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系”的寒武紀科技,是一家AI芯片設計公司。本來與車圈風馬牛不相及的一家“獨角獸”,卻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喊出了“入局自動駕駛芯片”的口號。
正當人們各種猜測,甚至有些摸不著頭腦的時候,寒武紀官方的“答投資者問”來了。
問題一:寒武紀做車載智能芯片的邏輯是什么?
寒武紀:公司擬采取的技術路徑是通過高等級智能駕駛芯片及開放統一的軟件生態,推動車載智能芯片相關業務的協同發展。
基于對技術路線和行業主流趨勢的判斷,借助云端智能芯片領域的研發積累,公司在面向高等級智能駕駛應用場景的芯片設計、研發方面,已做好充分準備。
同時,根據汽車行業自身的獨特性,子公司行歌科技設計的車載智能芯片將更注重功能性、安全性以及軟件平臺的適配性,因此還需要在既有的芯片技術組件基礎上疊加設計符合車規級要求的芯片,構建“云邊端車”統一智能生態。
問題二:寒武紀在車載智能芯片相關領域的業務開展有什么規劃?
寒武紀:關于車載智能芯片相關業務,目前尚在產品定義階段,公司擬采取與傳統主營業務一致的技術路徑。公司將首先致力于推出滿足較高人工智能計算能力的需求、面向高等級智能駕駛應用場景的車載智能芯片。
該車載智能芯片,將集成車用智能處理器、車用CPU核等車用計算核心以及各類車用外設接口,主要用于處理智能汽車的視覺等各類傳感器所采集的感知數據,并根據感知數據的處理結果進行智能駕駛的規劃和控制。
同時,公司將充分利用在云邊端智能芯片領域已有的技術積累,并基于公司的基礎系統軟件平臺,充分調動云邊端車的聯動,最大程度發揮車載智能芯片的最優性能,構建智能芯片新生態。
問題三:除了做車載智能芯片外,寒武紀是否也會涉及智能座艙等方面的業務?
寒武紀:公司開展車載智能芯片相關業務的首個重要目標是設計、研發高等級智能駕駛芯片。其他類型的車載智能芯片將視市場需求及公司業務發展等開展研發。
問題四:除了底層軟件支持外,寒武紀是否有上層輔助駕駛(如視覺處理等)相關軟件算法方面的規劃?
寒武紀:公司定位于獨立的芯片設計公司,不直接從事人工智能最終應用產品的開發和銷售,避免與自身的芯片客戶發生競爭。但公司對各類人工智能算法和應用場景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可以通過開放的軟件平臺支持客戶算法持續更新迭代,高效支撐高等級智能駕駛的需求。
問題五:寒武紀云邊端智能芯片領域積累的經驗和技術,在智能駕駛領域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寒武紀:智能駕駛是一個復雜體系,一個系統性的任務,需要基于統一的軟硬件生態,進行“云邊端車”四位一體的聯動。
具體而言,車載智能駕駛芯片負責處理駕駛任務;車路協同則需要邊緣端智能芯片在路側實現實時收集、低延時傳輸道路與車輛、車輛之間的交互信息;傳感器采集的許多數據將會回傳至云端,進而使用云端或邊緣端智能芯片處理復雜的訓練、推理任務。
如果上述芯片未采用統一的基礎系統軟件平臺,體系不兼容,云邊端之間存在開發壁壘,客戶將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和人力成本進行繁瑣的移植,而且無法發揮車載智能駕駛芯片的最優性能。
同時,隨著智能駕駛應用場景的深入拓展,高等級智能駕駛必然產生更高的人工智能計算需求。公司是目前極少數能提供云邊端全系列智能芯片和處理器產品以及統一的基礎系統軟件平臺的廠商,在核心技術積累和品牌認知等方面占據一定優勢地位。
問題六:汽車廠商對于硬件預埋的態度是什么?未來寒武紀和車廠對接、合作過程中,關于硬件預埋的初步判斷是什么?
寒武紀:目前,L2級別的車載智能芯片在部分車廠的部分車型已有應用,但目前尚不能支持高等級智能駕駛;針對高等級智能駕駛,已有少數高端車型進行了相關硬件預埋,有少數車型已經等待面市。硬件預埋的技術路徑可為算法和應用軟件的升級留下充分余地,未來將有望成為高等級智能駕駛的主流技術路徑。
問題七:寒武紀的全資子公司行歌科技人員配備情況如何?未來研發團隊建設規劃是什么?
寒武紀:目前,行歌科技初步組建了公司團隊,部分關鍵研發人員已經到崗,業務拓展團隊、職能部門人員數量符合現階段公司運營需求。待行歌科技完成增資后,將加速組建車載智能芯片研發和產品化團隊。
未來,行歌科技將根據汽車行業獨具的技術特點,引進、吸納更多了解汽車行業軟硬件方面的優秀人才,加速推進車載智能芯片相關業務的發展。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53007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