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家生態伙伴投資極氪 共創智能出行生活,其中居然有bilibili
【2021年8月27日,杭州】今日,極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氪)生態共創共投簽約儀式在杭州舉行。極氪與來自英特爾資本、寧德時代、嗶哩嗶哩、鴻商集團和博裕投資等五家生態伙伴,正式簽署戰略投資協議。此次共創共投由英特爾資本戰略領投,五家生態伙伴的投資總額為5億美元,投后占極氪股比約5.6%。
在完成Pre -A輪融資之后,極氪將與這些優秀的生態伙伴緊密攜手,共同推動在智能純電生態領域布局,在安全、可持續出行以及用戶體驗上不斷探索創新。
“共創共投”是極氪的商業理念,極氪不僅堅持與用戶共創,還要與全球優質的生態伙伴共創,與他們攜手共進,一起推進智能純電領域的生態布局,共同投入到新能源產業變革浪潮中,為未來出行生活開創更多發展空間。
智能電動時代,從技術創新到產業升級,正在向跨行業、多領域的生態共創轉變。誕生于新科技變革時代的極氪,堅持“共創極致體驗的出行生活”的品牌使命,聚焦智能電動出行前瞻技術研發與生態打造。此次五家戰略生態伙伴均為各自領域的領軍企業,在智能創新科技、新能源生態技術、年輕用戶洞察、原材料垂直整合以及新消費領域具有超強實力和獨特優勢。
來源:第一電動
2.理想汽車與新晨動力成立合資公司 生產全新一代增程器
2021年8月27日,理想汽車與綿陽新晨動力機械有限公司簽署投資協議,雙方將成立全新的合資公司“四川理想新晨科技有限公司”。合資公司將為理想汽車開發并制造全新一代增程器。
“從中長期來看,我們認為智能增程式電動車將會是替代燃油車一個非常好的選擇。智能增程式電動車技術路線也將是理想汽車的戰略核心發展方向之一。合資公司將依托雙方的研發和生產能力,為理想汽車提供高品質的產品,擴大智能增程式電動車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說。
來源:第一電動
3.北汽藍谷上半年虧損收窄 下半年將與華為完成極狐阿爾法HI項目的開發
8月27日,北汽藍谷(600733,SH)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北汽藍谷今年上半年營收約24.37億元,同比下降21.69%。營收主要來自于汽車銷售收入和車輛運營收入,其中汽車銷售收入約為15.4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收入15.91億元減少約0.43億元;車輛運營收入約6322.93萬元,相比去年同期減少約299.76萬元。
今年上半年,北汽藍谷虧損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財報顯示,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18.13億元,去年同期虧損18.83億元。
目前,北汽藍谷旗下有 ARCFOX 極狐和 BEIJING 兩個品牌。其中極狐的阿爾法 T(αT),阿爾法 S(αS)兩款高端純電動乘用車已經上市,BEIJING 品牌為經濟型品牌,主要產品有 EU、EX、EC 系列。
8月13日,北汽藍谷發布的7月產銷數據顯示,北汽藍谷當月產量為350輛,環比增長約10.1%;當月銷量為3491輛,環比增長約120.3%。日前極狐品牌首次公開月交付數據,7月極狐汽車交付量為525輛,環比上月提升90%,對當月北汽藍谷銷量起到拉動作用。
圖片來源:極狐汽車
今年1-7月,北汽藍谷累計產量為2507輛,同比累計下降73.81%;累計銷量10450輛,同比累計下降37.46%。
北汽藍谷的銷量亟待提升,該公司在財報中亦表示,下半年公司主要工作將更聚焦于市場銷售端和產品開發端。其中在市場銷售端,北汽藍谷將聚焦極狐品牌的提升和渠道建設,在渠道方面,極狐將加快直營與分銷相結合、城市商務區展廳與交付中心相結合的市場渠道布局;而BEIJING 品牌下半年計劃抓住出租車等重點項目,搶占市場,此外,BEIJING 品牌將在全國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加快布局。
在產品開發端,北汽藍谷下半年將與華為聯合推進 N61 HBT 車型項目,確保 αS HI 版等下半年的重點產品按期高質量開發完成。同時推進 N61 HBT 長航版、N60 HBT 項目的預研工作。按照極狐品牌此前規劃,搭載華為全棧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極狐αS-HI 版車型將于今年四季度小批量交付。
今年6月,極狐汽車副總裁王秋鳳在媒體溝通會中透露,極狐阿爾法S訂單已不只1000個,還在持續增長,其中華為HI版的訂單快超過半數,按照訂單量今年交付不完。
來源:蓋世汽車
4.Nuro將在內達華州建自動駕駛汽車工廠
據外媒報道,Nuro公司表示將斥資4,000萬美元在美國內華達州建造工廠,組裝和測試新一代的自動駕駛汽車。
(圖片來源:Nuro)
Nuro公司是一家擁有五年歷史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這次建廠對該公司來說意味著一個轉折點。這三年來,該公司在運送雜貨、處方和比薩的同時,不斷完善其自動駕駛系統。該公司表示已經為擴張做好準備,并在美國各地的短途貨運路線上增加了數萬輛自動駕駛運貨車。
Nuro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David Ferguson說:“對我們來說,這是我們走向大規模商業化道路上相當重要的一步。規模化生產自己的汽車將幫助我們真正打破配送服務的整體經濟模式。”
目前,Nuro公司在大約70輛豐田普銳斯(Prius)混合動力車上運行其自動駕駛軟件,并安排安全駕駛員負責駕駛;還有30輛名為R2的無人配送車,并安排監控人員遠程監控。該公司計劃的工廠(約占地12.5萬平方英尺)將為第三次迭代更新的R3無人配送車做最后的加工修飾,包括安裝自動駕駛傳感器和軟件。純電動車將從比亞迪美國公司采購,比亞迪美國是比亞迪的子公司,主要生產從公共汽車到大型客車等一系列電動車。
來源:蓋世汽車
5.極簡前衛充電快 極氪極充站設計圖曝光
日前,我們獲得一張極氪極充站的官方效果圖,從圖片中能看到該充電站采用了一站六樁的配置,充電樁的最大充電功率或達360kW。整個建筑的設計非常簡約前衛,采用了紅黑白的配色,在站旁似乎還提供了車主休息的場所。
根據此前消息,極氪將會在8月29日成都車展期間舉行極氪能源發布會,屆時極氪將會發布全新的補能品牌。根據官方說法,該品牌將采用“充滿創意的共創方式”。目前,在新能源車企中,蔚來也將自己的補能業務獨立出來,成立單獨的公司。將補能業務獨立出來似乎將成為一種流行的趨勢,能夠讓車企更加聚焦于各自的領域。
按照極氪目前的規劃,到2023年底目標建成不同功率等級的2200個充電站,其中包含極充中心、極充站、超充站和輕充站,為用戶充電提供便利。目前,極氪已經自研出最高充電功率達360kW的充電樁,通過液冷散熱技術,使充電線纜的外徑小于25mm,配合其它不同充電功率的充電產品,將能夠滿足車主多樣化的補能需求。
來源:汽車之家
第一電動網從特斯拉官微獲悉,8月26日,首批特斯拉Model Y標準續航版車型在北京交付。特斯拉Model Y自今年1月份在中國開訂以來,熱銷不斷,多月銷量穩定過萬,與BBA等豪華品牌車型分庭抗禮,已是消費者最喜愛的豪華車之一。
今年下半年,標準續航版Model Y車型的出現,拓展了特斯拉產品矩陣,再次刷新了全智能純電動汽車的性價比標準,為消費者提供了出行新選擇。
特斯拉Model Y標準續航版起售價為276,000元,續航里程(國標工況法)達到525公里。單電機后輪驅動的動力配置下,百公里加速僅需5.6秒,最高車速可達217公里/小時,標配高級內飾套件,以強大的產品力與極高的性價比得眾多車主青睞。
目前,特斯拉在中國大陸開放使用的超級充電站數量突破900座,超級充電樁超過7000樁,搭配700+目的地充電站、1700+目的地充電樁,特斯拉充電網絡已覆蓋中國320個以上的城市。
來源:第一電動
7.特斯拉并行處理專利:可降低全自動駕駛套件FSD硬件故障風險
據外媒報道,特斯拉最近申請了一項名為“并行處理系統運行重新加載”(Parallel Processing System Runtime State Reload)的專利,該專利包括一個系統,而該系統有三個或多個處理器協同工作,以有效地消除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或全自動駕駛套件(Full Self-Driving,FSD)可能出現的硬件故障。該專利涉及一個強大的并行處理器系統,能夠在其中一個處理器出現故障或者運行狀態錯誤時仍然保持運行。專利寫道:“如果其中一個并行處理器出現故障,至少還會有一個其他處理器能夠繼續運行自動駕駛功能。”
特斯拉全自動駕駛(圖片來源:teslarati.com)
特斯拉于當地時間8月26日申請并公布該專利,距離該公司于上周四(當地時間8月19日)舉辦人工智能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ay)活動僅一周。該專利描述的系統至少有三個處理器會并行運行,由電路監控,如果其中一個出現運行狀態錯誤,就能夠定位和識別出故障處理器。然后,該電路能夠在運行錯誤時識別并切換至第二個處理器,訪問第二個處理器的運行狀態,并將第二個處理器的運行狀態加載至出現運行狀態錯誤的第一個處理器中。
來源:蓋世汽車
8.小鵬汽車Q2營收突破37.6億,全年研發投入預計達40億
8月26日晚間,小鵬汽車(NYSE:XPEV/HK.9868)公布2021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其第二季度中總收入為37.61億元人民幣,較2020年同期上升536.7%,以及較2021年第一季度的29.51億元人民幣上升27.5%。
圖片來源:小鵬汽車二季度業績海報截圖
二季度汽車交付量創新高,汽車毛利率升至11%
聚焦其業務端,在今年4-6月中,小鵬汽車汽車交付量達17,398輛,較去年同期的3,228輛上升439%,環比第一季度的13,340輛上升30.4%,創下季度交付量新高。
圖片來源:小鵬汽車二季度業績海報截圖
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主力車型小鵬P7磷酸鐵鋰版車型的推出為其月交付量提供了重要助力,單是6月份交付量便達4,730臺,環比5月的3,797臺大增25%,至此,小鵬P7在今年第二季度中累計11,522輛,環比第一季度的7,974輛上升44.5%。
目前,小鵬汽車的銷售門店已開拓至200家,服務中心64座。品牌超充站已運營231座,覆蓋城市65個。免費充電站點已運營約1400座,覆蓋城市超200個,為小鵬車主搭建了一個快速、方便的補能充電網絡。
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先生表示:“我們再破季度紀錄,關鍵交付指標皆創新高,彰顯了我們自主研發全棧式技術能力所推動的加速增長。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上半年的交付量按年上升459%至30,738輛,超過2020年全年的交付量。”
來源:蓋世汽車
9.哪吒牽手華為 但不做華為INSIDE
繼華為與北汽聯合打造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與小康合作賽力斯華為智選SF5、與長安合作的高端新能源品牌E11之后,“不造車”的華為又牽手一家車企!
8月25日,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哪吒汽車”)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華為”)簽署全面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哪吒汽車與華為將基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信息化等關鍵技術,在智能網聯、車載計算、智能駕駛、數字能源及云服務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作為雙方合作的首款車型,明年上市的哪吒S將應用華為MDC智能駕駛計算平臺及激光雷達技術,深度聚焦智能駕駛新生態。
值得注意的是,與北汽、小康、長安的合作方式不同,哪吒汽車與華為的合作僅在明年上市的哪吒S上應用華為MDC智能駕駛計算平臺及激光雷達技術。哪吒汽車相關人士表示,“哪吒不做華為INSIDE”。
來源:第一電動
10.收購自動駕駛公司 小米造車100億美元花出去不到1%
“首期投資為100億元,預計未來十年投資額100億美元。”3月底,帶著小米創始人雷軍的戰績和聲譽,小米駛入了智能電動汽車整車制造的軌道。小米造車的動靜很大,未知很多,距離小米決定造車已經過去4個多月,小米造什么車,在哪造車等問題至今沒有敲定。但這不意味著小米沒有在行動,至少小米已經開始花錢了。
8月25日晚,小米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與Deepmotion Tech Limited(深動科技,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相關訂約方訂立股份購買協議,據此,公司有條件同意收購而各普通股股東賣方及各優先股股東賣方有條件同意出售1.25億股普通股及5085.47萬股優先股,分別為Deepmotion已發行股本的71.16%及28.84%。整體收購總代價約為7737萬美元,花掉了小米十年計劃投資中的不到1%。
這并不是小米宣布造車后第一次花錢,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米此前的“消費”中也涉及到了自動駕駛公司。6月初,小米參與了另外一家自動駕駛初創企業的融資,據縱目科技信息,其完成的累計1.9億美元的D輪融資,其中D3輪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領投。
在哪造車都沒確定的小米卻對“自動駕駛公司”情有獨鐘,小米想造的車會是何特點恐怕已經可以窺見一二了。
來源:道哥說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劉澤竑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5477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