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該論壇是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的行業頂級論壇。本屆論壇以“新變局 新挑戰 新思路——引領中國汽車新征程”為主題,緊扣時代脈搏, 求索突破之道,緊密圍繞“十四五”規劃,把控宏觀產業形勢,解析全球汽車產業發展動態。其中,在8月14日下午舉辦的“全球汽車技術發展領袖峰會”分論壇上,大眾集團(中國)集團研發執行副總裁穆拓睿博士 Dr. Thomas Manfred Müller發表了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Dr.Thomas Manfred Muller: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很高興見到大家,我叫Dr.Thomas Manfred Muller,我的中文名字是穆拓睿,我是大眾的執行副總裁,我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會,中國人經常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希望我們可以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今天的會對我們的行業非常重要,我們首先必須要來看一看新冠疫情對于我們的影響,我們之前也提到過,我們是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們大眾是如何能夠恢復起來的?以及復工復產的,我們必須要說我們從四月份到現在已經看到了一些進展,我們采用了各種不同的方法,我們的團隊也在努力,包括我們各個專業和各個部門,他們都做出了非常大的復工復產的成就,我要非常感謝他們。
但是我們知道這個市場也有非常大的下降,下滑了22%,我們現在已經交付了159萬輛汽車,我們也希望能夠保住我們20%的市場份額。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夠實現SUV銷量生長,我們現在已經增長了9.3%,而在新冠疫情背景之下,我們雖然看到市場已經下滑了22%,這個挑戰始終是在我們面前,尤其是對于我們一個業務的發展。
我們還是要保證我們的一個加速,我們希望這個加速能夠在第二季度數字之上,能夠在下半年獲得進一步增長,我們也希望能夠讓復工復產以及經濟復蘇,能夠在我們各方努力之下,不斷地加強。
同時,我們也非常感謝我們的各位同事幫助,并且有很多的挑戰以及很多變革,大家都說這是一個大變局,所以今天我想作為大眾,我通過今天的報告和大家介紹我們是如何擁抱新的時代,我們也非常希望積極去參與長期可持續汽車行業的發展。
我們知道中國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汽車市場,而且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市場地位和角色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中國正在定義我們的汽車行業,現在中國在汽車的自動化、數字化方面處在一個領先的地位,包括了解顧客的需求,中國顧客他們對于新的技術是非常有興趣,他們使用各種數字化的設備,包括智能手機以及其他手持設備,而且網絡原住民的數量在不斷增加,這是第一點。
第二,政府也在傾舉國之力也來促進智能互聯的發展,無論是智能城市的發展還是在自動駕駛發展方面,政府都花費了大量的投資。我們知道市場有非常多的差異性,而且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地區在發展自動駕駛時,人與車的關系還有駕駛行為都不一樣,所以在自動化的方面,我們必須要特別關注中國市場的特點,尤其在這個特點基礎之上做到未來有針對性的開發。
我們知道在中國,我們研發中心也在努力,我們有一個2025+的計劃,為了促進我們大眾旗下所有品牌在中國發展,我們希望能夠讓這樣的機會,幫助我們在創新和研發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并且也希望能夠去讓汽車公司,在表現上做得更好。我也經常和我的同事去溝通,今天我也和媒體溝通過,我們在茶歇時也和其他參會者一起溝通過,我們希望能夠做到將新的汽車功能來到汽車上,但是不會去給用戶帶來其他的一些不良體驗。
我們也希望在現有的基礎設施和現有發展基礎之上定義汽車,我們汽車希望有高產出、高性能,談到我們的產品、工藝以及顧客滿意度,這些都意味著很多事情。同時,我們也有一個標語就是在中國為中國,在中國為世界,我們的研發和創新不僅是植根于中國,同時也要為中國和整個世界服務,因為我們研發需要考量,有些技術它在中國已經領先的技術,將來它在全世界能否發揮更大的作用?包括我們的架構以及所有技術未來的發展。
并且,我們要考量不同品牌,大眾旗下所有品牌都會有管種協同效應,我們在5G基礎之上,我們要進一步去提升創新的效率,還有產品的質量。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夠減少在研發方面花費的時間,這需要各品牌之間的協同作用。我們也需要有一個一以貫之的品牌發展策略。我們希望能夠促進各個品牌之間結合,來創造一種協同的效應。同時也可以讓它們在技術方面更多發揮自己的差異性,滿足顧客對于不同品牌的期望。
在談到在中國本土研發。左邊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技術我們所關注的重點,在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常見的詞,比如說像V2X、自動駕駛、電氣化。我們也是和各個品牌研發有非常密切的合作,我們在北京有我們的研發中心,在其他的地方也有研發團隊,包括合資公司在研發中心,我們都會形成一個網絡。并且我們研發能力也在不斷的提升,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在中國我們的解決方案已經達到了五千多項。我們同時也希望通過非常有能力的研發團隊,解決在本地的技術問題。
在談到新能源汽車也就是NEV,我們有自己的發展路線圖,談到我們傳統汽車就是MEB等,這些是一個橋接性的平臺,這個平臺它將會更進一步向MQB BEV,就是純電動車和MLB BEV純電動車來發展,如果說我們真的想做一個好的純電動車,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專門的平臺,而我們在這一方面已經開始努力,我們在進行模塊電動化發展,也就是MEB基礎上的PPE發展,它也在滿足大眾旗下各個品牌的需求,能夠為它們建立專用的平臺,包括像在提升純電動車的表現,比如說更大的電池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更好發揮作用,能夠實現一個標準化的致使。
純電動車它現在有一些挑戰,一個就是關于成本,還有一個就是關于充電設施是否能夠滿足需求,能夠讓用戶獲得一種無縫充電銜接的體驗。另外就是加快電動車的發展,我們還需要有更多的電動化解決方案,一個就是動力電池和充電解決方案,我們有我們的Wall Boxs(英),就是我們的顧客買了車以后,可以把這個裝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在自己家里連接220伏的電源來進行充電,在他們的辦公室也可以使用,包括在他們自己的停車位。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在KAMS,也就是我們2019年的合資場,在建立公共的充電樁,公共充電樁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它能夠現在50分鐘之內,充滿滿足200公里續航里程要求的電量。而且還可以實現快速充電。這樣車輛才能夠解決現有的充電里程焦慮問題,能夠真正勝過傳統汽車。
我們現在有非常多的合作伙伴,有超過一千個供應商和我們合作,同時我們也在做動力電池領域的投資,我們非常積極在參與本地動力電池生產這方面的布局。我們希望能夠去獲得不僅是在產量上的滿足要求水準,還有包括它的性能、安全性,同時還有在成本方面滿足我們的要求,能夠真的讓純電動車做到成為吸引人的車型。
再看一下,我們智能網聯的發展,我們作為我們旗下品牌,包括像和其他合作伙伴像奧迪,也在進行合作,我們希望能夠共同去適應在中國生態系統解決方案的建立,我們數字化的環境需要有一個統一的平臺,它需要能夠滿足我們豐富的應用體驗要求,并且我們以后會看到有更多應用加入進來,而且我們也建立了我們MEB平臺上IT系統,而且像我們旗下所有車型都可以使用這個平臺。
除了代入智能網聯之外,我們車也可以實現遠程的控制以及實現未來數字化的車鑰匙,讓顧客遠程對車進行控制。對于純電動車而言同樣也是需要的,要了解車哪里進行充電,充電狀態多少?是不是要對汽車進行預加熱和預制冷,包括進行相關支付時,如果它進行車網融合充電的話,你是不是要對它進行計費和付費,這是一個大的生態體系考量,這也是很好我們彰顯的例子,是我們結合前面提到的KAS四大支柱,包括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這些例子,后面我也會介紹。
所有的發展支柱都是交織在一起,當車輛實現自動化、電動化時候,它們之間不會每個維度獨自存在的,這也是當前汽車所面臨很大的挑戰之一,能夠真的把它們打通,能夠讓不同的產品得到所有消費者的信任,因為現在我們知道所有消費者并不關心背后潛在的技術是什么,他只想獲得痛點對應的解決方案。
接下來我們也會花一點時間介紹ADAS也就是駕駛輔助,也會介紹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汽車,從大眾的角度駕駛輔助包括自動駕駛都是我們非常重視的。包括未來實現自主泊車。我們也做了一系列工作,我們在不同層次包括有二級自動駕駛汽車,在市場上得到非常廣泛的使用,已經有成功的系統。所以我們現在講的是二代+或者2.5級自動駕駛以及3級自動駕駛,甚至有些像5級自動駕駛或者無人駕駛出租車車隊也是我們大眾集團正在開發,所以我們在不同級別上都進行了各自的研發和工作。
我發現自動程度越來越高的話,你必須要做到非常具體,尤其是要找到非常合適的細分市場,包括你也要關注對應某一級自動駕駛能力所需要匹配的基礎設施,這些我們也是在中國做的戰略一部分,我們要為本地技術提供方包括政策制定方、監管當局能夠進行非常積極活躍的交換,能夠實現端到端案例的分享,包括我們也希望能夠把車載和遠程云端的系統結合在一起。
與此同時,這背后還有所在的城市、政府、技術合作伙伴作為大的生態系統當中的一部分。因此對于汽車行業而言,這一系列細分都不是獨立孤島存在,它們是必須彼此之間聯系在一起,才能幫我們共同直面一個挑戰。因為從行業角度而言,一方面要實現水平的思維、水平發展,從一個端到另外一個端端到端的服務、端到端的功能,而不是某一水平的孤島。
還有一些其他的例子,我們榮幸在無錫已經建立起一個車聯網研發能力,另外已經有16個不同的車聯網案例,我們也做了Q7車隊,進行了自動駕駛車隊的一個狀態。除此之外我們也有能力超過500公里的里程不需要GPS信號實現完全自動駕駛,這也是代表我們充分利用的技術已經展示出我們邁出的第一步,但是我們需要不斷的擴容擴大它的范圍。另外自動泊車也是未來非常重要的功能,它背后需要建立起對于自動駕駛汽車整個大的環境,不同的環境我們需要大的環路和小的環路開發,需要更加柔性的開發,汽車也是不斷學習成為持續學習的終端,而且我們也關注基礎設施能夠和這些車進行很好的合作。
另外我們也有沿城高速公路自動駕駛的演示項目,這也是我們在開放道路上所完成的,它是屬于包括隧道在內長達1.5公里的演示項目,進入到非常真實的世界和駕駛場景,測試我們周圍的世界。另外提到合作伙伴,這是我們最近所簽署非常重要和江淮汽車的媒體發布。同樣能夠實現江淮和大眾戰略合資合作關注電動化的出行,我們知道在這里大家投入10億歐元,背后也是代表50%JAC,另外有望我們通過股權不斷提高它的占比,能夠帶來更好電氣化的產品,同樣為中國市場做出我們的貢獻,為中國電氣化做出我們的貢獻。
展望未來我們需要關注三個重要支柱。第一條是強有力的產品,我們的產品背后有很好的思維、點子和想法和開發以及設計、品牌,以及服務我們的客戶,滿足他們的愿望需求。除此之外正如我提到的背后要有強有力的技術做支撐,也有這一領域相關的專家,我們也必須要在高科技技術方面走在前線,積極擁抱這些技術,也需要強有力的合作伙伴,無論是我們的一級供應商、二級供應商、軟件合作伙伴都是如此,才能幫助我們真正去開發合適的產品,以及相應的服務。
最后一條,我們也會和其他的這些(廠商),包括我們上汽、一汽、江淮汽車等,這些是我們新的合作伙伴,以上就是我的演講,謝謝大家。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
來源:蓋世直播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23102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直播,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