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從技術開發創新、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公共服務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等方面做出要求。
會議通過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等方面的主體地位,更好發揮政府在標準法規制定、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面作用。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有序發展,推動建立全國統一市場,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
《規劃》首先從整體上明確了政府和企業的分工。
“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等方面的主體地位。”
“要更好發揮政府則標準法規制定、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面的作用。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有序發展,推動建立全國統一市場,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
隨后,《規劃》指出了四個關鍵發展方向。
1、加大關鍵技術攻關
鼓勵車用操作系統、動力電池等開發創新。支持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產業深度融合,推動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技術互融協同發展,推進標準對接和數據共享。
2、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形成快充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
3、鼓勵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國際合作。
4、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
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
一、去年已發布征求意見稿 十大要點指明方向
2019年12月3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征求意見稿)。從公布的內容看,《規劃》提到的四大發展方向與此前發布的征求意見稿基本一致,截止發稿官方尚未放出通過審核的《規劃》全文。
以下為2019年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征求意見稿)的十大關鍵要點,涉及了未來15年新能源車的發展規模、不同類型新能源車如何共存、換電技術,以及新能源汽車與交通、基礎設施的融合等多方內容,從中也可以看出工信部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規劃的全貌。
1、至2035年,國內公共領域用車將實現全面電動化。
2、至2035年,燃料電池汽車可實現商業化應用。
3、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25%左右。
4、至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30%。
5、到2025年,實現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新車平均油耗至2.0升/百公里。
6、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是下階段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屆時將推動深化“三縱三橫”的研發布局。
7、未來將構建新型產業生態,加快車載操作系統產業化應用。
8、下階段將推動構建產業協同發展新格局,具體措施包括推動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融合發展,同時還將加強標準對接與數據共享。
9、為給新能源汽車營造良好的使用環境,下一階段將加快推動換電、加氫、信息通信與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
10、非運營車輛充電服務將享受居民生活電價。
來源:汽車產經網
作者:金耀躍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29042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產經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