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句話表達出資本家對手下的蠻橫?
用互聯網社區古典“六字真言”風格——愛干干,不干滾!
而若是經典話術結合前衛表達,顯然便是前一段流行的——你不干,有的是帕魯干。但是切記,必須用平平淡淡不摻感情的語氣說出來,才能形成對雇員最大的心理震懾。
今年以來,類似的話,埃隆·馬斯克對自己的手下們已經表達過許多次了。特別是負責4680電芯的團隊,自從5月起已經遭到CEO直接點名的反復敲打。
盡管從外流的內部郵件中,馬斯克并沒有明確表態如果做不到,將會怎么樣。但我們最好不要懷疑老馬目前對下屬的威懾力。畢竟從今年四月中旬至六月中旬,特斯拉剛剛在全球開掉了一萬五千多員工,其中負責4680電芯的團隊裁員比例達到了四分之一,而且也包括負責該項目的高級副總裁德魯·巴格利諾(Drew Baglino)。
圖|4月15日德魯·巴格利諾宣布辭職前,已經在特斯拉工作了18年,長期擔任動力總成及能源業務高級副總裁
根據內部流出的消息,截至目前,團隊人數降至約800人。而整個項目,目前已被移交給了負責全球供應鏈的高級副總裁卡恩·布迪拉伊(Karn Budhiraj)。同時馬斯克明確要求團隊在年底前,“從根本上解決良品率的問題”,同時被要求進一步削減生產成本。
當然,能讓老馬把“帕魯”掛在嘴邊的,不止電池團隊的麻煩。所謂Robotaxi項目的拖延是另一個問題,盡管這個項目本身就有點消息面利好出盡后強行制造新利好的味道,但這種卡半吊子的結果,也未免讓人尷尬。
干式工藝的困局
關于特斯拉自產4860電芯遇到的問題,公社最近這段時間已有不止一篇文章進行過介紹,視角也不止一種。所以這里針對已經提過的散熱、良品率等問題,就不再贅述了。
今年年初的時候,特斯拉開始在交付的賽博卡車的電池組件中,采用自產的4680電芯電池。盡管我們都知道,這是一種目前月產量約500萬枚的電芯,是在技術問題下被迫妥協的“減配版”,距離四年前馬斯克在PPT上畫的餅仍有相當的差距。但知道有差距問題是一回事,但具體特斯拉在4680電芯上遇到了什么難題,則是外界一直沒法完全清楚的。
圖|左側的便是卡恩·布迪拉伊。注意背景,便是2170電芯和4680電芯在車輛電池組內的差異
不過這個問題隨著巴格利諾的離職以及布迪拉伊接盤,期間各類被裁人員的爆料使之逐漸清晰起來。一切問題的癥結集中于干式電極工藝上。沒錯,就是四年前馬斯克在4680電芯發布會上,引以為傲的核心技術。
干式電極技術,是相對于傳統的工藝而言。在傳統的動力電池電極生產工藝中,工廠需要預先在電極箔上涂上一層化學藥劑。而在最終卷制電芯之前,涂層箔需要徹底晾干。而這個干燥過程,是極其耗費時間的,并且在晾干過程中,還需要設法回收和處理涂覆的化學漿液中那些易燃、易爆的有毒溶劑。
而“干式”新工藝的出現,不但使得其相較之下的傳統工藝有了“濕法工藝”的新名稱,也使得其價值得到了非常直觀地呈現。
圖|電子顯微鏡下的使用干式工藝加工的電極,圈出部分便是纖維化的黏結劑
干式工藝的優勢在于不使用任何溶劑,直接將組成電極的多組分干粉顆粒高速混合,再通過高速剪切作用讓黏結劑纖維化,然后對混合后的粉末進行熱輥壓形成自撐膜,最后將自撐膜在輥壓作用下與集流體壓合形成最終鋰離子電池可用電極。
干式工藝省去了濕法的漿料調配、涂布、烘干等工序。不但生產效率驟增,整個產線長度亦可因為節省上述步驟而縮短七成。更是在環保等方面,有著極佳的附屬效應。而這也是當年4680電芯發布后,特斯拉能迎來新一波資本狂熱追捧的原因所在。
特斯拉的干式工藝來源于對麥克斯維爾科技公司(Maxwell Technologies, Inc.)的直接收購。但目前在4680電芯上運用到的,仍舊只有負極部分,對降本以及提高生產效率的意義非常有限。而現階段其正極,依然是通過采購LG新能源以及分別位于江蘇和浙江的兩家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的濕法正極成品。
有消息稱,特斯拉實際早在2022年底,就已在實驗室中做出了干式正極極卷,但“因技術判斷失誤遲遲無法量產”。而又有新的消息宣稱,今年4月末該項目負責人巴格利諾“被畢業”之后,特斯拉已經迅速調整技術路線,于是“干式正極量產正在取得突破”……
圖|特斯拉官方展示的德州千兆工廠內部,4680產線的一部分
是不是有一種“奸臣”被趕走后,特斯拉帝國將迎來新輝煌的即視感?
Robotaxi的新麻煩
任何一個購買了特斯拉電動汽車,并且選配了FSD(Full Self-Driving)功能的車主,都可以加入到特斯拉的Robotaxi項目。
只需在特斯拉App上點擊一下,車輛就會加入車隊,在車主離開的時候開始自己賺錢。車主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靈活地選擇加入或者退出Robotaxi車隊。如此之下,客戶車輛每月賺取的收益將遠大于用車成本,同時特斯拉也可以抽取分成。
圖|考慮一下美國目前特斯拉汽車的存量,如果這些車中有一半被投入自動運營……哇!
在上個月特斯拉股東大會上,埃隆·馬斯克在畫“新餅”時如是宣稱。當然,這只是正式公布的日期而已,深諳股價運作之道的馬斯克,從4月就開始了這輪操弄。
早在今年4月6日,馬斯克就已經在他的社交媒體X上宣稱,將在2024年底前投入超百億美元以充實訓練計算能力,維持龐大的數據上下行通道,以及為特斯拉的服務器提供海量的存儲空間以便容納大量視頻。
而當被人問及這番操作的目的時,其用一種頗為曖昧的表達方式宣稱,Robotaxi或將成為應用的主要方向之一。
一直到在和粉絲后續的一番互動之后,他才換成一副“不裝了”的語氣宣布“Tesla Robotaxi unveil on 8/8”(特斯拉的Robotaxi服務8月8日上線)。
不過后來的事情,大家想必也已經了解到。7月第二周,有內幕消息傳出稱,Robotaxi會推遲到今年10月。而在上周二,馬斯克在其X個人主頁上也證實了這一消息,其理由是有一些他認為重要的設計需要修改,而且“額外的時間可以讓我們(特斯拉)展示更多的東西”。
對于已經生產完畢交付給車主的汽車,想必是沒有什么東西是可以修改的,除非召回改裝。所以那段話也許說的是系統、功能方面的內容。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反正Robotaxi服務要推遲到今年秋季了。至于到了10月會不會繼續推遲,沒人知道。
其實事情發展到這個份上,大家才逐漸意識到一些關鍵的信息。首先就是,盡管相關概念在《馬斯克傳》里面就有簡單描寫,但外界從來就沒有太多有關Robotaxi項目的具體細節。而原本唯一可以確信的內容——項目的名稱,現在也被顛覆掉了。
圖|其實就一句話——車主申請Robotaxi服務,派自己的車出門當“帕魯”,如果交通事故造成死傷,或者僅僅是車損,特斯拉負不負責?
因為在今年早些時候,有特斯拉高層在接受采訪時宣稱,該公司的無人出租車項目正式名稱為“賽博出租車”(Cybercab),運營模式除了自己駕車運營之外,安裝了FS-D的車主們也可以選擇派他們的汽車派出去賺錢,類似Airbnb和Uber的結合。
這本來是個挺不錯的名字,正好可以和另一款汽車產品賽博卡車(Cybertruck)相對應。但現在連馬斯克本人都是一口一個Robotaxi,這個賽博出租車的項目名又作何解?
而無論是叫Robotaxi還是賽博出租車,特斯拉此項服務的最核心特色,莫過于特斯拉汽車利用FS-D系統自己當“帕魯”這一點。畢竟自己在上班時,車自己跑出去攬活賺錢這個創意,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很炫酷的。然而這就存在一個根本性的問題,FS-D系統現在靠譜了沒有?
本月11日推送的FS-D V12.4.3版本,強化了對車外人員手勢判定,以及簡易臨時交通標志的識別能力,于是和此前所有版本一樣,據稱“得到了極高的評價”。
但其根本問題是,什么時候才能真正從L2提升到哪怕L3級別的“有條件自動駕駛”,更遑論Full Self-Driving的本意了。而無法實現完全自動駕駛,你又如何自己蹲辦公室或者家里,而派你的車去當“帕魯”?
圖|“你也是帕魯?”
考慮到目前國內蘿卜快跑應對的措施,別到時候特斯拉再開發個售價幾萬刀的遠程控制終端,要求參與Robotaxi服務的車主隨時待命呢?至于“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還是有區別的這一點,反而倒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盡管馬斯克在6月的股東大會上吹噓Robotaxi將為企業帶來5~10萬億美元的增長,但既然有人人都看得見的蘿卜快跑的例子,這個說法就目前的技術條件而言,可能連“畫餅”都算不上,充其量嘴炮而已。
去年的股價問題,今年的裁員問題,以及整個23年增長遠低于預期。除了卡殼但還有戲的4680電芯項目,超大型壓鑄項目則是徹底完蛋了。馬斯克以及特斯拉在經歷了2018年通過在華建設獨資工廠實現起死回生走向巔峰,順風順水了五年之后,似乎重新陷入到了困頓之中。
當然,比起2017~2018年間特斯拉企業所直面的生死問題,目前這種技術紅利出盡、潛在用戶審美疲勞、增長陷于停滯的處境,究竟只能算作是小小的坎坷而已。我們大可以當作特斯拉或者馬斯克本人的“流年不利”來對待了。
圖|老實說,這個Robotaxi項目,有著太過明顯的盈利畫餅味道在里面。屬于沒有“消息”就硬制造消息
事實上,撇開能帶來巨大增長預期,但高度不靠譜的Robotaxi項目,至少在前一個4680電芯的問題上,特斯拉的技術人員今年還是有望能按照老板的最后通牒期限來加以攻克的。
然而問題在于,在延宕了四年之后,即使正負極都實現了干式工藝,特斯拉自產的4680電芯在技術上也已經失去了原有的領先性。包括寧德時代等友商,早已經拿出了在技術和性能上等同甚至略優的產品。
不過這也是商業乃至全球國家間競爭的常態了。通常來說,沒有人能指望在接近的技術水平前提下,依靠某項超前的新工藝一下子“干死”所有的對手取得最終勝利。
特斯拉沒有生存危機,這家企業只是展現出了逐漸平庸化的趨勢而已。但這,可能才是馬斯克最不愿意面對的。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38767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