利的產品。”但Matsui同時補充稱,“電裝不會不負責任地退出某個領域,我們將與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保持信任關系,考慮如何逐步地退出這些領域。”
特斯拉的崛起生動地說明了電動汽車如何能夠提升股市表現。這家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市值目前約為 6250 億美元,一度超過了豐田、大眾和通用汽車的市值總和。
當前,各國的政策制定者正在推動向電動汽車的轉變。根據一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全面計劃,歐盟已提議在 2035 年之前禁止銷售所有帶有內燃機的新車,包括混合動力車。
根據波士頓咨詢集團的數據,到 2030 年,電動汽車將占全球新車銷量的 28%,高于 2021 年的 4%。 但由于汽油動力汽車仍占市場的大部分,投資者將密切關注電裝如何順利度過這一汽車行業的過渡時期。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占亞娥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51739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