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據相關媒體報道,為了提高效率和優化成本,大眾汽車集團為旗下所有公司設立了一項名為“KI 10”的績效項目。該項目設立了一個明確的目標:與2023年相比,未來三年將實現降本20%,包括固定成本和人員成本。
圖片來源:大眾汽車
據文件中顯示,未來兩年效率將是關鍵,大眾汽車集團正在通過投資新技術推進其在全球和中國的轉型,以保障未來的競爭力。顯而易見,盈利能力是持續成功的組成部分。
當然,中國作為大眾汽車集團最重要的市場,在大眾該項目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文件中顯示,如果大眾想保持競爭力,必須現在就為未來投資。為了能夠進行這些投資,中國業務的盈利能力是最重要的。自去年以來,中國團隊一直努力在當地實施績效計劃。
一直以來,大眾汽車都是中國年銷量最高汽車品牌。2023年全年,大眾在華交付新車323.6萬輛,實現了1.6%的同比增長。不過,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大眾在內的外資品牌收到不小沖擊。在新能源汽車板塊,盡管大眾以5.2%的增長率,交付了超過19萬輛新車,但遠未跟上新能源市場增長速度。
大眾維持如今的體量,依賴的還是21% 的燃油車市場份額。因此,加快新能源轉向的步伐,是大眾汽車在中國的重中之重。
過去幾年,大眾在華的電動化戰略主要針對全球市場打造的MEB平臺和E 3架構展開,不過其在技術層面依舊停留于400V架構和傳統分布式功能域電子電氣架構。相比之下,中國車企已進入了800V 架構和“中央控制 + 區域控制”電子電氣架構的時代。顯然,大眾較中國車企已經落后至少一代。
不過,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電動化轉型的步伐始終沒有減緩。4月11日,大眾中國宣布,大眾汽車集團投資25億歐元,進一步拓展位于合肥的生產及創新中心,以此強化本土研發。
與此同時,大眾汽車還將在合肥生產兩款與小鵬汽車共同開發的大眾汽車品牌車型,其中首款車型為中型SUV,計劃于2026年投產。按照最新規劃,至2030年,大眾汽車集團旗下品牌將在中國市場提供超過30款純電動車型。
此外,由大眾汽車集團全資控股的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VCTC”)正在開發集團首個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電動汽車架構(CMP),從2026年起,集團將依托該平臺開發不少于4款面向緊湊級入門市場的電動車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3291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