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省油、省錢,就不要去玩越野。”這或許是大家普遍認同的一個觀點。
面對泥濘、爛路、爬坡等“極限”場景,“越野車”為了稱得上“越野”,則需要具備以下特點:非承載式車身,四輪驅動,更高的底盤,更大的馬力,粗獷的外表……
更“硬”的用料,更大的排量,更高的油耗,就意味著更多的成本,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就是更高的售價。
為了越野,為了自由,似乎不能太在乎多出來的幾萬塊錢。亦或者說,那些玩越野的人,本來就不缺錢?
對于越野細分市場,長城汽車應該更加具備發言權。但面對浩湯的新能源時代潮流,長城汽車卻好似開起了歷史“倒車”。
日前,長城汽車旗下坦克品牌的“網紅” 坦克300,推出了最新款車型,“化名”為坦克330,售價33萬元。
這一價格,在坦克300最丐版的售價基礎上,增加了13萬,比坦克400 Hi4-T還高,甚至來到了坦克500的價格區間。
要問這是一款什么車?長城汽車給其貼上了這些標簽:3.0T稀缺動力,越野黃金尺寸,極致性能……
沒錯,這并不是大家所期待的坦克300Hi4-T,而是一款徹頭徹尾的“3.0T、6缸、9AT、加95號汽油”的燃油車。
燃油車的命也是命,燃油車沒有錯,創新研發發動機等燃油車技術更加沒有錯,但值得思考的一點在于——
為什么長城汽車明知道新能源趨勢勢不可擋,卻依舊要如此反其道而行之,大力發展“老技術”?
長城:眾人皆醉我獨醒
新能源越野不行的話,豹5不會那么容易殺出一條“血路”。退一步講,如果豹3來了,坦克300Hi4-T還未到,越野市場必然會迎來一次大洗牌。
首先,站在長城汽車的角度,拉慢坦克300的混動化,存在一定的內在邏輯。
其實很好理解,坦克300Hi4-T的到來,必然會吃掉一定的越野市場份額,而這部分蛋糕,大概率會來自坦克300、坦克400、坦克500等自家車型。
正值市場價格戰期間,坦克300Hi4-T不可能賣得太貴,否則會傷害用戶口碑;也不能賣得太便宜,不然就沒有太多利潤。兩害取其輕,“拖”之一字,就成為了最好的應對之法。
其次,作為越野細分市場的“老玩家”,長城汽車肯定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越野市場一直都在,但越野不可能全是新能源。
試想一下,當大家都去新能源轉型,余下的燃油市場,由長城汽車一家主導。如果未來的走向,真的按照這一猜想發展的話,那么于長城汽車自身,也是一件好事。
只不過不容忽視的一點,商場如戰場,一切都沒有那般簡單。單就燃油越野市場而言,福特等合資車企不說,奇瑞、東風等國產品牌,可是早已經“磨刀霍霍”。
當然,長城汽車花費精力發展燃油車老技術,可能還有別的想法——提高產品附加值。
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分布日益清晰,就電車而言,人們很難相信他們的“高溢價”故事。所以,這樣的新能源汽車時代,稱之為汽車平權時代也不為過。
可是千人千面,總有那么一部分人,“死守”燃油車。
而更大的排量,更強的發動機,代表著燃油車性能方面的一種衡量標準,也是除品牌溢價之外的技術溢價部分。
長城汽車大力發展這些技術,可以說既賺了“打破歐美封鎖”的面子,又有了“多賺溢價”的里子。
賣油車,肯定比賣電車賺錢。但賣油車,不一定比賣電車更具長期主義。
其實,長城汽車也在大力發展新能源,如Hi4技術的全系普及、歐拉純電車型、毫末智行的智能駕駛、蜂巢能源的動力電池技術……只不過與別家車企相比,長城汽車的新能源汽車轉型落地,就顯得遲疑了許多。
無他,長城汽車的燃油車包袱太重,又要賺錢,又要發展,可這世間,安得兩全法?
堅定不移,相信新能源
或許最近的市場上,總會聽到這樣那樣的聲音:中國發展電動車被歐美騙了;奔馳重啟燃油車計劃;歐盟2035年禁售燃油車計劃改變……
毫無疑問,新能源車、電車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存在著各種問題,如里程焦慮、補能焦慮等。但長期來看,新能源車已經有了替代燃油車的可能。
混動技術、800V、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新能源汽車完全可以憑借各種技術的演進,彌補不足,并帶來更多的舒適性、便利性。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新能源大背景下,整車成本趨于透明且大大減少,哪怕是“電老虎”動力電池,也隨著市場的不斷調整,價格趨于平穩。
油混車、插混車、增程車、純電車等不同能源車型,在中國汽車市場上,遍地開花,而且被人們廣泛接受。至于所謂價格戰的出現,也將進一步加速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以實現真正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
如此時代激流之中,沒有人可以“穩坐釣魚臺”,長城汽車也是一樣。
新能源汽車之路,是一條康莊大道,也是中國由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必然之路。不要遲疑,不要低估,用盡全身力氣,爭奪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
越是這種市場變革之時,就越是充滿機遇,但也充滿變數。
產品體系雜亂、人員動蕩、戰略不定……長城汽車現在所面臨的變化,已經不僅僅是要不要做新能源的問題,而是如何在狀況百出的現在,做好新能源汽車這一“確定性未來”。
方法是什么?只能降價求量?還是斷舍離?
時間不多了,正如廣大消費者對坦克300Hi4-T的期待一樣,人們對于長城新能源汽車的耐心,已經嚴重不足。
迅速轉化的市場風格,促使整個汽車行業隨之“升級”。但通過坦克Hi4-T以小見大,長城汽車似乎并非不知道消費者想要什么,而是沒能做好取舍,依舊在平衡著許多看不到的東西。
糾結著,糾結著,錯過了時機。可是,2024年的汽車市場,還會允許車企犯錯嗎?高合、合創搖搖欲墜,理想被一張圖打敗,沒有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越野、硬派、品類創新等,都可以去做,長城汽車堅持自己也完全沒有問題。但重要的是,要突破,要有效果。更直白一些,這一切都要在銷量上有所體現。
尤其是新能源汽車上面,人們對長城汽車的信心并不足。越是這種情況,越不能自亂陣腳,越要堅信、堅持新能源。
事實上,最近一段時間,長城汽車的事情并不少,包括車型的上新、機甲龍的回歸,經銷商體系變革、高層人員動蕩……甚至關于新能源轉型緩慢的“火”,已經燒到了長城汽車掌舵人魏建軍的身上。
2024年確實很難,但還是期待長城汽車能夠在今年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將帶有長城性格的新能源產品打造出來,發展出來。
畢竟,現在的時代,已經沒有“深蹲”的機會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23952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