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馬斯克再次高調訪華。
5月30日下午3點,馬斯克的搭乘6650萬美元的灣流G650ER降落在北京。
晚間,一張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陪同馬斯克的照片就開始在社交媒體上流傳。
三年前馬斯克來中國參加上海超級工廠的交付儀式,被稱為“歷史性時刻”,不止是因為馬斯克尷尬的舞蹈,更因為上海超級工廠的交付將當時產能不足、交付乏力、現金流吃緊狀態的特斯拉從破產邊緣拉了回來。
當時,上海超級工廠僅僅用了10個月的時間就從一片空地到建成投產。緊接著,上海工廠用三年時間拿下100萬輛車交付的成就,成為特斯拉全球產能的Top 1。
可以說,上一次馬斯克訪華救了當時的特斯拉,并一度將股價推上了歷史高點。
三年后的今天,歷史正在重演。受消息影響,特斯拉盤前漲幅4.72%。
無論是自身發展的階段還是外部環境的挑戰,特斯拉又走到了一個新的關鍵階段。
目前中國市場已經成長為特斯拉銷量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市場,今天的特斯拉,比三年前更需要中國。
據“自象限”通過馬斯克社交媒體了解到,此次訪華,馬斯克將再次參觀上海超級工廠。
除此之外,馬斯克還要做一件大事,即推動自動駕駛全面入華。眾所周知,在中國一眾新能源汽車中,特斯拉一直都是“遺世獨立”的存在,無論是車型、價格、標簽還是銷量,特斯拉都一騎絕塵。
但事實上,這并不是特斯拉的“完全形態”,中國市場的特斯拉一直都是“被閹割”過的,即沒有完整的自動駕駛功能,而特斯拉的優勢就在于“軟硬結合”,當前卻只有硬件,沒有核心軟件。
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產品主要有三個類別:AP(自動輔助駕駛)、EAP(增強輔助駕駛)、FSD(全自動駕駛)。
其中,AP是自動輔助駕駛,是特斯拉的免費標配;EAP 為增強輔助駕駛,在 AP 基礎上,增加了智能機召喚,自動泊車、高速NOA 等功能,目前在中國地區售價為 3.2 萬元;而真正特斯拉自動駕駛的靈魂產品FSD則一直受數據安全和地緣政治的影響,沒有在中國落地。
FSD主要功能包括導航輔助駕駛 (NOA) 、自動變道、自動泊車、智能召喚、交通信號識別、 (基于導航路線的) 城市道路自動轉向等。
在特斯拉 5 月 17 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馬斯克花了不少時間對外介紹了 FSD 的商業前景。他認為,未來 FSD 一定會比人類駕駛員安全十倍。同時,如果實現完全自動駕駛,車輛本身可以在很多用戶之間共享,能夠提高 5 倍的汽車使用價值。
在此之前,特斯拉FSD入華的傳言已經飄了很久,卻一直沒有落地。但今時不同往日,以前落地FSD是為了增長,現在可是為了生計。
受全球經濟影響,特斯拉也難逃增長難的困境。財報數據顯示,特斯拉一季度經營現金流為25億美元,減去資本支出后的自由現金流同比驟降80%至4.4億美元,遠遜于市場預期的32.4億美元,對比去年四季度的自由現金流為14.2億美元。現金流不足的同時,特斯拉整體毛利率是新冠疫情崩盤以來首次跌破20%門檻。
另一方面,特斯拉在中國和美國市場的持續降價,已經降到了價格地板。今年在美國降價八次后,其基本款Model 3的價格已經累計下調了11%,基本款Model Y的價格下降了20%,整體美國車型的降價幅度最高達到25%,以應對需求疲軟、利率上升和日益激烈的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競爭。中國市場,Model 3和Model Y降價2萬至4.8萬元不等,均降價超10%,創下特斯拉中國售價歷史新低。
持續的降價講不出新故事,提振需要一個新的強心劑。得益于特斯拉 112 萬 輛的累計在華銷量,FSD 的本土化具備了極大的想象空間。借助 AP 和 EAP 兩款產品,特斯拉已然有了足夠多的數據儲備。若 FSD 能夠入華,軟件本土化的迭代速度和潛在收益或超市場預期。
為了給這次訪華鋪路,馬斯克在兩年前就開始未雨綢繆。
數據安全一直是特斯拉被中國市場戳脊梁骨的“老毛病”。2021年5月25日,特斯拉公開宣布在中國建立本地化數據中心,以實現數據存儲本地化,并將陸續增加更多本地數據中心,并實現數據不出境,若有數據出境需求,會由國家監管部門審核確認安全后才會向境外輸送數據。同年10月25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數據中心就已在臨港建設落成,試圖給中國市場吃下一個“定心丸”。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Ballad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0380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