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領先的缺陷汽車產品信息收集平臺,車質網2023年共受理消費者針對汽車產品質量及服務問題有效投訴168,725宗(含第三方平臺和后裝輪胎投訴共102宗)。其中,緊湊型車累計投訴量為32,681宗,同比上漲約8.7%。從投訴占比情況來看,占年度投訴總量的19.4%,與2022年相比減少2.9個百分點,降至近十年來的最低點。2023年緊湊型車投訴中,共涉及72個汽車品牌旗下的241個車系,同比增加4個品牌和4個車系,整體投訴回復率為98.1%,相比2022年減少1.2個百分點。其中有49個品牌的投訴回復率達到了100%,同比增加1個品牌。
從2014-2023年緊湊型車投訴量的變化情況來看,大體呈現出逐步走高的態(tài)勢。2023年的投訴量再上新臺階,創(chuàng)造了近十年來的最高紀錄。值得注意的是,緊湊型車的投訴量已連續(xù)3年保持在30,000宗以上,整體口碑表現處于持續(xù)轉差階段。
1、2021-2023款車型投訴集中 準新車口碑逐步轉好
據車質網數據顯示,在2023年國內緊湊型車投訴中,2022款車型投訴量超越2021款排名第一位,同比上漲約14%。2023款車型的投訴量同比出現大幅增長,已超過4,000宗,漲幅超過了16.2倍。由此也不難發(fā)現,緊湊型車的投訴問題大多集中在近3年上市的車型中,其中2021款、2022款和2023款車型的投訴占比之和已超過總量的55%。值得注意的是,2024款車型首度現身,由于上市時間較短,投訴量不足百宗,投訴主要集中在部分自主和美系品牌車型。
從2023年緊湊型車出現問題時間段統計中可以發(fā)現,購車1-3年和3年以上出現問題的車型投訴占比較2022年有明顯提升,兩者占比之和已經超過了總量的五成。相比之下,購車1個月內、1-3個月和3-6個月出現問題的車型投訴占比與2022年相比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購車1個月內的投訴占比下降了6.5個百分點。
此外,在2023年緊湊型車車輛行駛里程統計中,出現問題在0-3000公里的投訴占比較2022年出現大幅回落,下降了7.8個百分點。相比之下,出現問題在60000公里以上的投訴占比大幅提升,已超過總量的1/4,投訴占比升至首位。
從緊湊型車出現問題時間段和車輛行駛里程統計中可以發(fā)現,國內緊湊型車的投訴主體較2022年有所變化,投訴開始向購車1年以上且行駛里程在20000公里以上的車型轉移,購車1個月內且行駛里程在3000公里以內的準新車投訴情況出現好轉。
2、質量問題投訴占比出現反彈 其他問題迎來爆發(fā)
據車質網數據顯示,在2023年緊湊型車的投訴問題中,單純質量問題投訴量開始出現反彈,較2022年上漲18.8%,投訴占比回升至七成以上,投訴增量主要來自于部分自主和美系品牌車型。同期,其他問題迎來爆發(fā),投訴量同比出現翻倍增長,投訴占比提高了2.4個百分點。
從2023年緊湊型車質量問題投訴情況來看,發(fā)動機/電動機、轉向系統和車身附件及電器是投訴故障數占比最高的三大系統,投訴故障數占比均較2022年有明顯提升。其中,漲幅最大的是轉向系統,同比實現翻倍增長,投訴故障數占比也提升至兩位數。
從故障問題來看,“儀表臺開裂”投訴故障數出現反彈,同比大漲81.4%,依舊排名故障問題第二位。值得注意的事,“混動模式轉換故障”成為2023年故障問題中的“大黑馬”,投訴故障數同比暴漲約105倍,故障問題排名飆升至第三位。此外,“轉向異響”和“轉向卡滯”較2022年也出現大幅增長,投訴故障數均超過了千個。
從2023年緊湊型車服務問題投訴情況來看,投訴主要集中在銷售欺詐和服務流程不完善,兩者占比之和超過總量的五成。其中,服務流程不完善的投訴問題點相比2022年漲幅超過1.3倍,占比提升了15個百分點。具體投訴問題點為“系統升級問題”,投訴主要來自部分自主和日系品牌車型。隨著汽車智能化逐步普及,智能車機系統的使用體驗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甚至已成為影響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部分品牌車型出現了由于配置與宣傳不一致導致車機出現卡頓、死機,以及車機系統無法升級等問題,引發(fā)眾多消費者抱怨。
從2023年緊湊型車服務問題投訴情況變化可以看出,當前國內購買緊湊型車的消費者在針對服務問題的投訴維權中,對于新車配置與廠家宣傳是否相符,以及購車后車輛系統能否持續(xù)更新問題更為關注。此外,消費者對于經銷商收費的合理性重視程度也有所提升。
從2023年緊湊型車其他問題投訴情況來看,投訴問題點類型有所變化,新增“價格變動”和“政策變動”兩類投訴問題點。其中,“價格變動”一舉成為占比最高的投訴問題點,超過總量的八成,投訴主要來自于部分熱銷自主品牌車型。此外,“疑似設計缺陷”和“疑似減配”投訴問題點同比出現明顯下降,且占比均已降至個位數。
3、自主品牌投訴占比擴大 美系和日系品牌投訴大增
據車質網投訴數據顯示,2023年緊湊型車的投訴主體依舊是合資品牌,投訴量同比微增2.1%,但投訴占比降至近四年來的最低點,較2022年下降了3.8個百分點。相比之下,自主品牌投訴量和占比均較2022年出現明顯增長,其中投訴量創(chuàng)造了新的歷史紀錄,同比上漲約21%;投訴占比提高了3.9個百分點,達到近四年來的最高點。
從各國別投訴情況來看,自主品牌緊湊型車的投訴量遠超其他各國別品牌,投訴主要集中在“混動模式轉換故障”和“影音系統故障”,兩者投訴故障數均超過了1000個。值得注意的是,美系和日系品牌投訴量同比均出現大幅增長,較2022年分別上漲42.6%和43.2%。同期,德系品牌的投訴量出現明顯下滑,同比下降37.6%,占比降低了12.7個百分點。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質網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20415
以上內容轉載自車質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