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布《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在允許載人測試的同時,首次開放載物測試。至此,我國已有20余省市開放自動駕駛道路測試,6座城市允許載人測試。
從2017年開始,我國已先后有20余省市放開自動駕駛道路測試,江蘇、河南、廣東更是頒發了省級文件,意圖在全省范圍內推進自動駕駛道路測試。
在測試領域方面,從2018年底廣州開始,部分地區逐步開放載人、編隊、高速及載物測試,升級自動駕駛道路測試難度,預測2020年將有更多城市跟進。
6城開放載人測試,2020年開放進程將更快
目前,廣州、長沙、上海、武漢、滄州、北京6城開放載人測試,其中,廣州最早在2018年12月放開載人測試。
在載人測試進展方面,目前上海、武漢、長沙、滄州已頒發測試牌照,長沙和滄州進行了載人測試,均由百度完成,百度已經囊獲武漢、長沙、滄州三地載人測試牌照。其余獲取載人測試牌照的企業有:上汽、寶馬、滴滴(獲上海頒發的示范運營牌照);深藍科技、海梁科技(獲得武漢頒發的商用牌照)。
在測試規范方面,6座城市中,雖然北京最晚放開載人測試,但是規定相對嚴格且定義清晰,提出分階段測試要求,測試里程是關鍵門檻。
北京對三個階段的測試車輛數量均給出了具體數量規定,其他地區僅對首次測試車輛數量作出規定,如上海提出單個申請主體首次申請進行道路測試的車輛數不超過50輛,滄州、廣州、長沙要求首次申請載客測試車輛最多不超過30輛。對于后續追加車輛數量的規定,上海要求需滿足測試滿6個月后且未發生交通違法行為和有責任交通事故,且單車平均自動駕駛測試里程累計不低于1000公里的條件,其余城市主要要求測試半年后且無發生責任交通事故及失控狀況。
載人測試在2019年下半年得到明顯發展,2020年將有更多城市追隨推進。
北京將引領載物測試2020年進一步擴大開放范圍
此次北京提出載物測試,主要是指以優化自動駕駛車輛在負載狀態下性能等科學試驗為目的開展的道路測試。在其之后,美國加州也宣布,將允許更廣泛的無人駕駛車輛在該州的公共道路上進行測試,包括小型至中型卡車和貨車在內的輕型車輛。
相比載人測試,其實載物測試或者說自動駕駛在物流領域的需求更加迫。
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曾統計,國內目前已有17家初創科技企業聚集國內自動駕駛產業,其中,多聚焦商用車場景,這意味著自動駕駛開發者們對商用車場景更加看好。此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征求意見稿)》提出,2025年,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限定區域內和特定場景的商業化應用,這里所指的限定區域應更多是商用車使用場景,如物流、港口等,這些場景將是自動駕駛優先落地的重點場景。
17家自動駕駛初創科技企業業務場景分布
所以,在北京的帶動之下,2020年,載物測試應會在更大范圍、更多城市推開,也為相關企業帶來利好,豐富測試環境,獲取數據積累。
高速測試和編隊測試有望提高覆蓋面
除載人和載物測試,高速測試和編隊測試也是相較特殊的測試類型,只有少數城市開放。其中,長沙和滄州開放了高速公路測試,廣州和北京開放編隊測試。
高速公路是業內普遍認定的優先落地的自動駕駛場景,所以,企業對于高速公路測試的需求應該是較為迫切的,部分企業已經推出相關的駕駛輔助系統。
編隊行駛測試是指測試車輛通過安裝智能網聯設備,在道路上具備編隊行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編隊行駛可以提升道路使用效率、緩解道路擁堵、減少交通事故和排放。
目前,廣州、北京對于編隊行駛的規定,限定同時測試車輛最多不超過6輛,大型客車、重型貨車測試時速不得超過30公里。
目前國內在編隊行駛方面,主要在部分商用車尤其是卡車企業。
總體來看,我國自動駕駛道路測試正在多點開花,地方政府對智能網聯汽車資源的爭奪也是愈演愈烈,逐步擴大、豐富開放項目是總體趨勢,有利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發展。企業需要注意的是,各地測試環境、條件發展參差不齊,注意甄別與選擇。
來源: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
作者:馬文雙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06498
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