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27日,第八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在論壇上表示,今后五年是重要窗口期,市場高速增長、競爭不斷加劇。
他認為,整車企業在競爭中保持優勢的關鍵之一,是應對新一輪電動化底盤平臺技術帶來的整車設計制造技術變革、價值鏈重構和產業生態演化。
歐陽明高表示,從燃油汽車到電動汽車到智能汽車,底盤會相應發生變化。傳統底盤、電動底盤、智能底盤,其制動、轉向、懸架也會發生相應變化。現在車身設計、智能座艙、輔助駕駛技術基本成熟,電動底盤技術競爭還會繼續升級,體現在電池系統與驅動系統集成化,底盤系統滑板化,這些技術將成為電動乘用車新的競爭熱點。
“最終顛覆性技術是輪轂電機。輪轂電機給整個底盤的制動、驅動、轉向帶來更加革命性的變化。國外開發的所謂的e-corner,驅動、制動、轉向、懸掛于車輪集成為獨立單元。一輛車四個輪子四個獨立單元,這是顛覆性的。” 歐陽明高稱。
歐陽明高同時表示,燃油車銷量的峰值會出現在2022-2023年,之后燃油車銷量會持續下降,而新能源車在2030年左右銷量與燃油車基本持平,占汽車總銷量的一半。
由于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電池價格會有上漲,再往材料領域傳遞。今年材料漲價的一個原因就是整車需求的增長,電池預期走高,企業擴大產能、增加儲備。本輪價格上漲和2016-2018年鋰資源上漲的原因基本相同。隨著碳酸鋰供應能力的提升,將逐步回歸基本需求面。預計兩三年后有可能恢復完全的供需平衡。
基于產業投資信息預測,電池產能在2023年可能達到15億千瓦時,2025年可能達到30億千瓦時,預估2025年會出現電池產能過剩。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趙杰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71245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