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訊:日前深圳發生的又一起混合動力大巴燒車事件,再次將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性問題置于輿論的風口浪尖。”首先我們應該以一個公平的標準來看待此類事件,但如何在保證電化學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安全性能,是每一個負責任的動力電池企業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9月17日,河南環宇集團營銷副總裁董林福在接受媒體專訪時發表了他對電池安全性問題的看法,并首次提出”360度電池安全管理”理念。
”河南環宇做了30年的電池材料,其中做動力電池也有20年的時間了,長久以來的經驗告訴我們,對于動力電池來說,安全是第一位的,需要對電池進行360度全方位管理。”據董林福介紹,河南環宇電池產品起步于電動工具電池,在與香港TTI、德國博世、美國百得等跨國公司的長期合作過程中,在這些世界頂尖公司工程技術人員的不斷溝通和技術改進中,逐漸形成了這套電池安全性保障體系,”應該說,360度電池安全管理這一概念并不是環宇的獨創,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據介紹,”360度電池安全管理”體系主要從電池原材料、結構設計、制造環節、試用和維護等4大方面進行安全管理,同時還要積極參與到客戶整套動力系統的設計環節,以根據客戶實際需求提供最適用的電池模塊。
電池整體性能六成取決于原材料
”電池整體性能60%取決于材料,由此可見材料的重要性。”董林福表示,”360度電池安全管理”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對原材料進行安全管理。
據了解,河南環宇的電池原材料大部分自產,只是在為滿足客戶的部分特殊要求時才會進行一部分外部采購,主要是正極材料,”基于我們30年材料生產經驗積累,我們有一整套先進設備和完善的檢測方法,以對我們自產及外部選購的材料進行最適合的篩選。”
但董林福又甚是懇切地說,河南環宇所使用的設備也許不是國內同行業最先進的,但其技術人員甚至一線生產工人大部分都在電池行業有著長期從業經歷,很多甚至在環宇一干就是20年,這部分人是河南環宇最寶貴的財富,這樣一群人對電池生產的每一步關鍵細節都能諳熟于心,”同樣是磷酸鐵鋰,應該說我們的材料在能量密度比等方面在業內是靠前的。”
電池結構設計”十二字方針”
”軟包裝、疊片式、貧液態、模塊化”,對于河南環宇動力電池結構,董林福用十二字進行高度概括。
據介紹,以鋁塑模為電池芯外殼的軟包裝承壓度低,可在電池使用過程中快速脹開,以釋放出氣壓,從而避免爆炸;疊片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正負極片在卷繞時邊緣受力變形而造成安全隱患;貧液態則可很好地避免可燃性電解液溢出的可能性;河南環宇目前都是向客戶提供100Ah、200Ah等不同規格的電池模塊,電池模塊外面則套上由可阻燃、抗高溫的工業塑料制作成的加強型外殼,從而為電池安全上了又一套保險。
”別小看這12個字,這可是河南環宇30年生產經驗的總結,也是現有電池技術水平下,我們認為最合理的電池結構設計理念。”董林福信心十足地說。
制造環節 人最重要
”許海峰是世界射擊冠軍,槍法準并非因為他擁有世界最好的槍,主要還是取決于人。”董林福由此同河南環宇進行類比,”河南環宇的電池生產設備都是國產的,盡管我們會選擇國內最好的設備供應商,但我承認我們的設備不是國內最先進的,但我們的優勢恰恰就在于我們有著一批經驗豐富的生產隊伍和管理隊伍。”
董林福認為,只有擁有豐富實操經驗的生產和管理人員才能充分發揮生產設備本身的功能,才能對每一步生產工藝進行精細化控制,比如配料、溫濕度控制,甚至電解液的存放等。而一只成熟、完善的管理隊伍才能對企業進行流程化、精細化管理,才能高效地用好人,在制造環節就對電池的一致性、安全性上做好保障工作。
像”嫁女兒”一樣銷售每一塊電池
”電池是活的、有靈性的物體,不同場合適用不同的電池,這一點我們會在售后服務時對客戶進行充分培訓。”董林福說。
據介紹,河南環宇電池目前的質保期一般在”三年或15萬公里”,部分電池為”四年或20萬公里”,質保期內客戶可享受免費電池維護服務。”我們會在產品出廠時,向客戶提供一套完備的產品說明和使用手冊,同時我們還會教給客戶電池是怎么做的,都有哪些怪脾氣,使用時該如何安裝、如何使用,遇到問題應該如何處理等。”董林福說,河南環宇正是以”嫁女兒”的心態銷售他們的每一塊電池,遇到重大使用問題,他們會派駐工程師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解決問題,收集相關數據。
電池成組 細節取勝
眾所周知,從目前來看,動力電池出現問題通常情況下并非是因為電池芯有問題,而是因為電池成組技術不過關。”河南環宇只是向客戶提供電池模塊,但我們會充分參與到客戶整套動力系統的設計過程中去,以確保我們提供的電池模塊與客戶方案相匹配,從而也能很好地保障電池性能。”
董林福說,河南環宇在電池生產過程中就會考慮到成組之后電池對整套系統的影響,”比如電池極柱一旦成組之后就是關鍵安全點,充放電的熱量很多都集中在極柱上。有些公司為了節省成本而采用鋁,而我們一直堅持全部使用紫銅鍍鎳,這樣的好處是導電好、不氧化。”董林福認為”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電池制造中很多細節都值得注意,也許正是這些微小的細節失誤最終導致了諸如燒車這樣的事故發生。
( 編輯/張翠翠 )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張翠翠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renwu/842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