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重塑雕像的權利(以下簡稱為重塑)樂隊出現在上汽大眾IDID.4 X(即光荷4 X)的活動現場時,我抑制不住地拿出手機給同事發了幾條微信,情緒略微失控。
我并不是重塑的樂迷,甚至有時候還會欣賞無能,但他們的出現,卻讓我瞬間明白了前一天,在ID.4中國首秀現場沒能體會到的內容——大眾想借著這樣一支并不那么“大眾”的樂隊告訴大家,即使“破界”與“出圈”已經成為全社會的潮流,但依然有那么一些人,會為近乎偏執的嚴謹和極為嚴密的結構而狂熱。
倘若大眾的ID.系列,真的能給年輕消費者留下“重塑”這般的印象,那么相信,“大眾無腦吹”或許也將很快席卷網絡。
嚴謹是永遠的底色
多數人認識重塑,是因為《樂隊的夏天》。與現在一邊倒的口碑不同,他們第一場節目播出后,曾引發過相當大的爭議,甚至上升到了對其音樂本質的懷疑與探討——接受這種風格的人表示,聽到他們的音樂會感到一種很有秩序的建筑感,讓人渾身酥麻,相反不接受的人則會認為,他們“太裝了”。
能否欣賞他們的音樂,取決于你到底認不認同他們背后“極致嚴謹”的音樂觀。樂隊的主唱華東在一次訪問中說,他不喜歡任何一支即興的樂隊,不僅重塑從來不即興,也拒絕和任何音樂人做即興合作。
為了達到在舞臺上完全不出錯的精準,重塑在日常進行著“軍訓式”的排練。記得在節目里,有一支樂隊曾調侃,重塑的排練就像上班一樣,需要早晚按點打卡。而有此前看過重塑現場的人表示,他們在“樂夏”中唱的這首歌,一模一樣的現場他至少看過三四次,甚至連華東的某些動作與手勢,都在一遍遍“復制粘貼”中形成了肌肉記憶。
華東要對一切細節的極致掌控,也決定了重塑音樂的嚴謹、精密、一絲不茍。而這恰好與大眾汽車的品牌底蘊高度契合。
如同在看到ID.4兩款產品出現的時候,只是在媒體之中,我就已經聽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有人在現場說著這款車“真不錯”,但同樣也有人在發布會之后因為它的過于普通而失望離場。
就連我在前一天也不是很理解,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所謂的“新玩法”究竟是什么,畢竟只從外表來看,我眼中的ID.4和大眾以前的燃油車,幾乎毫無差別。
有這樣一個小插曲能夠佐證,我不是唯一有這樣想法的人。ID.4 X的產品講解會是在珠海一家海灣酒店中舉行的,因為是露天場地,所以很多酒店工作人員會偶爾路過,難免也會聽到一二。當上汽大眾工程師在臺上講述著ID.4 X燈光系統是如何的“炫酷”時,一位服務生卻小聲說了一句,“這不就是高爾夫的燈嗎?”
而當我有些啼笑皆非地把類似的吐槽,發給一位有駕照但幾乎不開車,還尤其怕走夜路的女生時,她卻給了我這樣的答復,并且在整張圖中,迅速捕捉到了它的宣傳點——開這個車半夜就不怕了。
驚嘆她“識貨”的同時,也不禁再次驗證了我之前的想法,這款在有些人眼中“不感冒”的車型,卻能輕而易舉地觸動到另一些人的神經。
外形是如此,可靠的品質更是如此。
“ID.家族擁有堅實的基礎:大眾汽車無可比擬的制造標準、消費者對我們品牌的高度信任,以及我們在大規模量產時保持經濟性和高品質的能力。”對于馮思翰的這些話,最初我的確不以為意。
雖然2019年,大眾集團40%的銷量都貢獻給了中國市場,累計達到423萬輛,但在電動汽車時代,特斯拉用一騎絕塵的銷量向人們普及了“智能汽車”的意義,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等一眾新老勢力,也用強悍的表現講述著中國品牌的實力。在“周杰倫”都已經是“寶藏小眾”歌手的年輕人心中,“大眾”這塊牌子究竟還有多少含金量?
于是,我將這個問題拋給了01年出生的表弟,而他的回答多少有些出乎我的預料。必須承認,在開始這場對話之前,我并沒有預料到一個19歲的男生會給我這樣的反饋,更沒想到的是,在他們心里,大眾仍然有著非常強大的品牌力。
不信邪的,我又找到了一位卡邊的“95后”女生。在她的答復中,我又得到了一個新的原因——因為從小受父母的耳濡目染,所以大眾仍然是這一代很多年輕人心中,對于可靠的代名詞,甚至已經演變成了某種下意識,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的購買決策。
如此看來,或許此前我們都低估了大眾在中國近乎“洗腦”一般的“侵入”,這種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思想,或許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還將持續發揮著它的作用。
創新也要“講邏輯”
再說回重塑。活動現場,上汽大眾方面的領導在表達對這支樂隊的喜愛時,特意談到了一首改編歌曲。如果沒猜錯的話,一定是《一生所愛》。而這也是重塑在樂迷心中,走上“封神之路”的開始。
這是一場零差評的演出。雖然這樣一首刻骨的情歌,在重塑的改編下,依然變得冰冷、克制,但不少人還是在迷離的電子風中,嗅到了那份原汁原味地無奈與絕望。即使沒有共情到這一點的人,也大多都認同,這是一次非常高級的改編——盡管整首曲子被填進了很多電子元素,但后朋克版本的《一生所愛》仍然沒有失去靈魂,尤其結尾處將“是緣分”這三個字隱去的處理,更是堪稱點睛之筆,那戛然而止的平靜與留白,是比“說出口”更加徹底的認命。
“恰到好處”或許才是最高級的創新,如何在不失本意的情況下,考究的衡量著每一處增加與減少,最終讓注入了全新元素的內容展現出更加深刻的靈魂,考驗的才是每一位創作者的深度與廣度。
歌是如此,車或許也是如此。因此我也瞬間理解了,大眾在這款ID.4上做出的創新與調整,就如同重塑的這首《一生所愛》一樣,應該也凝聚了太多的取舍與平衡。
比如,為何要將ID.4定位于緊湊型SUV,大眾是經過仔細調研的。上汽大眾工程師表示,中國純電市場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格局,10-20w價格區間內,國產A+級電動車為銷售主力,30w以上市場,則是C級電動車的天下,而在20-30w之間,幾乎只有特斯拉Model 3獨領風騷,因此大眾認為ID.4的出現,也填補了這一區間內SUV產品的短缺;
在造型設計上,盡管我認為這還是一眼能看出的“大眾”,但在細節之處ID.4確實做了不少改變。比如,前臉設計上,ID.4 X上用橫向燈帶代替了傳統格柵,采用雙層、立體的下格柵設計,A柱前移,懸浮式車頂,多尺寸空氣動力的輪轂,貫穿式尾燈,以及不同以往的顏色搭配。而這會讓上述那些認為“大眾從小就長在審美點上”的人,感受到濃濃的科技風;
在智能化方面,ID.4 X特別提到了其AR-HUD增強現實抬頭顯示功能,這一功能可以將行車信息及路況導航信息投射在前擋風剝離上,與前方道路視覺融合,讓駕駛越來越像一款游戲操作;除此之外,ID.4 X的LD.Light 光語系統,會根據不同情況,做出不同顏色的燈光提醒,動態效果增加的同時,也傳遞出了其希望傳達出的感官關懷……
這些種種就是那些被加入到歌曲中的“電子元素”,在創新的同時,還要讓人們知道這還是一輛“大眾汽車”,或許每一處都是深思熟慮之后的平衡。
到現在,誰也不能輕易斷言,這款產品究竟能不能吸引年輕消費者,畢竟身后那群因為“黨委書記”這四個字而大笑的年輕粉絲們,卻在看到ID.4 X宣傳片時發出了驚嘆,也在聽到“黨委書記”是重塑粉絲之后,表現出了“自己人”一般的接納,讓我不禁又想到表弟說的那句話。
“現在年輕人的消費觀念,只要是稱心的或者稍微對上眼的,直接就沖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31400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