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黑天鵝”及車市下行等因素影響,我國汽車市場一度按下了“暫停鍵”。進入下半年后,隨著一系列促進汽車消費的新政出臺,車市呈現出回暖跡象,市場持續向好,多家車企產銷量實現逆勢上揚,有望完成2020年預期目標。
上汽集團2020年年度業績預告 圖片來源:同花順
1月11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汽集團,證券代碼600104)發布2020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 2020 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股東的凈利潤約為 200 億元, 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約 56 億元,同比減少 21.89%左右。
公告顯示,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為17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約43億元,同比減少19.84%左右。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上汽集團解釋稱,疫情沖擊導致公司經營挑戰加大,2020年度整車銷量 560萬輛,同比減少超過10%。
業內人士認為,除疫情原因外,新一輪的芯片供應短缺問題也會影響在華車企的汽車生產節奏。此外,部分企業還將面臨生產中斷的風險,這一狀況或將持續至2021年底。
對此,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芯片供應短缺對大眾等車企帶來了一系列的影響。造車芯片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復蘇后,人們對電子消費品的需求也隨之增長,而車企在與電子消費類產品爭奪芯片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供給困難等問題。目前來看,芯片短缺問題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得到修正。
崔東樹還提到,2020年12月份,各家車企總體走勢平穩,給1月份預留出一個“開門紅”的增量,而且春節前的這段時間里,自主品牌的銷售相對火爆,總體來看,短期內供給關系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此外,上汽大眾銷量連續12個月呈下滑的態勢,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上汽集團的整體表現。前述業內人士認為,2019年底,上汽大眾主力——B級車型帕薩特折戟中保研碰撞測試和產品投放期較長是導致其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年度業績預告”發布后,多家證券機構對上汽集團在今年的市場表現作出樂觀預測,給予上汽集團買入評級。根據東吳證券作出的預測,從大環境來看,上汽集團作為汽車行業龍頭企業,有望跟隨行業周期波動,預計2020-2022年上汽集團歸母凈利潤將有所增長。此外,東吳證券還提到,基于大眾MEB平臺打造,國內首款純電動車型ID.4的銷量將成為重要看點。
對此,崔東樹表示,疫情對車市產生了明顯的沖擊,整個汽車行業都受到了較大影響。在此背景下,上汽集團同比減少幅度僅為20%,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他認為,2020年中國車市呈現‘V型’反轉態勢,全年乘用車的下降幅度是好于預期的。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王曙光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35978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