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發生?
大眾:預計缺芯將在Q3緩解,供應瓶頸仍將長期持續
據外媒報道,大眾汽車一位董事會成員對德國《商報》(Handelsblatt)表示,該公司預計到第三季度,全球半導體供應短缺情況將有所緩解,但從長期來看,供應瓶頸仍將持續。
蓋世點評:距離第三季度時間漸進,究竟是緩解還是進一步嚴峻,問號猶存。
應對行業“缺芯荒”,博世斥資約10億歐元建晶圓廠
近日,博世宣布其位于德累斯頓的新晶圓廠正式落成。據悉,新工廠投資額約10億歐元,是博世集團130多年歷史上總額最大的單筆投資。
圖片來源:博世
據介紹,德累斯頓晶圓廠是博世首個智能物聯工廠。近年來,博世對人工智能的重視度不斷提升,并設立目標,即到2025年,每款產品都帶有人工智能功能,或者在開發和生產過程中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在工業制造領域,博世亦不斷挖掘人工智能的巨大潛力,致力提升工廠運營效率。“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我們在德累斯頓把半導體制造提升至全新水平。” 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沃爾克馬爾·鄧納爾博士表示。
蓋世點評:博世用資本告訴我們,有錢就沒有短板。
蔚來汽車第二家工廠明年三季度投產
6月10日,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在2021第十三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表示,位于合肥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區的蔚來第二工廠將于明年第三季度正式投產。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圖片來源:藍皮書論壇)
“工廠已經開始做結構部分,包括電池包在內全部都在園區內,通過園區物流直接運到生產線,省下了非常多的物流費用”。李斌表示,整車物流平均里程只有901公里,跟寶馬、奧迪、奔馳比,一輛車省下了三四千元,在合肥生產的車運到全國各地整車物流平均里程是最低的。
蓋世點評:搶建產能,“蔚小理”進入第二競爭階段。
據外媒報道,四位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正與中國的寧德時代、比亞迪就其計劃中電動汽車的電池供應進行初步談判。
四位消息人士稱,蘋果更傾向于使用磷酸鐵鋰電池,這種電池用鐵代替了鎳和鈷,價格更加便宜。其中兩位人士稱,蘋果對于潛在電池供應商提出的一個條件是在美國建設制造工廠,但由于中美關系和成本問題,寧德時代對在美國建廠有所遲疑。
消息人士表示,談判可能會出現變化,尚不清楚蘋果是否將和寧德時代或比亞迪達成協議。目前尚不清楚蘋果是否還會與其他電池制造商談判。蘋果拒絕對此置評,該公司迄今還未公布其汽車計劃。全球最大的汽車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和全球第四大汽車電池制造商比亞迪也拒絕置評。寧德時代向特斯拉等主流汽車制造商供應電池。
蓋世點評:“加個微信,認識一下”。
持股89%!博格華納完成收購電池系統制造商Akasol
6月4日,博格華納表示,已完成對德國鋰離子電池系統制造商Akasol的收購要約,持有了Akasol 89%的流通股。此次收購進一步加強了博格華納商用車和產業電氣化的能力,使該公司可更具優勢地利用好正在快速增長的電池組市場。
圖片來源:博格華納
博格華納支付了約6.48億歐元(7.88億美元)來達成收購。博格華納總裁兼首席執行官Frédéric Lissalde表示:“我們很激動將Akasol創新性的產品、能力和團隊融合到博格華納。在“蓄勢·前行”項目下,我們正推進計劃,使電動車業務營收份額到2030年增至約45%。我們公司致力于向全球客戶交付創新、環保的解決方案,若我們攜起手來,將更有利于實現這個目標。”
如此前宣布的聲明,Akasol將獨立運營,預計博格華納的三名高管將擔任該公司監事會成員(共五名)。博格華納將評估如何才能完全控制和控股Akasol,包括使Akasol退市。
蓋世點評:很顯然,所有傳統零部件企業不布局點與電池制造相關的業務寢食難安。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Garcia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4890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