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有著絢爛極光和綿延的斷壁懸崖,又有著蔚藍天空和稀有的海洋資源,總能讓這片遠離喧囂世界的土地自帶遺世獨立的神秘色彩。然而隨著世界思潮的洶涌,由此催生出能夠營造出溫暖、愜意、回歸本心的生活方式,也悄然贏得了世人矚目。
從羅弗敦群島上的挪威小漁村,到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興許簡潔、實用、環保的理念也總能滲透至北歐的各個角落。可因此所演化而來的極簡主義風格,同樣在20世紀風起云涌的工業設計浪潮中被推到了極致。
換言之,不用紋理和圖案裝飾,唯有線條、色塊來區分的設計方式,總在為北歐風詮釋出更為具象的以自然為構建核心的Nature Style。但在營造這低調內斂卻又自成一派的氛圍時,隸屬于北歐國度的自有特點,實則也在為誕生在此地的所有圈定了底色。
ARTEK、IKEA、LITTALA是這樣,沃爾沃、薩博、世爵更是如此。而每當與全新XC90這款足以代表著北歐汽車制造業的巔峰之作相遇,總能不經意間察覺到“大眾應能享受美好且有用之物”的核心價值承載著每一輛沃爾沃身上純凈、洗練的屬性。
就算在世界汽車業的發展浪潮中,偏執的性格注定薩博、世爵這些北歐之流,難以在這愿于浮華中沉醉的年代里存活,但于沃爾沃而言,是受福特汽車的成全也好,抑或是被吉利這股來自東方的執著而感染,不忘初心的發展信條,如今已然在多緯度的復興之勢中,愈發展現出改變世界的力量,期盼著在喧囂中找尋著歸屬。
喧囂中的那股寧靜
對不起!這社會太浮躁,我們太需要能直抵內心的寧靜。因而多少次感覺,日漸陷入迷離的汽車業中,總散發著詭異的氣息,空氣中也彌漫著壓抑的味道。但于沃爾沃、于XC90身上,濃厚的人情味卻在時刻提醒著我們,汽車從不是一個冰冷的機械。
也許從某種層面,XC90是沃爾沃這代設計理念最早的踐行者,略顯質樸的外在缺乏了作為一款百萬級SUV該有的樣子。但一如所有人都調侃的北歐風,用材、造型及制作上均蘊含北歐人特有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底蘊。但孰不知,材質上偏向原木的天然質地,對傳統工藝的尊重與偏愛,便是沃爾沃慣用的筆觸。
不那么激進的設計語言,沒有德系車詮釋豪華來得那么直接,不如美系車將對豪華的理解如此主觀,可正是這樣的沃爾沃XC90,讓懂的人自然能100%的Get到。
雷神之錘的大燈、圓角矩形的中網造型、平直中不缺和諧感的輪廓,勾勒出的遠不是那種留于表面的高級感。而車尾造型變化雖不大,凹凸有致的后保險杠較為厚實,底部的合金護板與雙邊共兩處的尾排設計極具辨識度。但只需一眼,就能清楚地知道,這就是沃爾沃XC90。
用通俗的話來說,XC90走得并不是一條僅用于取悅人的思路。可它的與眾不同,它的低調奢華總能讓每次與之遇見時,是那么的舒坦和安然。
內飾方面,XC90一樣奉行著北歐車特有的極簡主義。沒有12寸以上的旋轉屏幕、亦沒有一堆液晶屏堆出的科技感,但有且僅有的9英寸觸摸豎屏,將以往按鍵密布的中控臺部分悉數囊括在內。而在運用極簡底層設計的SENSUS系統加持下,就算沒有絢爛的車機控制,左右滑動即可調動不同功能的控制界面,從源頭上規避了傳統車機操作生硬的弊端。
當然,XC90的設計在脫離世俗之時,并不代表售價近百萬的它從不認同對豪華的詮釋。中控臺上表面的皮革、車門扶手、中央扶手等地方,只要是非活動部分,都一律采用細膩的皮革來包裹。而從中控臺延伸至車門上的原木飾板并不輸靠那些油光锃亮的木飾來得遜色。
簡約而不簡單。這是沃爾沃在設計XC90內飾交出的答案。但我們從中依舊能讀出,XC90所代表的高冷豪華并不是粗制濫造的拙劣設計,亦不是簡單、冰冷的機械功能主義,而是充滿和諧、柔性、純粹而健美的人性化設計。
即便沒有水晶檔把襯托,車上的每一處的按鍵,包括發動機啟動旋鈕、駕駛模式選項滾輪,門邊的每一個升窗鍵在內,都采用了類似水晶切割的多棱面處理,在保證了最佳觸感的同時,更是將沃爾沃那種對美學的偏執表現地淋漓盡致。
而NAPA真皮座椅上的瑞典國旗,表明它使用了原產地瑞典認證的皮料以及縫制工藝;以45°對向拼接的原色木飾板,極力地彰顯著那份源自內心的考究;甚至是B柱上下內襯板結合部,在保證不阻礙安全帶收放的前提下,選擇盡可能下放至視野盲區內······
至此,太多太多的細節已無法以文字傳遞,因為沃爾沃的設計就是那么愛在貌似不經意的搭配之下,一切又如渾然天成般奪目。那由此一來,XC90的“質樸”不過就是個假象,強調與周圍環境的和諧,視覺感官上的舒適儼然成了它給予外界的視覺佳釀。
用質感沖抵躁動
是呀,如今的我們總在忙碌中,一次次錯過了有如日出、日落般的壯麗,在紙醉金迷的城市喧囂中,一遍遍地忽視了靜待生長的契機······只是當我們被這一切打磨地圓滑市儈,總免不了需要找到一處安生之處用我們心底柔軟的部分,去再度發現這個世界。
而如果說,在常人的印象中,誕生于上世紀末的第一代XC90在十幾年的市場檢驗中總脫離不了沉穩、中庸的個性。動力雖不算乏力但總距離激情澎湃甚遠,懸掛有一定韌性但似乎對豪華的定義缺少了點該有的認知,那么,在長達一周的接觸中,這一代XC90的動態所表現出的驚喜之處顯然要來得更為具象。
動力方面,XC90保持著如今沃爾沃在高端車型上所能給到的所有搭配。T5車型搭載的是最大功率為180kW的渦輪增壓發動機,T6車型搭載的是最大功率為235kW的雙增壓發動機,T8車型搭載由發動機與電動機組成的混動系統,綜合最大功率為300kW,傳動系統均匹配8速自動變速箱。
很顯然,對于日常最能接觸到、也是目前銷量最大的車型,T6版本的XC90有著彌足的體驗意義。且不說這套動力總成在參數層面是否會在與競品的對比下占有優勢。至少從實際的體驗中,很難將這一版本的XC90和過往的老款車型畫上等號。
從理論上看,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弊端總會在注重起步后加速上時,帶來低扭差和動力遲滯的問題。而機械增壓發動機則在力求在起步階段取得上風,卻不得不在面對后勁不足的問題時犯難。那由此可見,我們有理由相信,將兩者增壓方式進行合理結合的XC90 T6版,將展現出最出色的動力變現。
而事實上,作為一輛自重彌大的大型SUV,這一版本的XC90的確將兩種增壓發動機事關低扭差和高轉動力提升不明顯的固有缺點,通過兩者優勢的有效放大一并拭除。尤其在克服低速階段后,渦輪介入后發動機動力顯然來的更加充裕。
不過沃爾沃就是沃爾沃,即便在運動模式下,發動機達3000rpm后本應出現的狂躁,在變速箱的勤奮工作下被扼殺了不少。甚至可以說,此時的XC90正在很鄭重在告訴你:我的high點并不在你的腳下,“地板油”帶來的狂野不是我所追求的。
而在行駛品質上,XC90的骨子里畢竟是輛歐洲車。那種像美系車那樣在車內制造暈船效果、像日系車視震動和減速帶有如驗車道具般的路子,無疑都不在沃爾沃制造它的列表中。在舒適和操控這對矛盾特性中摸索一個平衡點,才是它該做的事。
縱使每一個對車輛的行駛要求都不盡相同,但在面對連續坑洼路段、起伏路段,任誰都能輕易感知到,XC90還是保留了歐洲車比較豐富的路感,而在提供有效的行駛支撐和過濾不必要的路面震動方面,XC90也做到了絕不含糊的地步。
至于所謂的轉向手感,剎車力度,在沒有和同類產品做過足夠對比的情況下,雖然很難評判沃爾沃XC90是否在這一級別能處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但至少,和我開過無數次的大眾途昂來比,同樣大的車身尺寸、同樣的橫置動力布局,沃爾沃XC90能在途昂那虛無縹緲的轉向體驗面前,遠遠高出了好幾個級別。當然,由于這兩車型本就不屬于一個陣營,XC90的“好”自是理所當然的。
總結:
當你有能力拿出80萬元的購車預算時,你可以視品牌號召力為第一奧義,亦可以為過激的性能表現而傾倒,甚至可以為特斯拉Model X這樣的怪咖擁入懷中,可若想讓這一切恰到好處,讓豪華不再受浮夸束縛,我相信,于沃爾沃XC90定能做到。
而《孫子兵法》中有言,“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倏忽十年,在變與不變中,從一家諸業待興的勢微車企,成長為如今在中國、為全球,且持續精進的豪華車企,沃爾沃也已還以世界車壇一個不一樣的自己。至此,我們更有理由相信,除了安全之外,人性關懷、社會責任、智能化等慣有優勢也都幻化成了沃爾沃XC90手握的重要籌碼。
來源:每日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28856
以上內容轉載自每日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