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一紙道歉”和薇婭天價罰款的沖擊,婚內出軌的王力宏熱度終于降了下來,暫停工作,一眾品牌解約也讓王力宏的職業生涯走入了至暗時刻。
作為與王力宏合作時間最短的品牌,英菲尼迪也因此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自12月18日凌晨,英菲尼迪率先同王力宏解約開始,英菲尼迪便迅速沖上了微博熱搜,不少網友也為英菲尼迪正確且快速的處理方式點贊。
正是因為這樣積極的影響,讓不少人做出了“英菲尼迪賺了”的判斷,倘若單從曝光的角度而言,英菲尼迪的確從未獲得這樣超高的人氣,但曝光過后呢?除了英菲尼迪與王力宏之間的故事之外,又有哪些消費者了解了QX60這款新車?又有誰為此做出了購買決策呢?
不單單是英菲尼迪,對所有的汽車品牌而言,明星代言僅僅是第一步 接下來銳化自身的產品特性才是車企工作的重點。
就當下傳播環境而言,加拿大學者麥克盧漢關于“重歸部落化”的預言正在變成現實,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人們通過社會化網絡彼此互聯,基于共同的興趣、價值取向或特定目標而聚集成‘圈子’,而這些圈子本質上就是一種社群。”
對眾多需要市場突破的品牌而言,打破圈層文化,讓所有的“部落”都能夠形成對自身品牌的認知,是品牌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而明星代言則可以很好的解決這樣的問題,影響力越大的明星,能夠調動起更多“部落”的關注度,對品牌推廣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從這個角度而言,在王力宏事件當中,英菲尼迪賺到了,甚至影響面比正常合作代言都廣,但打造品牌知名度僅僅是第一步,接下來產品、服務等各方面的配套活動也都需要更進一步。
與普通快消品不同,汽車行業更講究敬畏之心,首先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買車是大宗消費,需要慎之又慎;其次,汽車承載著生命,任何產品的不足都有可能帶來交通事故,造成不可預想的后果。從這一角度而言,以出眾的產品實力為基石,形成良好的口碑,才是車企營銷制勝的關鍵。
在緊抓自身產品實力的同時,不斷擴大品牌的影響面是弱勢品牌營銷突圍的最好方式。但對于當下的英菲尼迪而言,王力宏事件的后續影響顯然還遠遠沒有結束。先不說王力宏代言,各種傳播策劃、物料準備等已經就位的物品會產生不小的浪費,就品牌形象而言也存在一定的危機,“不良藝人”代言的影響才剛剛開始。
除了王力宏之外,今年汽車圈“翻車代言”的案例并不少,從勞斯萊斯請初代網紅雷婉瑩(晚晚)、林瀚夫婦來做推廣,引起眾多勞斯萊斯車主的憤慨與抗議;到奔馳與楊笠活動視頻,引發網友的廣泛探討,再到保時捷與吳亦凡;李云迪同豐田、日產、WEY等等,均引發了不小的風波,而從頻頻暴雷的狀態來看,車企找明星代言成了不小的危機事件。
是增加曝光也好,是危機事件也罷,車企找明星代言之前應該做好周全的規劃,如何從高關注度引導成為高市場表現,進而形成良好的市場口碑,是對車企整體策劃的考驗,也是評判代言是否成功的關鍵。
來源:汽車公社
作者:徐進凱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64368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