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中國車市,有兩組數據特別振奮人心。
首先,今年前4個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達到466.4萬輛,同比增長26.7%。市場占有率正式突破60%大關,成功觸及創始歷史新高的60.7%。
其次,過去的5月13日-19日,中國新能源乘用車上險量達到6.8萬輛,新能源乘用車終端上險滲透率首次突破50%大關,達到50.2%。
而作為見證者,讀出的重要含義更多集中在:“電動化轉型浪潮的席卷速度,遠遠超出了大家的想象。身處規則重塑的全新賽道,中國車企徹徹底底的站起來了,迅速掌握了產品的定義權與定價權?!?/span>
水到渠成,如果試圖評選出一位貢獻最為卓越的選手,相信很多人都會把選票沒有任何爭議的投給——比亞迪。這個以“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導者”自居的品牌,各個維度無疑都在拼命狂奔。
也恰恰基于這樣的背景,6月第一天,隨著比亞迪正式公布5月終端成績單,其儼然再次祭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論據。
具體來看,共銷售新能源汽車331,817輛,同比增長26.8%;其中,共售出新能源乘用車330,488輛,同比增長38.2%。
進一步拆分,共售出純電動乘用車146,395輛,同比增長18.90%;共售出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184,093輛,同比增長35.07%。
面對如此結果,不禁想起之前的觀點:“今年的中國車市,插混將會繼續大放異彩。相比之下,礙于種種原因,純電的增勢將會放緩。只有兩條技術路線齊頭并進的品牌,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巨頭?!?/span>
5月的比亞迪,用銷量突破33萬輛大關,以及具體的細分構成,證明了上述判斷。當然,不少讀者或許對于這一數字究竟有多夸張,并沒有什么概念。
這么來說,“截至目前,雖然仍未拿到5月各家車企的最終表現,但結合4月的階段性結果,基本可以確定的是,比亞迪一家的零售銷量,完全可以與南北大眾與兩個豐田相加劃等號?!?/span>
誰才是一家獨大,漸漸一目了然。
而王傳福曾經拋出的那段話:“我們憑借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e平臺3.0等顛覆性技術,堅持純電動和插電混動兩條腿走路,即將迎來技術、產品和市場的爆發?!?/span>
真真切切開花結果變為了現實。
由此轉換視角,繼續聚焦比亞迪5月終端成績單。身為絕對的“主力”,王朝網共售出新車172,051輛。
包括秦家族( 秦PLUS、秦L)共售出新車57,072輛,漢家族共售出新車22,003輛,唐家族共售出新車15,478輛,宋家族(宋PRO、宋L)共售出新車37,267輛,元家族(元UP、元PLUS)共售出新車40,231輛。
反觀海洋網,5月共售出新車143,108輛。
包括海鷗共售出新車35,370輛,海豚共售出新車10,624輛,海豹(EV、DM-i、海豹06)共售出新車14,311輛,海獅07共售出新車3,400輛,驅逐艦05共售出新車32,883輛,護衛艦07共售出新車782輛,宋PLUS(EV、DM-i)共售出新車44,907輛,e2榮耀版831輛。
至于主打“新豪華”的騰勢,5月共售出新車1223輛。包括D9共售出新車10,158輛,N7共售出新車2,031輛,N8共售出新車34輛。而作為仰望與方程豹旗下唯一在售的產品,U8與豹5則分別售出新車608輛與2,430輛。
綜上,借用某證劵機構調研報告中的一段評價。
“比亞迪作為行業龍頭,產品矩陣豐富,幾乎覆蓋了市場上已有的全品類車型。即使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日益加劇,公司基于自身長期的技術積累和生產經營能力,仍能從容面對?!?/span>
的確,從王朝網,到海洋網,再到騰勢、仰望、方程豹,比亞迪祭出全方位的攻勢,對于其它競爭對手來說很難有招架之力。
尤其是隨著各個車系“榮耀版”逐一開戰,今天文章的主角幾乎已經把王朝網與海洋網“主銷擔當”的售價全部拉到25萬元以內。至于25萬元以上的市場,騰勢、仰望、方程豹則在各司其職。
另外,必須知曉的是,今年的比亞迪除了守擂,還在不斷開拓。
這不,就在上周,位于西安古城,全球首發了第五代DM技術,成功實現全球最高發動機熱46.06%、全球最低百公里虧電油耗2.9L和全球最長綜合續航2100公里。
即便引發了一些關注度頗高的爭議,但無可厚非的是,比亞迪再次用幾個十分震撼的“參數”,率先搶占了潛在用戶的購車心智。
讓大家理所應當的認為:“除了價格,技術才是它最濃的底色。”
況且,結合一季度財報,比亞迪研發費用由上期的62.38億元大幅暴增70%,達到106.10億元,占到總營收的8.49%,同比增長了3.29個百分點。
順勢,回顧整個2023年,其實它的研發費用已經暴漲至395.75億元,超過全年盈利,同比增長112.15%。算上資本化后,研發投入更是達到399.1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達到6.63%,較2022年的4.77%提升1.86%
或許,還有讀者對于近400億元的研發投入沒有概念,作為參考特斯拉2023年全年研發投入折合人民幣后約為284億元。
簡單換算,二者相差足足116億元。
也正因如此,為了鞏固自己的領先優勢,沒有保留任何余地,今年的比亞迪在研發投入一項上,一定會變得愈發堅決與高效。
第五代DM技術,只是其“技術魚池”中的一條小魚。
而將視角繼續拉回,當上周站在舞臺中央聚光燈下的王傳福喊出:“截至目前,比亞迪插混車型累計銷量超過360萬輛,中國每賣出2輛插混車型,就有1輛是比亞迪。”
“洗腦”的效果,同樣顯著。
而隨著最低只需9.98萬元,搭載第五代DM技術的秦L與海豹06一起入場,能夠感受到用不到10萬元的預算,買一輛外觀內飾風格各異,油耗與續航表現雙雙逆天,軸距接近2800mm的插混轎車,就是比亞迪今年又一張不留情面的“殺招”。
它倆的到來,與秦PLUS DM-i、驅逐艦05,以及漢DM-i、海豹DM-i一起,完成了對于緊湊級轎車到中級轎車,售價區間從7萬多元到20多萬元,全面且徹底的覆蓋。
眼下,更加期待的便是,有了秦L與海豹06的助力,比亞迪的單月銷量能夠沖向一個怎樣的全新高度?突破35萬輛甚至40萬輛?
畢竟,結合已知信息,今天文章主角的全年銷量目標,直指同比2023年繼續增長20%,簡單換算則為360萬輛左右。反觀1-5月,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達到1,266,934輛。兩項數據相減,差距約為233萬輛。
換言之,在接下來7個月的時間內,月均需要賣出超33萬輛新車。
好在,值得欣慰的是,有了5月終端成績單的背書,以及手握底牌算得上充沛,完成的可能性仍在不斷增大中。
反正,不吹不黑,比亞迪漸漸有了一絲“攔不住”的意味。2024,不出太大意外,又將是它創造里程碑的一年。不過,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需要直面的壓力與挑戰,同樣只增不減。
人紅是非多,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32916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