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晚,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發布微博稱,小米公司決定,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兼任小米品牌總經理,以后小米手機發布會也將由盧偉冰主講,第一場是小米14Ultra。同時,王騰將接任Redmi品牌總經理。
從表面上看,相當于每年少了兩場精彩絕倫的“科技春晚”。而這背后,不僅僅是主講人的變化,也標志著雷軍正式將工作重心從手機,全面轉移到汽車上來。
當然,說完全“沒了”也不太正確。喜歡看雷軍和余承東“相愛相殺”的朋友,倒是不用感到遺憾,他倆只是換了條賽道。小米汽車的發布會上,我們還是能看到雷軍的身影。
造車對于小米與雷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雷軍也曾在宣布造車的那場發布會上強調,造車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創業項目,將會賭上人生所有戰績與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
就連雷軍公眾號發的紅包封面,都是他與小米SU7的合影。可見現在雷軍把造車看得多重要。
或許不少人無法理解,身為大企業掌門人的雷軍,難道還要事事親力親為?螺絲不用雷總打,圖紙也不用雷總畫,怎么就沒法兼顧手機與汽車?
其實,已經是“勞模”的雷軍,做出這個決定,不僅是不得不這樣做,也更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說雷軍是勞模,不只是一個形容詞,因為他真的是。2020年,雷軍曾榮獲北京市勞動模范稱號。
而雷軍的“勞模”故事也不少。雷軍曾在公開場合講述過這樣一段回憶:在小米的低谷時期,曾一天開23場會,工作16小時。即便是現在,雷軍一天也是從早工作到晚,2020年雷軍的一條抖音記錄了雷軍的一天,從早9點30第一個會,到晚上11點30的會開完,后面還有一個會。雖然視頻可能有一定演繹成分,但這一定是雷軍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
也就是說,雷軍本身在手機業務上就已經“工作飽和”。而造車,特別是從零造車更是一件磨人的事。
前段時間,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在一檔訪談類欄目上曾調侃,如果想“害”人,那就讓他去造車。可見造車耗費的精力絕對不比造手機低。
而不少造車新勢力的創始人,也是放下了曾經的生意,全力投入到造車當中。比如從蔚小理來說,三家企業的創始人此前均有過成功的創業經歷。
理想汽車創始人理想2000年就創立了泡泡網并開始運營,此后創立汽車門戶網站汽車之家,并成功在美股上市。2015年,李想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成立車和家(理想汽車前身),也正是在那一年,李想卸任汽車之家總裁。
另一家汽車門戶網站的創始人也同樣選擇了新能源車這條賽道。2014年,易車網創始人李斌正式創辦蔚來汽車。雖然李斌沒有像李想一樣,立刻全力投身于造車事業,但也在2018年卸任易車CEO,并于2021年卸任易車法人及董事。而2018年也是蔚來ES8開始交付、ES6上市與蔚來美股上市的重要年份。
同樣來自互聯網的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也是在造車幾年后開始全力投入。2004年,何小鵬與梁捷正式創立UC優視,2014年UC整體并入阿里巴巴集團,同年何小鵬與幾位合伙人共同創立了小鵬汽車。2017年,何小鵬離開阿里巴巴,正式加入小鵬汽車并出任董事長。
從這些例子也能看出,一個人開不好兩條大船的道理。在小米汽車量產在即的日子里全力投入造車事業,不得不說也是一個綜合考慮后的結果。
其實,雷軍也有另一種選擇——放權給職業經理人。畢竟以小米的體量來說,挖來一位經驗豐富、有汽車行業經驗的職業經理人并不難。小米汽車內部也不乏擁有國內外經驗的造車“老兵”們。
但創始人帶隊,其實是一家企業非常寶貴且非常重要的財富。
以往,我們在評價一些傳統車企時,會把他們新能源轉型慢的問題歸結于燃油車包袱太大、不愿摒棄現有利潤等原因。但我們忽略了“人”的因素。
傳統車企基本是職業經理人帶隊,即便有部分像豐田章男這樣的家族式管理者,也無法與企業當初的創始人相提并論。
針對這一問題,蔚來創始人李斌曾發表見解稱,創始人掌舵的公司會更考慮長期利益,做對長期有益的事,而職業經理人則會被任期成績所牽制。
在企業偏離正確軌道時,創始人也可以更有效、更迅速地對企業做出調整,而讓職業經理人去改變一家傳統企業的傳統做事方式,相當于需要否認那些成績輩出的前人,難度可想而知。
在創業的早期階段,創始人帶隊的另一大優勢,就是負責給團隊“拍板”。就拿現在的新能源車來說,未來的發展趨勢絕對不是單一的、唯一的,可能有多種技術路線。例如用激光雷達還是純視覺、磷酸鐵鋰還是三元鋰、第一臺車是轎車還是SUV等等,如果團隊內部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都用在發展模式的爭論上,甚至是開始四分五裂,肯定是得不償失。
但如果這個時候有一位擁有“絕對話語權”的創始人出來拍板,相信大家都不會再有意見。
想必,這也是雷軍決定親自帶隊的原因。這是效率最高、成功率最高的辦法。
2016年,小米手機陷入生死存亡之際,雷軍直接接管手機部門,帶領公司渡過了難關。時間來到2024年,小米雖然早已不是當時那種慘狀,但品駕相信,雷軍還是會以同樣的狀態與熱情,去期待對于小米汽車而言的“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PingWest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18904
以上內容轉載自PingWest,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