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張圖開始在網絡上流傳,上面寫著:
兩眼一睜,開始競爭。不苦不累,人生無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破釜沉舟,拼他個日出日落。背水一戰,干他個無怨無悔。扛得住給我抗,扛不住給我死扛!
下面一行大字:大干100天。
如果只看這幾個字,還以為是哪家汽車經銷商在“打雞血”,實際上這是奇瑞汽車的年底沖刺大會。很多人在看到這張圖時并沒有太大的反應,但更多人發現里面有一個錯別字“抗”。不難發現,今年汽車廠商的壓力確實太大了。
實際上,往年的汽車廠商年底沖刺一般放在11月份的廣州車展前后,在12月份大干30天。而顯然,今年的沖刺比往年來的更早些。奇瑞這100天都算晚的,早在8月份,長安汽車就喊出“大戰130天,全年任務堅決完”。
從數據來看,今年以來全國狹義乘用車累計零售1,345萬輛,同比增長2%。估計很多人也清楚,今年車市的微增來之不易。在這一數據的背后,是無數汽車廠商們用超乎想象的付出換來的。所以當“黔驢技窮”時,它們不得不提前整整一個季度來沖刺年度任務目標。
瘋狂的9月車市
依稀記得8月底的成都車展尚未正式拉開帷幕,其前景便已遭到了業內不少人士的冷淡看待。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車展圓滿落幕之后,有人統計出的數據卻令人眼前一亮,期間銷售車輛訂單數竟然達到了33621臺,這一成績無疑是非常可觀的。
這不僅打破了先前的悲觀預測,更有力地說明了,即便面對市場的種種挑戰與不確定性,汽車廠商們依舊在暗自發力,積極尋求突破與增長。
實際上,在成都車展的前后,汽車市場已經悄然掀起了一股新車上市和試駕活動的熱潮。眾多汽車品牌紛紛扎堆進行新車發布,試圖通過這一系列的營銷活動,趕上傳統銷售旺季“金九銀十”的節拍,為全年的銷售業績奠定堅實的基礎。
而到了9月,汽車廠商們更加瘋狂。之前汽車公社就發布文章《9月40多款新車下餃子,消費者真的不夠用了》,但真相是9月份的新車數量達到50多款,相當于每天約有2款車型發布。其中的9月10日當天就有5款新車上市,而到了9月26日更是有6款新車上市
再細分到汽車廠商來看,東風公司在9月19-25日這一周,分別舉辦了全新嵐圖 夢想家上市、6000萬輛汽車下線、鄭州日產銳騏6 pro上市、東風風神L7 EV上市、2024東風汽車品牌秋季發布會、東風猛士917蛟龍戰甲上市交付、嵐圖逍遙座艙發布這7場活動。
而另一家國企長安汽車同樣不遑多讓,在9月20-26日這一周,直接拿出“周周上新,一路長安”的海報,公布6款新車上市或亮相,分別是深藍L07上市、深藍S05先享搶訂、長安啟源E07開啟預售、第四代CS75PLUS開啟預售、阿維塔07上市、長安啟源A07全新真香版開啟先享預訂。
這一現象無疑揭示了當前汽車市場競爭的異常激烈,各大汽車廠商為了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紛紛選擇在秋季,尤其是9月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集中推出自家的新款車型。
這種策略不僅體現了汽車行業的季節性銷售特點,即秋季是汽車銷售的黃金時期,同時也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各廠商通過不斷推陳出新,以期吸引消費者的眼球,贏得市場的青睞,從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脫穎而出。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對于汽車廠商而言,密集的新車發布同樣是一把雙刃劍。在眾多新車中,只有那些品牌知名度高、市場熱度大的車型能夠吸引足夠的關注,成為市場的焦點。而那些品牌知名度相對較低、或者市場定位不夠明確的車型,則可能在這場新車大戰中淪為“炮灰”。
然而,面對各式各樣的新車型、新品牌、新配置讓人目不暇接,消費者在享受選擇多樣性的同時,也面臨著選擇的困境。眾多車型各有千秋,消費者需要仔細比較、權衡利弊,才能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沒有退路的四季度
今年,汽車市場面臨著不小的挑戰,不少汽車廠商在時間進度上明顯滯后,未能如愿完成既定的年度目標。據統計,絕大部分車企的年度銷量完成率遠低于時間進度,這無疑給廠商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為了扭轉這一局面,9月份作為第四季度的開端,自然成為了新車發布的高峰期。廠商們希望通過密集的新車發布,吸引消費者的關注,激發購車熱情,從而在年底前沖刺銷量,盡可能縮小與目標銷量的差距。
盡管眾多汽車廠商寄望于新車發布來提振銷量,但市場反饋卻并非一概而論的積極。對于部分品牌而言,僅僅推出新車,甚至采取價格策略“打下來”,也未必能輕易捕獲消費者的芳心。
以別克為例,其近期發布的一則聲明就頗為引人注目,明確告知消費者,若以16.99萬的價格無法購得昂科威Plus,可以進行投訴。這一聲明背后,透露出品牌對于市場價格混亂的無奈,同時也反映出,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單純的價格優勢已不足以完全打動消費者。
可以說,今年四季度,對于眾多車企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被寄予了“救命稻草”的厚望。面對前三季度銷量未達預期、年度目標壓力懸頂的現狀,車企們紛紛將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這個關鍵的季度上。
四季度作為年終沖刺的關鍵時刻,不僅關乎車企的年度銷量業績,更直接影響到其市場地位、品牌形象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為了抓住這個最后的銷售黃金期,車企們紛紛加大了新車發布力度,希望通過新車型的上市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刺激購車需求。
然而,要想讓四季度真正成為車企的“救命稻草”,并非易事。一方面,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車發布層出不窮,消費者選擇空間越來越大,如何讓自己的產品脫穎而出,成為車企面臨的一大挑戰。另一方面,消費者購車行為越來越理性,單純的價格戰已難以打動他們。
更令人擔憂的是,對于有的車企來說,即便在產品品質、售后服務、品牌口碑、市場營銷、產品創新、服務升級等諸多方面下足了功夫,也可能因為市場競爭的激烈、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以及自身實力的限制等原因,而難以取得理想的銷售業績。
但不管結果如何,站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這些汽車廠商們已經被市場的激烈競爭和年度銷量目標的壓力架上了必須奮力一搏的位置,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也不可能駐足觀望了。對于車企而言,四季度不僅是一個銷售季,更是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戰役。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48393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