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據彭博社和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塞爾維亞總統Aleksandar Vu?i?在接受德國媒體Handelsblatt采訪時表示,塞爾維亞已承諾不向中國汽車制造商出售鋰,并承諾在開發世界上最大的鋰礦床之一時,將優先支持梅賽德斯-奔馳、大眾和Stellantis等歐洲汽車制造商。
Aleksandar Vu?i?;圖片來源:塞爾維亞總統官網
Aleksandar Vu?i?于7月17日晚些時候向記者表示,塞爾維亞將于當地時間7月19日與歐盟簽署一項關于礦產原材料的框架協議。Aleksandar Vu?i?指出,初步協議規定了建立加工工業以及電池制造。這將確保原材料以及符合歐盟銷售條件的電動汽車的生產,且不會受到征稅的影響。
有知情人士透露,梅賽德斯-奔馳和Stellantis已經是一家電池合資企業的合作伙伴,他們愿意通過優化加工過程以及提高電動汽車電池產量,來跟進力拓集團(Rio Tinto)在塞爾維亞斥資24億美元的Jadar鋰礦項目。
梅賽德斯-奔馳和Stellantis正在與塞爾維亞政府就鋰加工和電動汽車電池生產投資進行磋商,兩家車企的高管將于7月19日抵達塞爾維亞,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也將于當天訪問該國。力拓集團的高管預計也將出席。知情人士透露,他們可能會簽署意向書,以發展塞爾維亞的鋰產業。
此次討論是重啟力拓集團Jadar鋰礦項目的重要進展。兩年前,該項目因大規模抗議活動導致全國城市陷入癱瘓而被塞爾維亞政府叫停。
針對上述報道,梅賽德斯-奔馳和Stellantis的發言人拒絕置評。
Aleksandar Vu?i?表示,塞爾維亞每年將生產58,000噸鋰,占歐盟鋰需求的17%,足以滿足110萬輛電動汽車的需求,這對歐洲電動汽車行業將產生重大推動作用。
建立更廣泛的鋰產業,而不僅僅是出口原材料,一直是塞爾維亞政府支持Jadar項目的關鍵要求。
如果該鋰礦開發項目獲得批準,將極大地推動力拓集團和塞爾維亞經濟的發展,更為重要的是,也將為歐洲確保能源轉型所需的原材料供應。
當前,歐盟生產電池的原材料完全依賴進口。為減輕對亞洲進口的依賴,歐盟一直在努力發展自己的電動汽車供應鏈,但由于電動汽車轉型步履蹣跚,一系列電池制造項目已被擱置。
例如,梅賽德斯-奔馳和Stellantis計劃耗資70億歐元(約合77億美元)在歐洲建造三座合資電池工廠,但由于汽車需求低于預期,其中兩座工廠的建造工程已被暫停。即使歐洲未來涌現出電池行業巨頭,該行業仍然依賴于由中國主導的原材料和加工供應鏈。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38356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