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電車的江湖,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般美好。
一方面,憑借基礎代步車市場不斷涌現的新能源化需求,入門級的新能源消費市場迅速達到140萬輛級的市場體量。然而看似蓬勃發展的市場背后,是微型電車的利潤與價值在被不斷壓縮,并且隨著入局玩家的數量越來越多,這個細分市場正在加速“內卷”。
另一方面,價格戰如火如荼,部分A0級甚至是緊湊級車型的價格體系進一步下探,不僅造成市場觀望情緒空前,更是直接擠占了微型電車的生存空間,導致細分市場出現萎縮跡象。
而恰恰是在此時,吉利汽車旗下的全新A00級微型電車熊貓mini橫空出世,上市首月客戶訂單突破了2.5萬,累積交付實現破萬。
如上文所言,熊貓mini的市場環境并不友好,身邊站滿了競爭對手,其中既有五菱宏光MINI EV這樣的“市場王者”,亦不乏長安Lumin此般的微型電車“灼熱新貴”,甚至是比亞迪海鷗、五菱繽果等A0級車型也在蠢蠢欲動,試圖搶奪升級市場,分上一杯羹。
“加量不加價”的熊貓mini
在微型電車市場內外交困之際推出熊貓mini,吉利的選擇不禁令人感到驚喜與好奇:熊貓mini憑什么一騎絕塵,突出重圍?
背靠大吉利的全價值鏈體系,從研發制造到產品定位,從營銷戰略到渠道布局,熊貓mini毋庸置疑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
不過,熊貓mini一炮而響的關鍵之處,還是在于“國民出行新玩伴”的產品定位,精準滿足了微型電車消費人群精品化的需求痛點。事實上,只要將熊貓mini開到路上,很容易就能感受到那股“加量不加價”的產品魅力。
環顧市場,“薄利多銷”的微型電車總離不開這樣幾個立身之本:其一是價格,低門檻的購車成本、高經濟性的使用成本是微型電車走進千家萬戶的關鍵要素之一。
熊貓mini售價為3.99萬~5.39萬元,在這樣的價格體系里,熊貓mini頂配靈動熊的價格與五菱宏光MINI馬卡龍繪色版相當,但是在充電速度、智能配置、安全品質等方面,熊貓mini有著全面優勢。如此定價的目標也很明確,那便是在微型電車最合適、最具競爭力的價格區間內,與五菱宏光MINI EV展開直接對話。
其二是續航和充電速度,解決續航焦慮是所有電動車型必須面對與解決的問題,也是衡量產品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微型電車也不例外。
熊貓mini分別配備20kW和30kW永磁同步驅動電機,搭載的是磷酸鐵鋰電池,電池容量分別是9.61kWh、17.03kWh,對應的CLTC純電續航為120km、200km。
值得注意的是,熊貓mini提供了多種補能方式,很大程度上減少用戶的充電焦慮,拓展了用車出行半徑。它可以通過220V 2kW便攜家用充電槍完成家庭充電、電動車充電棚等場景的補能;如果有固定停車位,熊貓mini也能提供7kW的家用充電樁,常溫下3小時左右便可以充滿。
熊貓mini 200km版本車型擁有同級唯一的直流快充功能,22kW最大充電功率,適配市面主流商用快充樁。在實際的試駕體驗過程中,在熊貓mini的續航還剩60公里左右的時候,我們將車輛駛入了附近商超,一邊尋找快充樁進行充電,一邊順道吃個便餐,從30%電量充到80%用時差不多在半小時左右。
不過,由于涓流充電的影響,我們沒能等到它完全充滿,后續詢問官方后得知,熊貓mini完全充滿的時間大約在70分鐘,這樣的補能效率無疑是它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畢竟,同級的五菱宏光MINI EV、長安lumin等暢銷車型都遺憾地與快充功能失之交臂,而在消費市場轉型的關鍵當口,誰能布局完善的補能體系,緩解續航焦慮,誰便能掌握主動權。
其三是智能化 ,受制于制造成本,微型電車的智能化一直處于邊緣地帶。可事實上,電動化轉型與智能化應用總是如影隨形的。人們說,“新能源的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這句話不僅適用于主流新能源市場,時代“內卷”至此,微型電車更不該與智能化“絕緣”。
在9.2英寸彩色儀表盤和8英寸中央觸控屏下,是同級少有的無感互聯功能。同時,無感進入+無感啟動也讓熊貓mini更加智能更加便捷。這些智能化配置,五菱宏光MINI EV馬卡龍都未能搭載。
進入到車內,熊貓mini會直接進入待行駛狀態。通過手機里的駕駛伴侶APP掃描中控屏上的二維碼后即可實現手機與車機互聯。通過語音控制,即可呼喚語音助手進行導航,無需手動操作。下次上車后,不需要再進行二次掃碼即可互聯。
而且,完成無感互聯之后,車機會支持藍牙電話、QQ音樂等功能,智能語音系統也會被喚醒,基本上可以讓我在行駛狀態中擺脫對手機的依賴。
不僅如此,通過登陸吉利汽車APP,可以在第一時間查看到續航里程、剩余電量等車輛基礎信息,也能完成遠程開關空調、開關車門和解鎖后備箱等一系列操作。
有趣的是,在進入商超充電時,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由于商超的地下停車場太大,我和同事都忘記了停車地點,這時候我們通過APP中的遠程尋車功能順利鎖定車子,不至于像“無頭蒼蠅”一樣在停車場里亂轉。
其四是品牌,堅實的品牌基礎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優秀的制造能力與可靠的安全保障,微型電車本身的特殊定位更要求將安全性放到核心位置之上。
在吉利強大制造體系的背書下,熊貓mini不僅具有籠式車身、前防撞鋼梁、側防撞鋼梁、電池碰撞防護以及同級罕有、明顯提升車身強度的激光焊接車頂等防護結構,還全系標配EPS+ABS+EBD等主動安全系統。
相比之下,五菱宏光MINI EV馬卡龍既沒有采用側防撞鋼梁的結構,也未使用激光焊接車頂等工藝,可以說,在成本可控的范圍內,熊貓mini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安全性保障,優勢相當明顯。
其五是空間,穿梭在街頭巷尾的微型車,一方面要求足夠的小巧靈活,輕松應對行車、停車中的種種難題;另一方面也要求相對寬敞的內部空間,以保證駕乘時的基本舒適性。
熊貓mini采用了雙門4座的布局,車身尺寸分別為3065/1522/1610mm,軸距為2015mm,整體尺寸相較于五菱宏光MINI EV馬卡龍要大一些,在內部的駕乘舒適度上也會有一定的提升。
此外,熊貓mini的轉彎半徑僅4m,加上配備雙倒車雷達,可以提供帶軌跡線的倒車影像,在日常進行轉向、掉頭、停車等動作時會更加靈活簡單。
坐于車內,前后兩排無論是頭部空間,還是橫向空間,都相對充裕,同級唯一的64英寸全景天幕在很大程度上延展視覺上的空間感。
不僅如此,熊貓mini后排座椅放倒后,后備箱可拓展800L,可以輕松放2個26英寸+2個20英寸行李箱,完全可以滿足日常出行需求。
最后是顏值 ,在微型電車的生命周期以及成長過程中,造型設計“先入為主”的作用尤為突出,為顏值買單也是Z時代年輕用車群體的顯著消費特征。
初見熊貓mini,很難不被它呆萌的外表所吸引。車如其名,既然名叫“熊貓”,其在造型設計上,也采用了諸多“國寶”熊貓的元素。標志性的“大眼萌”前燈,形似撲朔閃動的“熊貓眼”, 熏黑的后視鏡靈感明顯來自于熊貓的耳朵。
總而言之,熊貓mini在同等價位內解決了老一代微型電車在補能體系、智能配置以及安全品質等方面的核心問題,極大拓寬了微型電車的出行半徑和使用場景。
熊貓mini如何打動Z世代?
熊貓mini從不是五菱宏光MINI EV的跟隨者。它看到了微型電車轉向市場化的過程中,精品個性化以及大眾通勤化的趨勢,進而義無反顧地實現了微型電車的價值躍遷。
基礎代步車早已不是8年前的模樣,在智能電動化時代,它有了更為與時俱進的表達方式。而熊貓mini自始至終思考的都是如何通過吉利背后的技術積淀和制造體系優勢,將先進的智能化技術不斷下放,讓入門級市場的消費者也能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平權體驗。
可以這么說,如果把2015年興起至2020年發展壯大這一段時期,稱之為微型電車的1.0時代。那么在3年之后,以熊貓mini為價值新標桿,微型電車市場已經踏入2.0時代——實現從單純地滿足代步需求向著更為智能、安全以及智能化的方向轉型,這不僅是微型電車的變革方向,更是汽車發展迭代的根本邏輯。
此外,隨著Z世代消費人群成為市場主力,如何打動他們變得尤為重要。正如美國學者托馬斯·科洛波洛斯在《圈層效應》中寫到的:“面對群體的強勢崛起,只有理解消費主力的商業邏輯,懂得如何靠攏這一代年輕人,未來的商業才能成功?!?/p>
成長于互聯網時代的Z世代會玩、愛玩,時刻把握潮流、自成焦點,他們渴望新鮮感、崇尚獨創和個性,他們追求圈層文化、樂于認識同好。這樣的消費群體對汽車、對主機廠有更深層次的要求和期待,他們買的不只是產品,還有產品背后的附加值。
因此近年來,吉利也不遺余力地通過生活方式進階、品牌跨界合作、用戶共創體驗等創新手段來傳遞品牌理念,力圖在與用戶的同頻共振中,收獲品牌認同。
熊貓mini也貫徹著“用戶思維”,為此它專成立了用戶專屬的多元化深度交流平臺——“胖噠俱樂部”。從線上到線下,熊貓mini始終堅持“與用戶共創”,以開放的心態與用戶對話,讓用戶直接參與品牌的成長。而這也是熊貓mini在強敵環伺的微型電車市場中占據主動、實現突破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功夫熊貓》中,龜大師對困頓中的阿寶說,“你的思想就如同水,我的朋友,當水波搖曳時,很難看清,不過當它平靜下來,答案就清澈見底了?!?/p>
是的,舊時代慢慢褪去,新舊交替間充滿混沌,可當眼前迷霧逐漸消散,像熊貓mini這般的價值引領者們必將脫穎而出。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98270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